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必考知識點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我們最熟悉的就是考試題了,考試題是命題者根據一定的考核需要編寫出來的。你知道什么樣的考試題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必考知識點,歡迎大家分享。
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必考知識點 1
1、心絞痛及昏厥常見于主動脈瓣狹窄
2、二尖瓣狹窄竇性心律由于過勞而發生急性肺水腫,最恰當的治療是速尿
3、二尖瓣狹窄引起肺水腫的原因主要是左室衰竭
4、風濕性心臟瓣膜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心力衰竭
5、二尖瓣狹窄最早出現的癥狀是勞力性呼吸困難
6、洋地黃中毒伴緩慢性心律失常時選用阿托品
7、洋地黃中毒所致的室性早搏,治療應首選苯妥英鈉
8、洋地黃中毒常見的心電圖表現是室性早搏二聯律
9、心力衰竭引起的室性早搏,未經藥物治療應首選洋地黃
10、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源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心排血量急劇降低
11、急性心肌梗死早期(24小時內)死亡主要原因是心律失常
12、枕大孔疝疝出的組織是小腦扁桃體
13、硝酸甘油緩解心絞痛主要是由于直接擴張冠狀動脈
1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電監護示“室顫”,立即進行搶救,第一步應行非同步直流電除顫
15、心臟猝死病人一半以上見于何種疾病-冠心
16、血壓突然升高,劇烈頭痛,抽搐,昏迷的患者,診斷可能是什么--高血壓腦病
17、高血壓病最常見的死亡原因是腦血管意外
18、什么表現最能提示急進性高血壓--視力迅速減退,視網膜出血及滲出或視乳頭水腫
19、治療高血壓危象,哪一種藥物應考慮首選--硝普鈉
20、心包填塞與右心功能不全,哪項在鑒別上最有意義--奇脈
21、急性心包積液時最突出的癥狀是呼吸困難
22、猝死較多見于哪種心肌病--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23、哪種疾病引起的休克其外周血管阻力將明顯下降--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癥
24、男性,20歲。肌注青霉素后突然昏倒,血壓測不到,最主要的搶救措施是立即靜脈注射腎上腺素
25、休克的基本原因是有效循環血量不足,臟器的微循環灌注不良
26、引起心源性休克最常見的病因是急性心肌梗死
27、哪種休克單獨使用血管收縮藥效果好--過敏性休克
28、提示胃穿孔最有意義的根據是--氣腹征象
29、消化性潰瘍最常見的并發癥是出血
30、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是消化性潰瘍
31、出血壞死型胰腺炎的特征是臍部及腰部皮膚呈青紫色
32、急性腹痛伴休克,最常見的病因是急性壞死型胰腺炎
33、肝昏迷患者,躁動不安和抽搐,選用下列哪種藥物治療最合適--安定
34、對腎病綜合征最有效的治療藥物是糖皮質激素
35、腎病綜合征最常見的并發癥是感染
36、尿毒癥患者糾正酸中毒后發生抽搐,最迅速有效的治療措施是--靜注葡萄糖酸鈣
37、尿毒癥病人病情危重的表現是心包炎
38、尿毒癥最常見的死亡原因是心功能不全
39、治療尿毒癥心功能不全的最有效方法是--透析
40、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發生急性左上腹劇痛,首先考慮的診斷為脾梗死
41、在我國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腦血管意外、冠心病
42、脊髓休克時,出現什么癥狀--雙下肢癱瘓或四肢癱瘓,并肌張力低下,反射消失,尿潴留
43、高血壓性腦出血最好發的部位是基底神經節
44、腦出血最常見的部位是內囊外側部
45、腦出血最常見的病因為高血壓
46、高血壓腦出血最常見的誘發因素為情緒激動或用力過度
47、急性腦血管疾病伴腦疝形成,最急需的措施是靜脈滴注甘露醇
48、高顱內壓病人做腰椎穿刺放腦脊液后,突然呼吸停止。這是因為誘發了小腦扁桃體疝
49、顳葉鉤回疝出現同側瞳孔散大的常見原因是動眼神經受壓
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必考知識點 2
進針角度:皮內-5度。皮下-30~40度。肌內-90度。靜脈-15~30度。
用氧四防,防火、熱、油、震。
鼻導管給氧時插入深度,鼻尖至耳垂2/3。
預防壓瘡六勤:勤翻身、觀察、擦洗、按摩、整理、更換。
臨終病人心理變化:否認期、憤怒期、協議期、憂郁期、接受期。
觀察血壓四定:定時間、部位、體味、血壓計。
止咳糖漿對呼吸道黏膜有:安撫作用,服后不宜:立即飲水。
集尿袋和引流管應:每天更換一次,導尿管應:每周更換一次。
男性導尿時插管深度:20~22cm,女性4~6cm。
12n和12mn的中文意譯:中午十二點,午夜十二點。每日三次縮寫:tid。
藥物過敏試驗注射部位:前臂掌側下段。預防接種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緣
收集資料的方法:觀察、交談、身體評估、查閱。
搶救物品五定:定數量品種、定點安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滅菌、定期檢查維修。
吸氣性呼吸困難,有明顯的三凹癥:胸骨上窩、鎖骨上窩、肋間隙或腹上角凹陷。
對牙齒有腐蝕作用的藥物服用時應避免:藥物與牙齒接觸。可用:吸管吸入。服后:及時漱口。
人體需要的營養素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無機鹽、維生素、食物纖維、水。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為產熱營養素。
造成壓瘡的主要物理力:垂直壓力、摩擦力、剪切力。
鼻飼量每次不超過:200ml,間隔時間不少于2h,溫度保持在38~40攝氏度。
臀大肌注射定位聯線法是,取:髂前上棘,與尾骨聯線的:外上1/3。
大量不保留灌腸常用溶液:0.1%~0.2%肥皂液,生理鹽水。溶液溫度一般為:38~41攝氏度。
病案記錄原則:客觀、真實、準確、完整、及時。
靜脈滴速應根據患者:病情、年齡、藥物性質,調節。
輸入兩袋以上血液,兩袋之間須輸入少量:生理鹽水。
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必考知識點 1
一、高滲性脫水(原發性脫水)臨床表現:
①輕度脫水,只有口渴,水分約失體重的2%~3%.
②中度脫水,除口渴加重之外,口舌干燥,皮膚彈性下降,眼窩凹陷等,失水量為體重的4%~6%.
③重度脫水,除以上癥狀外,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可有煩躁不安、躁動、躁狂、幻覺、昏迷等,尿量少,比重明顯增高。血清鈉高于150mmol/L.
二、低滲性脫水(繼發性脫水、慢性脫水)臨床表現:
①輕度:血清鈉在135mmol/L以下,失鹽0.59/kg體重,乏力、頭暈、手足麻木,無口渴,尿量變化不大,正常或偏多,尿比重低。
②中度:血清鈉在130mmol/L以下,失鹽在0.5~0.75g/kg體重,除以上表現外,脈搏細弱,血壓下降,站立性暈倒,惡心、嘔吐、皮膚彈性下降,尿量減少,比重低。
③重度:血清鈉在120mmol/L,以下,失鹽0.75~1.25g/kg體重,除以上表現加重外,出現抽搐、休克、昏迷等。
三、等滲性脫水(急性脫水)臨床表現:具有以上兩類脫水的表現,既有脫水癥狀,又有失鹽的表現,可有口渴、尿少、皮膚彈性下降,也有血壓不穩、血壓下降等。
四、水鈉代謝失調的護理措施
1.控制病因:對因治療可避免病情加劇,防止脫水進一步惡化,同時使脫水易于糾正。
2.液體療法:首先制訂補液計劃,要明確3個問題。
(1)補多少:即補液的量,它包括3個部分。
1)生理需要量:正常生理代謝所需要的液體量,一般以2000ml計算,其中等滲鹽水為500ml.
2)累積損失量:即從發病到就診時總的損失液體量,此量可依據病人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可以估算,估算后第1日只補給l/2,其余在第2日酌情補給。
3)繼續損失量:是在治療過程中,又繼續丟失體液量,如病人嘔吐、腹瀉、胃腸減壓、高熱出汗等,此量是如數補充,即丟多少補多少,在詳細的出入量記錄中可查到。
糾正脫水最關鍵是第1日。
第1日補液量=生理需要量+1/2累積損失量。
第2日補液量=生理需要量+前一日的繼續損失量+1/2累積損失量。
第3日以后基本上是生理需要+前一日繼續損失量。
(2)補什么:原則上是缺什么補什么。
1)生理需要量:正常成人每日需氯化鈉5~9g,氯化鉀2~3g,葡萄糖l00~150g以上。可補給5%葡萄糖等滲鹽水500~1000ml,5%~l0%葡萄糖液1500ml,10%氯化鉀30ml.
2)累積損失量:依據脫水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可確定脫水性質,缺什么補什么。
3)繼續損失液:根據出入量記錄,實際丟失液體仍補給。
(3)如何補:補液以口服液最方便、安全,但脫水病人往往口服困難,常需靜脈補液,靜脈補液原則是,先鹽后糖、先晶后膠、先快后慢,尿暢補鉀。更重要的是依據病情、脫水性質、病人耐受能力決定。如高滲性脫水則先糖后鹽,尿暢補鉀是指成人每小時尿量不少于30ml.心肺功能不良者,液量不能多,速度不能快等。
(4)補液觀察與監測:在補液過程中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1)精神狀況
2)脫水征象
3)血壓、脈搏、呼吸
4)尿量
5)中心靜脈壓
6)心電圖監測。
7)其他,血生化等。
測量血壓知識點
1、減少測血壓時的生理變化,側血壓時應在安靜溫暖的房間進行,確保患者短時間內沒有進食、吸煙、飲用咖啡或膀胱充盈,并向患者解釋側血壓的方法以減少患者的焦慮感。
2、病人取坐位時背部應靠在椅背上,雙腿不要交叉,足要放平。無論患者是坐位還是仰臥位,上肢的'中點都應位于心臟水平的位置,擺好姿勢后靜息5分鐘。
3、盡可能使用水銀血壓計,如果實用無液面式血壓計,應在側血壓開始和結束后檢查指針是否位于0位,避免一些小雜物將指針卡在0位,并且每6個月對無液面血壓計校準一次;將水銀血壓計的中部和無液面血壓計的表盤平對眼睛。
4、袖帶的氣囊應能環繞上臂的80%和小孩上臂100%,寬度應覆蓋上臂的400%.
5、袖帶應舒適的縛在患者裸露的上臂肘上一英寸,將氣囊置于肱動脈上方,當充氣時可通過觸摸肱動脈的波動獲取收縮壓的估計值,在測到收縮壓時搏動將消失。
6、將聽診頭置于袖帶下緣的動脈上,迅速充氣使袖帶達到按脈搏所估計的血壓值2.67~4.00kpa,然后打開放氣閥,使氣囊以每秒鐘0.267~0.400kpa的速度放氣。
7、注意第一個聲音的出現(korotkoffⅠ期),何時出現變音(Ⅳ期)以及何時聲音消失,當聽到korotkoff聲音時,應以每搏動0.267kpa的速度放氣。
8、當聽到最后一聲 korotkoff聲音時,應繼續緩慢放氣達到1.33kpa以查明是否存在聽診間隙,然后快速放氣。
9、分別在 korotkoffⅠ期和Ⅴ期記錄收縮壓和舒張壓,應記錄其上限,如korotkoffⅠ期在15.5—15.7kpa之間,應記錄為15.7kpa,聲音在接近0點時才消失的成人,還應記錄Ⅳ期血壓。
10、休息至少30s后,再重復測量同側或對側上肢的血壓,并將兩次的數值加以平均。
11、所有參加間接血壓測量的工作人員應經過上述技術的正規訓練,并進行周期性強化。
【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必考知識點】相關文章:
護士資格考試必考知識點09-29
2017護士資格考試必考知識點歸納07-30
2017護士資格考試必考知識點匯總09-14
2025年護士資格考試必考知識點匯總09-17
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易混知識點08-03
2016年臨床執業醫師必考知識點匯總11-12
2017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外科常考知識點10-16
護士資格考試每年必考考點201710-07
護士資格考試必考點及常考點總結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