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交通工程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是提高選題質量和水平的重要環節,它主要說明這個課題研究的意義以及該課題的可行性,以下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交通工程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歡迎閱讀查看。
課題名稱:城市軌道交通換乘站設計
一、課題的意義
由于軌道交通具備了高速度、大運量、高密度、獨立專用等諸多優點,隨著我國各大城市越來越突出的交通壓力問題,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特別是軌道交通成為了緩解城市化和機動化飛速發展過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矛盾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國很多大城市都相繼提出了以軌道交通為骨干、公共交通為主體的城市客運發展模式,加大對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投入,根據各自城市的具體情況籌劃修建大、中運量的地鐵或輕軌交通項目。現在我國已有20多個大城市陸續開始規劃建設或已具備了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城市軌道建設快速發展,全國通車里程逐年增加,計劃并開始修建軌道交通的城市越來越多,當城市軌道交通體系建成了,如何高效率的運營好軌道交通系統、保證運營服務質量、合理的實現科學運營組織,真正達到城市軌道建設為市民提供快速、安全、準時、便利的運輸服務的目的,就成為當前社會需要研究探索和不斷實踐的重要課題。
以上原因就使得對城市軌道的運輸組織的研究顯得尤為必要。它對指導軌道交通系統的設計、建設和建成后的運營有著重要的影響,建成前需要運輸組織規劃,建成后需要高效的運輸組織,這都需要合理的運營組織規劃方案。合理的運營組織方案能夠有效地減小行車間隔,更好的確定列車交路計劃,提高運輸服務質量,優化資源配置,充分發揮地鐵高速、大運量、快捷的優勢,方便居民出行,促進沿線土地的開發利用,以取得良好的社會及經濟效益。
本論文就是以西安地鐵二號線為分析對象,結合具體城市的軌道交通運營結構及客流結構的特征,考慮其對軌道交通運營組織帶來的影響,對系統現狀進行探討,并分析其線路特點和客流需求特征,進一步對軌道交通運營組織方面的問題進行研究。
二、國內外發展狀況
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的不斷規劃和建設,國內外就城市軌道交通的運營組織、優化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相關理論與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斷發展。關于列車編組方案及行車間隔、客運量特征分析、列車運行交路、列車開行方案、運營方案評價等方面成為了研究的熱點和重點。
(一)關于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研究
Sigurd以美國紐約大都市圈范圍內的軌道交通系統運輸組織為研究對象,對包括輕軌、 地鐵、通勤地鐵等子系統的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的發展歷史、系統構成、運營模式、客流組織、安全預警管理、運輸能力計算、運營成本核算、列車開行方案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形成了都市圈軌道交通系統運營管理的理論體系。
1998年,季令、張國寶主編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組織》,首先對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組織進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和闡述。
2003年,何宗華等人編寫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組織》,2006年,毛保華等人編寫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運營管理》,他們以軌道交通系統運營管理為研究對象,對城市軌道交通的運營管理模式、客運組織、運輸計劃、運行圖編制、運輸能力計算、列車運行控制、運營安全管理、列車運營過程模擬與分析、運營經濟效果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原來的基礎上,開發了列車運行過程仿真軟件來模擬列車操縱策略,提高列車運行預期效果和運行過程控制的精度,形成了新的理論體系。
(二)關于城市軌道交通客流特征的研究
Casteili等(2004)研究了城市軌道交通線網內換乘站銜接的各條線路的客流量、客流時間分布特征和方向特性,據此提出適應各線客流特征的列車時刻表的優化方法。
Assis等研究了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的客流時間動態特征以及車站乘客候車時間和和乘降時間,據此提出了分時段列車時刻表優化排定方法。
方蕾和龐志顯(2004)研究了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客流在線路方向上和斷面上的空間不均衡性和時間上的動態分布特性;在此基礎上,依據分布特征設計行車組織原則。
周妍(2008)從小時、全日、季節的層面上分析了城市軌道交通客流的時間動態特征,從車站、斷面、線路方向的層面上分析了城市軌道交通客流的空間動態特征,在此基礎上探討了不同客流預測方法的擬合程度。
王修志和宋建業(2009)研究了城市軌道交通客流的時空分布特征,據此提出了以交路選擇和編組選擇為核心的行車組織方案的確定方法。
(三)有關多交路運營的研究
在多交路線路的通過能力方面,徐瑞華等(2005a)基于長短交路套跑對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通過能力和車底運用的影響,提出設定小交路的“運行圖周期分析法”;建立多種交路條件下城軌交通通過能力損失和車底數量的數學模型,并給出了實例計算。 在交路設計方面,徐瑞華等(2006)根據在不同階段市域軌道交通沿線客流呈現的不同特征,提出了市域軌道交通線路運輸組織的基本原則,從服務水平、線路通過能力、列車運用、車站布置以及客運組織等方面對比分析了不同交路形式的特點,并給出市域軌道交通線列車 行交路的建議。
邵偉中等(2006)重點研究了市域軌道交通線的幾種主要車站布置形式,總結了設置小交路的關鍵包括:折返站適應一端折返,且能滿足列車越行的需要;加強終點站的折返能力和存車能力;換乘站合理設置側線、渡線和相應的聯絡線;分分岔站的布置應盡量避免主線和支線間的行車干擾,便于換乘。
(四)有關列車開行方案的研究
Mignone等在保證某條線路各站列車時刻表穩定的前提下,建立數學模型計算不同時段開行的快慢列車的跨站組合,是運輸供給滿足沿線橫斷面不均衡的旅客乘降量。
Renfrew(1977)研究了中等運能的輕軌系統的技術參數,針對不同時段的客流特性提出了采用不同技術速度的運營成本效益計算模型,并依據計算結果提出高峰、平峰時段的快慢車開行對數的組合方案。
袁博陣和王英濤(2004)基于城市軌道交通客流的時空不均衡特性,分析了改變行車組織方式的條件,以節省旅行時間為目標,建立了采用分站停車的行車組織方式滿足乘客需求的數學模型。
宋鍵等(2006)針對開行跨站停、部分停站、直達列車的組織形式及需具備的條件進行了分析,重點研究了快慢車的越行問題,并以上海某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為例進行計算機仿真鋪畫列車運行圖。
劉麗波等(2006)分析了東京私鐵快慢車組合運營的方式及其配線方法,并根據上海市 域軌道交通R2線通過能力的要求,結合線路工程具體情況,進行詳細的運行圖鋪畫,確定合理的越行站位置及其配線方法。 郭麗麗(2007)針對環放結構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的客流特點,以運營成本最小化為優化目標,結合大小交路的開行比例研究了列車停車方案模型,并應用于成都市地鐵一號線的運輸組織。
三、本課題的研究內容、方法、手段及預期成果
(一)課題研究內容
城市軌道交通運輸組織方案的核心是客流的時空分布,客流在時間上的分布情況決定運輸組織的全日行車計劃,客流在空間上的分布情況決定運輸組織的列車交路安排,其他的制約關系決定了車輛運用計劃。本論文結合西安地鐵2號線的技術經濟特征和西安地鐵2號線相關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對2號線的軌道交通客流特征進行分析,從而對2號線規劃年的客運需求進行預測,得到相關客流指標,針對規劃線網的地鐵2號線制定詳細的客流計劃,得出列車編組方案、全日行車計劃、列車運行組織、列車運用計劃、行車交路方案、列車運行圖編制等,最后得到合理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組織方案,并對方案進行優化和仿真評估。
具體的研究內容有:
(1)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運營系統分析
通過資料收集,分析西安地鐵二號線基本技術條件和運營系統構成,并論述基本運營組織背景及要求。
(2)西安地鐵二號線運輸需求特征及運量設計
分析西安地鐵二號線客運需求構成及影響因素,運用合理方法預測規劃期全線及各車站客運量,分析高峰小時運量特征,設計規劃期全線客運量指標。
(3)列車開行方案及運行圖編制
運用運輸組織理論研究西安地鐵二號線列車開行方案,通過實驗平臺及設計運量數據計算運行圖參數,編制工作日、周末、節假日列車運行圖,并計算運行圖指標。
(二)課題研究方法
1)時間序列預測法
時間序列預測方法是將預測對象的歷史數據排列成為時間序列,然后通過分析改時間序列隨時間的變化規律來建立相應的時間序列模型,從而外推出未來年的客流變化情況。即通過分析歷史數據時間序列所揭示的現象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將這種變化趨勢延伸到未來,從而對預測目標的未來作出預測。
2)對比研究篩選法
把一組或幾個具有一定相似因素的不同性質物體或對象,安排在一起,進行對照比較,通過綜合比較它們構造和性質方面的特點,篩選出標準方案。本文中在客流預測中分析不同的預測模型的優缺點,合理預測客流量;在列車開行方案研究中,對比各種方案,綜合各方差異,篩選出合理的列車運行計劃。
3)數學歸納法
以數集為對象,采用有限數學歸納法,進行計算,并歸納結果的漸變趨勢,提出研究結論。本文中在客流特征分析中,對已知數據進行歸納總結,得到西安地鐵二號線的各種客流指標,總結客流變化趨勢,進行運量設計。
4)文獻檢索法
5)實驗法
本文中需要利用railsys軟件實驗平臺計算列車運行參數,進行列車運行圖的繪制。
(三)撰寫提綱
摘要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動態
1.4 研究內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
第二章 西安地鐵2號線基本情況概述
2.1 線路走向和站點設置
2.2 西安地鐵2號線運營背景概述
2.3 線路運營系統分析
第三章 線路現狀客流分析
3.1 西安地鐵2號線現狀客流分析
3.2 西安地鐵2號線客流構成分析
3.3 軌道交通線路客流影響因素
第四章 客流預測和客流特征分析
4.1 預測方法
4.2 預測內容
4.3 西安地鐵2號線客流時序特征分析
4.4 預測結果客流特征分析
第五章 線路運營組織方案設計
5.1 西安地鐵2號線現狀運營組織方案
5.2 列車選型及編組方案的確定
5.3 全日行車計劃的確定
5.4 列車交路計劃
5.5 列車停站計劃
5.6 車輛配備計劃
5.7 列車運行圖的編制
第六章 Rialsys系統介紹及運行圖的編制
6.1 Railsys系統簡介
6.2 西安地鐵2號線運營方案設計在Railsys系統的實現
結論與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四)課題預期成果
本課題預期成果主要以工程設計形式提交。
具體成果如下:
1) 西安地鐵2號線線路技術條件和運營系統分析。
2) 西安地鐵2號線規劃期預測客運量,及客流特征分析,客運量指標計算。
3) 西安地鐵2號線運營組織方案的研究,及運行圖的編制。
四、任務完成的階段安排及時間安排
我專業定于16周完成畢業設計(論文),17周進行畢業答辯,按此計劃進行階段安排及時間安排。具體進度安排如下:
(1)第1周:深入了解課題的內容,確定課題的研究方向、內容、目的和意義
(2)第2-3周:查閱資料和參考文獻,學習railsys軟件,掌握軟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學會通過輸入已知數據得到相關結果,理解軟件的運行過程。
(3)第4周:整理搜集的資料和文獻,結合自身的課題對其進行比較、分析、總結、歸納,更進一步理解課題內容,開始撰寫論文提綱或目錄。
(4)第5周: 深入研究資料和文獻,整理思路,開始撰寫開題報告,并進行外文文獻的翻譯工作。
(5)第6周:學習設計過程中需要使用的研究方法和模型,分析已知數據。
(6)第7-16周:按照目錄開始論文的編寫工作,最后完成論文定稿、打印、送審,準備論文答辯。
五、主要參考文獻
[1] 史瑞潔.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組織優化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1.
[2] 吳倩. 城市軌道交通客流預測模型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7.
[3] 靳能法.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組織相關問題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0.
[4] 嚴波.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組織優化研究[D]. 東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6.
[5] 劉潤莉. 地鐵運營客流量計算模型研究[D]. 電子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2.
[6] 楊博. 蘭州地鐵1號線運輸組織相關問題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2.
[7] 周源. 重慶軌道交通運營組織方案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2.
[8] 伍建國. 西安地鐵二號線一期運營客流特征研究及改善建議[J]. 城市公共交通, 2013.09:30—35.
[9] 王青亞. 西安市城市軌道交通運輸組織方案探討[D]. 西安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7.
[11] Mignon A.Accadia G.Operation research models for programming suport if cadenced timetables[J].Ingegneria Ferroviariav,2010
[12] Gilbert Laporte. Optimization methods for the Planning of rapid transit system.European Jiumal of Operation Research.2000
六、完成任務所具備的條件因素
(1)railsys軟件的學習與使用
(2)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組織及客流預測的基本知識
(3)相關文件和資料,及線路基本數據
(4)指導教師的教導
【交通工程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測繪工程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5-21
電子工程畢業論文開題報告10-04
工程管理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6-19
電力工程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7-17
動力工程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8-16
測繪工程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范文08-19
基因工程畢業論文開題報告10-06
軟件工程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8-07
電氣工程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7-21
工程造價畢業論文開題報告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