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質檢工作的五大原則

時間:2025-09-09 18:01:02 曉映 酒店管理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餐廳質檢工作的五大原則

  “質檢”在管理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的質檢工作可以使企業上下形成一種競爭力,提高員工的進取動力。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餐廳質檢工作原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餐廳質檢工作的五大原則 1

  教育在先 檢查在后

  如成都一新開酒店,開業前制定了大量的制度、規定及標準,但由于趕時間開業,在員工培訓沒到位,管理流程沒理順,員工業務不熟,全員上下思想不一致,員工在制度、規定、標準不清楚的情況下就開始了質檢工作,結果是問題越查越多。

  因此,要想質檢出效果,就一定要先教而后查,查之前要把質檢的要求和標準向員工及管理人員進行宣傳、教育和培訓。俗話說:先說斷后不亂,這樣員工才能對檢出的問題心服口服,不至于產生怨氣。不要前期工作還沒做就開始去指責員工。

  另外,檢查中對小問題可以通過委婉的提醒和規勸來達到整改的目的。人們常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餐飲企業是一盤棋,既要搞好質檢工作,還要保證員工的積極性不受打擊,這是質檢部與各部門之間密切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的一門學問。

  多用柔道 少用硬攻

  質檢中,如果運用不好“剛”與“柔”、“進”與“退”的技巧,質檢人員的工作往往會受到被檢查部門及人員無形的抵制,盡管餐飲企業有規定要求無條件服從,但是這種表面上的服從很難起到長期的作用 。因此,對犯錯誤的員工及部門在不同的情況下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比如,當質檢人員巡視時發現一名員工在偷食客人吃剩的食物,對比,第一種處理方式是直接把這件事寫在質檢報告里,在全餐廳通報并公布;第二種處理方法是告訴他的領班,并請領班處理。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最后的結果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采取第一種方式,員工不僅會對你的處理很不滿,以后還會跟你較勁,產生一種逆反的心態,繼續犯同樣的錯誤。因為這種事情和儀容儀表不合格、衛生沒做好還不一樣,員工會認為偷吃客人剩下的東西很丟人,所以這類違規違紀不適合公開批評和公開處理。

  而采用第二種方式處理呢,該員工不僅會服從你的處理,同時還會感謝你給了他一次改過的機會,以后會更加遵守制度規定,更好的努力工作。

  尊重在先 批評在后

  我曾遇到過這樣一位質檢人員,他在批評人時,從來都不分場合。有一天,當他巡視餐廳時,看到地面上有一灘水,于是氣勢洶洶地來到正在開班前會的經理面前,大聲吼道:“你這經理是怎么當的,現在都幾點了,衛生都還沒有打掃干凈,你們這么多人是干什么吃的。”

  在幾十位員工面前受到如此的`批評,經理氣得干瞪眼,扭頭就走了,直接將質檢員投訴到老總那里。

  最后,老總出面協調才了事。人都有一個特點:好面子。很多事實證明,只要你讓對方有了面子,什么事情都好商量。一旦你讓對方沒了面子,能接受的事情也不會答應。經理需要面子,員工需要面子。不要老擺架子、打官腔,用質檢人員的權力去壓制大家。

  有人說,質檢工作就是得罪人的工作,我不贊同這個觀點。只要尊重做到了,談何得罪?大家都知道你是“對事”而不是“對人”。有的質檢人員年齡不大,專業不強,卻在檢查工作時老是用命令的口氣與經理、主管講話,他們心里能舒服嗎?所以,只有先把尊重做到了,批評也好,要求也罷,大家才能接受。

  溝通在先 處罰在后

  餐企質檢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如果溝通做不好,質檢人員很容易遭到同事的排斥,甚至冷眼相對。在西安的一家餐廳里,我親眼見過這樣一位質檢主管,身上隨時都帶著厚厚一本處罰單,走到罰到,開處罰單甚至成為他的愛好,員工聊天罰,工裝有污跡罰,哼小調罰……最終罰得員工們垂頭喪氣,士氣低落。

  這位質檢人員只知道硬生生的照制度辦事,從不提前與員工以及管理人員溝通,經常是員工被罰了,其直接上級還不知道。當問及為何要這么處理時,質檢人員還振振有詞地表示,酒店制度就是這么規定的,他并沒有錯。

  質檢中如果只會天天查、天天罰,不進行溝通,勢必會造成員工怨聲載道,最終無法實現質量管理的預期目的。因此,質檢人員要抱著幫助部門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多與該部門管理人員溝通,正確對待員工過錯。處罰不是目的,目的是避免犯錯。

  作為職能部門要進行正確的幫助和指導,使其真正認識到錯誤后再進行適當的處罰。總之,要做到嚴格但不苛刻、嚴肅但不失熱情;要嚴得有理,嚴得讓員工能夠接受。

  先當交警 后當巡警

  在酒店業,幾乎每家餐飲企業都規定“員工不準帶著情緒上班”,企業做出規定了員工真的就沒有情緒了嗎?事實證明,帶著情緒上班,帶著情緒犯錯的員工大有人在。

  我在廣州工作時有這樣一個案例:有個包間服務員中午被客人投訴其服務不好,態度差,要求更換服務員,正好被質檢人員撞見,質檢人員不問青紅皂白給予了嚴肅批評,還按企業規定對該員工處以50元的罰款。如果就這樣真把問題徹底解決了,那也算可以,可到了晚上該員工再次被投訴,原因何在?

  我得知這個消息后,立即找這位員工面談,原來該員工與同事之間的關系不好,又經常受到其上司有意或無意的辱罵,所以導致其心情很郁悶,上班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主動為顧客提供服務,最終被多次投訴。找到了病因,經過疏通和協調后,該員工之后再也沒被投訴過。

  從上述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疏通的重要性。交警的職責之一是疏散交通,而巡警的職責之一是捉拿違法亂紀分子。因此,質檢人員必須打消巡警的念頭,別老把自己當成巡警,不要一旦抓到員工把柄,就用審問的眼光和員工交流,也別把員工當成犯人來審。

  因此,質檢中首先要當好交警,當發現問題時要先進行疏通,把堵塞的道路打通,然后再去行使巡警的職責,抓那些明知故犯的人。另外,有時候員工有情緒,正在氣頭上,如果這時質檢人員也跟著生氣,非要立即處理,那情況就會越來越糟,有些事放一放同樣可以達到整改的目的,而且效果會更好。

  餐廳質檢工作的五大原則 2

  一、安全優先原則:以 “零風險” 為底線,筑牢安全防線

  安全是餐廳運營的 “生命線”,質檢工作需將 “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 作為首要考核維度,貫穿從食材采購到顧客離店的全流程,堅決杜絕安全隱患。

  食品安全為核心:嚴格遵循《食品安全法》,重點檢查 “食材溯源(供應商資質、檢疫證明)、存儲條件(冷藏 / 冷凍溫度、生熟分開)、加工規范(餐具消毒、廚師操作衛生、避免交叉污染)、留樣管理(每餐次食品留樣 48 小時以上)”,確保食材從 “源頭” 到 “餐桌” 全鏈條可控。

  全場景安全覆蓋:除食品安全外,同步排查消防安全(滅火器有效期、應急通道暢通、排煙管道清潔)、設施安全(桌椅穩固性、地面防滑、電器線路老化)、服務安全(員工防滑鞋佩戴、熱飲上桌提醒),建立 “日巡查 + 周排查 + 月整改” 機制,對發現的安全問題 “立即叫停、限期整改、復查閉環”。

  責任到人可追溯:明確各崗位安全職責(如采購崗對食材安全負責、后廚崗對加工安全負責、前廳崗對環境安全負責),質檢記錄需標注 “檢查人、問題崗位、整改責任人”,形成 “誰檢查、誰負責,誰整改、誰擔責” 的追溯體系,避免安全問題 “踢皮球”。

  二、標準量化原則:以 “可衡量” 為核心,避免模糊化考核

  質檢工作需擺脫 “憑感覺、靠經驗” 的粗放模式,通過制定清晰、量化、可落地的標準,讓考核有依據、評判有尺度,確保不同質檢人員、不同時間的檢查結果一致。

  制定精細化質檢標準:將服務、環境、菜品、流程等維度拆解為具體量化指標。例如:

  菜品維度:“熱菜上桌溫度≥65℃”“菜品分量誤差≤5%”“出餐時間≤15 分鐘(堂食)/30 分鐘(外賣)”;

  服務維度:“顧客進店 3 秒內有人接待”“點餐后主動復述菜單(準確率 100%)”“顧客離店時 30 秒內完成餐桌清理”;

  環境維度:“地面無可見雜物(每平方米污漬≤1 處)”“餐具光亮無水印(抽檢合格率 100%)”“衛生間每 20 分鐘巡檢 1 次,無異味、無積水”。

  統一質檢工具與流程:設計 “量化質檢表”,采用 “扣分制 + 達標率” 評分方式(如總分 100 分,食品安全不達標直接扣 50 分,服務標準每未達標 1 項扣 2 分);明確質檢頻次(如每日隨機抽查 30% 餐桌、每周全店覆蓋 1 次)、檢查方式(現場觀察、顧客暗訪、監控回溯、臺賬核查),確保質檢過程規范可控。

  標準動態更新:結合行業新規(如食品安全新政策)、顧客反饋(如對菜品口味的集中建議)、運營優化(如新增外賣業務),定期修訂質檢標準,避免標準 “過時失效”。例如,新增外賣業務后,需補充 “外賣包裝密封性(無滲漏)”“配送單信息準確率(100%)” 等指標。

  三、顧客導向原則:以 “滿意度” 為目標,聚焦體驗痛點

  餐廳質檢的最終目的是提升顧客體驗,需以 “顧客視角” 為出發點,圍繞顧客用餐全流程的 “核心需求” 與 “常見痛點” 設計質檢內容,確保質檢結果真正反映顧客感受。

  錨定顧客核心需求:從 “食、住、行” 延伸到用餐場景,聚焦顧客最關注的維度:①口味(菜品是否符合菜單描述、口味穩定度);②性價比(分量與價格匹配度、優惠活動透明度);③便捷性(點餐流程是否順暢、等位是否有合理安排);④舒適度(環境噪音、座位間距、溫度適宜度);⑤尊重感(員工服務態度、對特殊需求的響應速度,如兒童、老人、殘障人士的貼心服務)。

  主動收集顧客反饋:將 “顧客評價” 納入質檢體系,通過 “餐后問卷(紙質 / 電子)、線上平臺評論(美團、大眾點評等)、現場訪談(隨機抽取 5%-10% 顧客)、投訴記錄分析” 等方式,提取高頻問題(如 “上菜慢”“服務員態度差”“餐具不潔”),作為質檢重點跟蹤維度,確保 “顧客不滿意的地方,就是質檢發力的方向”。

  閉環解決顧客問題:對顧客反饋的問題,不僅要納入質檢扣分,更要推動 “整改 - 驗證 - 優化” 閉環。例如,若顧客頻繁投訴 “菜品偏咸”,質檢需增加 “菜品口味試吃” 環節(每日抽檢各菜品,由質檢人員與顧客代表共同品鑒),同時推動后廚調整配方,后續通過顧客反饋驗證整改效果,形成 “反饋 - 質檢 - 整改 - 提升” 的良性循環。

  四、全員參與原則:以 “共擔責” 為抓手,避免質檢 “單打獨斗”

  質檢并非質檢部門或管理者的. “獨角戲”,需調動前廳、后廚、采購、后勤等全崗位員工的積極性,讓 “品質意識” 融入每個崗位的日常工作,形成 “人人都是質檢員” 的氛圍。

  明確崗位自檢責任:將質檢標準拆解為各崗位的 “日常自檢清單”,要求員工在工作中 “自我排查、主動整改”。例如:

  后廚廚師:每餐次自檢 “食材新鮮度、菜品分量與擺盤、餐具清潔度”;

  前廳服務員:每接待 1 桌顧客后,自檢 “餐桌清理是否達標、顧客需求是否響應”;

  采購崗:每批次食材到貨后,自檢 “資質文件是否齊全、食材是否符合驗收標準”。

  員工自檢記錄需每日提交,作為質檢部門抽查的重要依據。

  推動跨崗位互檢:建立 “前廳 - 后廚”“采購 - 后廚” 等跨崗位互檢機制,例如:前廳服務員在取餐時,檢查后廚出餐是否符合 “溫度、分量、擺盤” 標準;后廚廚師在接收食材時,檢查采購食材是否新鮮、達標。通過互檢,打破 “各掃門前雪” 的壁壘,形成 “相互監督、共同提升” 的合力。

  強化質檢結果共享與培訓:定期(如每周)召開 “質檢復盤會”,向全員通報質檢結果(重點說明高頻問題、典型案例),邀請問題崗位員工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方案;針對共性問題(如 “新員工服務流程不熟悉”),開展專項培訓,將質檢標準轉化為員工的 “操作習慣”,避免 “反復出錯、整改無效”。

  五、持續改進原則:以 “動態優化” 為導向,避免 “一檢了之”

  質檢工作的價值不僅在于 “發現問題”,更在于通過問題反思管理漏洞,推動餐廳運營流程、服務標準、管理機制的持續優化,實現 “從被動整改到主動預防” 的轉變。

  建立質檢數據復盤機制:定期(如每月)匯總質檢數據,通過 “問題分類統計(如食品安全類問題占比、服務類問題占比)、趨勢分析(如某問題是否逐月減少 / 增加)、崗位對比(如不同服務員的達標率差異)”,挖掘問題背后的根源。例如,若 “出餐慢” 問題反復出現,需追溯是否為 “后廚分工不合理”“食材預處理不充分” 等管理問題,而非單純歸咎于廚師個人。

  推動流程與標準迭代:針對質檢數據暴露的系統性問題,聯動各部門優化運營流程。例如:發現 “外賣包裝滲漏” 問題頻發,需聯合采購部更換包裝材質、聯合后廚調整菜品盛放方式;發現 “顧客投訴等位時間長”,需優化 “等位管理流程”(如新增等位小吃、預約點餐服務),并同步更新質檢標準(增加 “等位服務達標率” 指標)。

  引入標桿學習與創新:定期對標行業優秀品牌的質檢模式(如連鎖餐飲的 “神秘顧客” 制度、“數字化質檢系統” 應用),結合自身實際引入創新方法。例如,采用 “數字化質檢工具”(如手機 APP 掃碼記錄問題、上傳整改照片),提高質檢效率;邀請行業專家指導,優化質檢標準,確保餐廳品質始終跟上行業發展與顧客需求的變化。

【餐廳質檢工作的五大原則】相關文章:

五大臥室設計原則07-07

餐廳管理五大細節10-26

社交的五大原則08-19

績效管理五大設計原則07-01

西餐廳裝修設計原則10-17

小戶型餐廳的裝修原則09-30

小戶型餐廳裝修原則10-21

個性餐廳裝修原則有哪些07-08

主題餐廳策劃有哪些原則-主題餐廳策劃的四大原則09-06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性刺激欧美三级在线现看中文 |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久久 | 亚洲思思久久99 |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婷婷 | 中文字幕HD天堂字幕乱码五月 | 日韩在线欧美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