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應該建立什么樣的價值觀呢?
價值觀
人,必須時刻反躬自省,才能進德修業;耳中能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也是進德的砥石。此外,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也是進德之道。人應該建立什么樣的價值觀呢?有四點看法:
第一、無財非貧,無學為貧:有的人覺得自己沒有錢,自己很貧窮。其實,沒有錢財不算貧窮,不學無術才是真正的貧窮。一個人沒有知識、沒有學問、沒有技能,將來如何謀生?即使祖先遺留再多的家產,也總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再說,自己沒有一點學養、內涵,這種精神上的貧乏,才是真正的貧窮。所以過去說「萬貫家財,不及一技隨身」,自己有智慧、有學問,才是重要!
第二、無位非賤,無恥為賤:「位高權重」,說話可以呼風喚雨,這是多少人所向往,多少人因此每天汲汲於功名利祿的營求。其實,沒有當官、沒有地位,并非卑賤,無恥才是賤。有的人雖然身居高位,但因為是用不正當的手段賄選、買票而當選,如此縱使有了官位,也是給人瞧不起。所以人格的貴賤,不是看表面上的地位高低,而是看他能否知廉恥、有慚愧心,懂得崇廉尚義,才是人格最大的尊嚴。
第三、無壽非夭,無志為夭:老人不是年齡,而是心境;人的壽命長短也不在歲月,而在有志無志。有的人年紀輕輕就去世,人家就說這是夭亡,是短命鬼。其實,短命不怕,歷史上一些有聲望的人,他們在世上的壽命并不長,卻留給后人無限的懷念。例如,對臺灣最有貢獻的鄭成功活了三十八歲、精忠報國的岳飛三十九歲、基督教的耶穌三十六歲、孔子門下第一賢者顏回是三十五歲、佛門中有名的《肇論》作者僧肇是三十二歲、亞歷山大是三十三歲。一個人的功業并非靠年歲所成就,有志不在年高;在世間上的壽命多久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精神上的壽命,所以人要立志。
第四、無子非孤,無德為孤:「養兒防老」這是中國人過去根深柢固的觀念。其實,養兒不見得能防老,積德才能防老。我們看社會上,有的人兒女成群,但因子孫不孝,老來孤苦無依者有之;有的人雖然無兒無女,但是他到處行善,照顧孤苦,他把天下人當成是自己的兒女,他就擁有天下人為兒女。所以,沒有兒女不要緊,就怕沒有道德,所謂「人有德,必有芳鄰」,有德的人,自然不會孤獨。
人要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才會活得豐富,活得充實。如何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有四點看法:
第一、無財非貧,無學為貧;
第二、無位非賤,無恥為賤;
第三、無壽非夭,無志為夭;
第四、無子非孤,無德為孤。
【人應該建立什么樣的價值觀呢?】相關文章:
職業經理人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素質05-18
應該如何制作“漂亮”簡歷呢?05-21
“漂亮”簡歷應該如何制作呢?06-04
中考前應該怎么復習數學呢06-23
你最怕什么樣的傷疤被揭開呢06-05
工作中應該保持什么樣的心態05-06
孩子學鋼琴應該買什么樣的鋼琴08-15
養殖場應該如何建立有效的防疫制度08-31
創業者應該具備什么樣的創業意識09-22
一個演員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素質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