《好人常慧珍》觀后感
觀看了一部樸實無華卻感人至深的電影《好人常慧珍》,《好人常慧珍》根據山西省壽陽縣原婦女主任常慧珍的真實事跡改編,她曾榮獲全國孝親敬老之星、第五屆山西省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好人常慧珍》觀后感
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切實增強廣大干部職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政務信息服務中心組織全體人員觀看了電影《好人常慧珍》。
《好人常慧珍》是根據山西省壽陽縣溫家莊鄉大東莊原村婦女主任常慧珍的真實事跡改編的。影片中的女主人公常慧珍在結婚典禮上,了解到婆婆長期照顧一對智障母子。婆婆去世后,常慧珍遵照婆婆遺愿接過照顧智障孩子姜貴生的重任。貴生的加入給家里生活帶來了種種困境,面對兒子任光良和丈夫任常勝的不理解,面對村里人的冷嘲熱諷,常慧珍有口難言。光良成家時,貴生成了光良結婚的包袱。多年來一直把傻貴生視為眼中釘的光良終于忍受不了,提出分家。面對兒子和兒媳,任常勝道出了二十多年前收養任光良的秘密。兒媳楊寶紅被常慧珍的善心所感動,主動和她一起撫養姜貴生,共同完成婆媳三代的愛心接力。
常慧珍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個共產黨人的責任與擔當,感人肺腑,催人淚下,凈化心靈。通過觀看電影,再次感受好人常慧珍不求回報、無私奉獻的精神境界和純樸高尚情懷,進一步提升氣象職工樂于助人、服務社會的積極主動性、自覺性,在日常工作中,端正品行,克服不良行為和作風,做一個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
《好人常慧珍》觀后感
昨天,去了一個書香氣很濃的小學校里參加了友聚成愛心家園組織的活動。我們穿著他們發的的紅色背心,觀看了一部樸實無華卻感人至深的電影《好人常慧珍》。
正如影名,這部電影采用的是倒敘的手法,是圍繞著常慧珍和她的家人展開的故事。電影中隨處可見的是導演的幽默,化妝師的用心,和幾名主演出色的演技。故事很樸實地貫穿了人一生要經歷的悲歡離合與生離死別,將每個角色的性格描繪地惟妙惟肖。
電影講述的故事發生在中國一個很普通的農村,故事最重要的主線是常慧珍如何同時用一雙肩膀擔起妻子,母親,兒媳婦,和村里的婦女主任這些角色,竭盡一生用良心做事而不求回報,無私地撐起一個小家和無數個大家。從一開始丈夫的爭風吃醋,到自己不能懷孕引來的白眼議論,到后來婆婆去世后留給她照顧的傻孩子,還有為別人著想而遭來的不理解甚至嫉恨。令我印象最深的橋段便是常慧珍冒著大雨跪在婆婆的墳頭,苦苦哭訴為什么做個好人那么難,得不到大家的理解。電影的特寫鏡頭從她的兩行熱淚轉向了婆婆墳旁的野花,它們在風雨中承受著飄搖吹打,卻又那么堅韌不拔。就像常慧珍本人一樣,無論生活無情地一次次打擊著她,她還是依然堅持做好人,相信善良,恪守她的人生信仰:將心比心。
做好人當然也是有好報的。在她和村里因為不滿她讓媳婦結扎的婆婆吵架時,她得到了村里人的支持;在她被人嫉妒而說壞話的時候,大家都幫她說話;在她生病住院后付不起醫療費時,有人默不作聲地替他們掏了錢。她的善行,都被村民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而她一生中最大的善緣,便是娶她的男子。從一開始傻呵呵的小伙子,和她一起經歷過無數風雨之后,也錘煉成穩重的老大叔。在她的一生中一直關心她,幫助她,包容她,甚至遷就她。
筆者作為一個孩子,最大的共鳴還是常慧珍的小兒子。因為自己的傻哥哥而被拖累,被欺負,得不到媽媽的理解,爸爸又總是由著媽媽。雖然我的人生經歷并不如此,但作為一個成人不久的九零后,也有很多次被母親暗示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偏愛過我的堂弟而大發脾氣過,有很多難以言說,不被理解的苦衷。每個長大了的孩子,無非也是經過了無數次的任性,無數次的妥協之后,也得到了包容和理解。就像影片最后的那樣,找到了自己的所愛,得到了自己的幸福。
希望大家可以像常慧珍一樣,做好人行善事而無怨無悔。好人終究有好報,祝愿大家得到幸福的人生,共享天倫之樂。
【《好人常慧珍》觀后感】相關文章:
漂亮的李慧珍的片尾曲10-18
慧律法師禪語08-05
慧律法師佛語語錄08-06
佛言經典禪語慧語09-13
凈慧長老禪語50句08-05
佛心慧語經典禪語句子11-21
禪言慧語經典語錄08-10
凈慧長老禪語經典語錄08-05
淺談秀珍菇栽培技術10-04
創業的事:你做個好人,但不要做爛好人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