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學習總結
X月底,我去公司計劃處統計分析科。通過近兩個月的時間學習,我了解了計劃處的工作流程,現有的數據資料,掌握了FOXPRO常用語句的應用,并學習了寫分析一般的結構、思路與分析方法,和作生產預測的方法。就學習情況總結如下:
一、計劃處統計分析科的工作流程。
1、 每周總隊、天津、內蒙把根據任務書匯入的數據傳于計統科,月末由張秉濤負責用總局RSP系統匯入累計庫,根據飛機的歸屬重新分配,再發送給總隊、天津、內蒙。RSP系統可以直接作出分航線、分機型的匯總表,但指標分類不明確,F每月報客運部的航線生產報表是由張秉濤用FOXPRO指令根據我們提供所需指標從累計庫調出數據制成。月初(5日前)因上月底任務書未輸入,所以為快報數據,根據星期替換來模擬實際數據,5日后重新匯總為實際數據。
2、 隔月10日前由統計科根據財務快報、運輸生產報表(本月與去年同期比較、與去年同期累計比較、與上月比較)寫月生產經營情況分析,報公司領導。
3、 每年年底、季度末,根據歷史數據,運力投入情況作第二年或下季度的生產預測,下發公司有關部門。
4、 每月向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上報有關報表。
5、 從網上下載民航總局月生產數據等。
二、計劃處統計分析科現有的基礎數據。
1、 RSP數據庫:包括原始庫,累計庫,指標定義庫。其中原始庫與累計庫中又分飛機利用率、專業飛行率、運輸生產三部分數據。數據庫數據每周更新,月末匯總整理。
2、 總局報表:包括運輸郵電部門主要生產量報表、航空運輸和通用航空生產統計表、全民航運輸生產指標統計、各航空公司運輸總周轉量、運輸生產完成情況統計表、貨郵運輸量、飛機日利用率、“三率”報表。總局數據每月從網上下載更新。
3、 駐外辦事處始發旅客運量統計。數據來源于累計庫。其中包括各辦事處分機型、班次、旅客人數三個指標及三艙利用情況的統計。
三、學習的相關生產經營分析及生產預測方法。
1、 分析:在我學習的兩個月中有一個月是由計劃處負責寫分析報告,分析報告的結構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一) 基本情況:
包括經濟效益和運輸生產兩部分。
(二) 生產經營特點:
分析導致收入增減的部門及原因,分客運,貨運兩部分。并分
析成本、費用的增減變化及原因。
(三) 問題與建議。
分析數據來源于累計庫和財務報表。分生產、收入指標與去年 同期對比,累計對比及與上月的對比三部分。
分析方法主要采用因素分析法和貢獻率法。
其中我覺得成本、費用以及運輸生產增長速度的分析是可以借 鑒的。在成本的分析中,比較了主營業務收入與主營業務成本的增 減比例,進行了造成成本增減的因素分析。比較直觀的反映了公司 的生產效益情況。具體到客運部的生產分析,我想,如果能作出地 區、甚至每條航線的客運成本分析,就會更直接反映航線的生產效 益,更快的反映出航線經營的弊端與問題,以便能及時調整、解決。 同時,我認為也可試作航線的盈虧平衡點,會對航線經營與市 場決策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1、 生產預測:
統計科每年年底、季度末都會制定第二年,或下季度的計劃與預測指標。結構如下:
(一) 本年度運輸生產情況總結,生產指標為年度計劃的比例及同比 增長比例。
(二) 第二年的運力狀況,生產形式和市場環境的有利因素、不利因 素的分析,從客運和貨運兩方面分析。
(三) 制定的主要指標。包括總周轉量、貨郵運輸量、旅客人數、飛 行小時等。
主要用的預測方法是投入產出法。
投入指標:航班計劃的最大客公里、最大噸公里。
產出指標:總周轉量、旅客周轉量、貨郵周轉量等。
效益指標:客座率、載運率。
以近三年的數據為基礎數據,計算平均增長速度。結合航班計劃的運力投入測算第二年的產出指標。
四、學習體會:
在學習中我體會最大的是計劃處對基礎數據的整理、運用操作簡單, 減少了許多手工操作和不必要的重復勞動。雖然我們的數據來源比計劃處 范圍要大,但我想也可以采用建立數據庫或介入程序來管理原始數據。這 樣既減少了工作量,也減少了數據錄入時人為造成的誤差,很大程度上規 范了對外數據的統一性并提高了我們的工作質量。
生產數據方面張秉濤說現在數據庫只支持一個用戶,正在改進,以后我們 可以建立數據庫每月從計劃處刷新數據,進行有關客運方面的整理,運用 起來就會變的方便、簡捷。
另一方面,我想應該利用民航總局的月生產數據,能了解公司在全民 航甚至運輸行業的的排位情況,有利于我們的生產分析。
這次學習使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受益非淺。非常感謝領導能給我這次機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把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更好的改進、完成我的工作。
【財務學習總結】相關文章:
財務學習總結12-29
財務培訓學習總結01-04
財務學習總結范文03-19
財務培訓學習總結范文04-07
財務培訓學習總結通用11-15
財務培訓學習工作總結09-01
財務培訓個人學習總結01-31
財務培訓學習總結6篇02-16
財務培訓學習總結8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