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

時間:2023-10-26 11:07:40 興亮 應急預案 我要投稿

學校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精選13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難免會面對無法預料的突發事件,為了可以第一時間作出應急響應,總不可避免地需要事先編制應急預案。那么優秀的應急預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校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校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精選13篇)

  學校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 1

  為了切實保證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充分保護師生身體健康合法權益,堅決遏制、杜絕生活飲用水水污染事故的發生;同時為了積極、有效應對可能發生的生活 飲用水水污染事故,及時控制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的危害。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調查、現場處理及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生活飲用水污染對人體危害和經 濟損失,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條例》、 《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范》等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特制定學校生活飲用水 突發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一、 組織管理

  1、 學校加強飲水安全衛生工作的管理,成立 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校長為安全用水第一責任人進一步完善飲水衛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實有效措施,責任到人。

  發生學校飲用水污染事故,以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工作組 (指揮領導組、宣傳疏導組、后勤保障組、緊急救護組)為龍頭,展開各項救護工作。

  2、 規范師生飲用水供應工作,師生飲用水要有專人管理,管理人員要定期 體檢,身體健康狀況要符合衛生要求(辦理健康合格證),飲用水存放環境整潔, 并加強日常檢查,一旦發現變質,立即停用;未進行水質凈化和消蠹的學校自備 水源水應標有“非飲用水”的明顯標示;學校應配備茶爐,同時為班級、宿舍配 備足夠數量的暖水瓶,確保學生飲用開水;確實不能保證供應開水的學校要號召 學生自帶白開水或純凈飲用水。

  3、 加強師生的飲水安全教育。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課、班會、講座、板報、廣播等,開展飲水衛生安全及水源性 傳染病預防知識的宣傳教育,使學生了解飲水衛生安全的重要性及水源性 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方法,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4、 學校使用的桶裝凈化水,要及時索取桶裝水生產單位的有效衛生許可證

  復印件或飲水機有效涉水產品衛生許可批件復印件; 飲水機要定期消蠹,并由供 水商安排專業人員進行消蠹。做好飲水機定期活洗消蠹書面記錄,提醒飲水機活洗消蠹專業機構定期為學校的飲水機做好活洗消蠹工作等。

  二、 飲用水污染事故報告

  1、 建立飲用水污染事故報告制度:發生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按規定的時間及 時、準確報告當地衛生、教育行政部門。

  2、 任何個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任何個人有權向 有關部門舉報飲用水污染事故隱患。

  3、 組織有關人員對學生飲用水封樣,并送檢疫部門檢測。

  4、 積極做好中蠹學生的就醫陪護工作,及時聯系學生家長,如實向學生家 長闡述事故經過,并認真做好學生家長的工作,爭取家長的配合、諒解。

  5、 學校保健教師做好專項登記工作,包括:飲水污染情況、班級、人數; 因飲水而得病的學生姓名、發病日期、主要癥狀、處理情況等,并積極協助衛生監督、疾控中心等部門做好調查工作,在衛生監督等部門的指導下做好相關工作。

  四、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

  1、 飲用水污染事故發生后,學校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應緊急組織 有關工作小組和人員,立即趕赴現場,配合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迅速開展現場調查,查找污染原因及污染物,了解污染物的種類、性狀、蠹性及污染程度,掌握供水 范圍及接觸人群身體健康危害程度等,分析污染的擴散趨勢,并據此提出科學、 行之有效的緊急控制消除污染措施。

  2、 發生飲用水污染事故后,應依法立即、如實向衛生行政部門、教育行政 部門報告水污染事故狀況,配合衛生監督部門開展有關調查、配合疾病預防控制部門開展水質監測,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絕;在衛生監督部門的指導下,制定限期治理方案,針對水污染環節和污染原因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 控制事態進一 步的蔓延和擴大,嚴防水污染事故再次發生。

  3、 積極配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制定水質監測方案,科學采集水樣和檢測,快速找出主要污染物,并進行動態水質監測,及時掌握水質污染程度、污染趨勢、水質動態變化規律,為進一步確定污染物、污染治理、恢復供水提供科學依據。

  4、 當出現飲用水或桶裝水質受到嚴重污染、威脅供水衛生安全等緊急情況 時,應立即停止供水,在保證水質衛生安全質量的前提下采取其他臨時性供水途徑,以保證師生正常生活飲用水問題,避免和減少水污染對師生身體健康造成的 危害0

  5、 當飲用水污染事故得以控制,污染原因消除后,在恢復供水前,必須重 新進行自備水源水的檢測,達到國家衛生標準后方可供水,并公告全校教工,及時解除控制。

  6、 飲用水污染事故發生后,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完成調查、控制、處理, 并形成書面材料(內容包括事故經過、現場調查檢測結果、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處理經過、效果、存在問題及建議等),按時逐級上報。同時接受衛生行政部門 的衛生行政處罰。

  7、 對病人的處置:

  (1)停止飲用相關飲用水;組織有關人員對學生飲用水封樣。

  (2)采集病人排泄物和已飲用過的水標本, 并送檢疫部門檢測。

  (3)及 時將病人第一時間送醫院進行急救治療,對癥治療和特殊治療; 同時通知家長,如實向學生家長闡述事故經過,并認真做好學生家長的工作,爭取家長的配合。

  8、 對可疑飲用水的緊急處置:

  (1)保護現場,封存有污染的飲用水;

  (2) 追回已流出、儲存、分發的飲用水;(3)在市疾控中心專家的指導下,對有蠹飲用水進行無害化處理。

  9、 對中蠹現場緊急處置:對接觸過污染飲用水的茶具、容器進行徹底活洗 和有效消蠹。

  10、 學校保健教師要做好專項登記工作, 包括:飲水污染情況、班級、人數; 因飲水而得病的學生姓名、發病日期、主要癥狀、處理情況等,并積極協助衛生監督部門、疾控中心等部門做好調查工作,在衛生監督等部門的指導下做好相關工作。

  學校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 2

  為深入加強我校飲水衛生安全工作,不斷提升學校公共衛生工作的水平,進一步保障廣大師生員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學校應對飲水污染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學校飲用水衛生管理要求》的要求,特制定本預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制定我校突發飲水污染事件應急工作預案,建立健全應急處置機制,有效預防與控制我校飲水污染突發事件的發生,切實保障全體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組織機構

  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各班班主任:

  三、發生飲水污染事件應急處理機制

  1、條件:學校發生生活用水、飲用水污染事件。

  2、處理辦法:

 、倭⒓赐V股钣盟、飲用水的供應。

  ②迅速上報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區教育局體衛科,同時報市疾病控制中心學校衛生科。

  3、匯報內容:

  ①報告飲水污染造成不適的師生人數、癥狀及第一例發生時間;②學校責任人和聯系電話;

 、勰壳盃顩r和緊急處理措施;

 、軋蟾鏁r間和報告人。

  4、協助衛生機構救治患者,做好登錄并通知家長。

  5、保留水樣、裝置容器、設備和現場。

  6、配合建設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并按各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7、落實衛生行政部門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態控制在最小范圍。

  8、保險機構介入處理。

  9、必要時報告公安、工商等部門。

  10、書面匯報前因后果及處罰情況。

  11、整改計劃、措施。

  四、學校對飲水污染突發事件的預防辦法

  1、學校必須保證學生享有足量、衛生的飲用水。

  2、指定專人或兼職負責學校師生飲水安全管理工作。

  3、指定專職或兼職人員對學校使用的制水、供水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

  4、制定學校飲水突發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理辦法。

  5、校內醒目位置設置飲水衛生公告和學生飲水安全須知。

  7、學校要根據供水方式嚴格按照衛生監督管理要求執行:

 。1)保暖桶或鍋爐貯水

  學生飲用學校貯存在保暖桶或鍋爐的開水,是最常見的用水方式,應做到:

 、偎|符合《生活用水水質衛生規范》(2001);

 、谟卸ㄆ谇逑幢E盎蝈仩t的.制度,并予以落實;

 、塾卸ㄆ谇逑吹挠涗;

  ④清洗人員持有效健康體檢證明;

 、萸逑磿r宜采用流動蒸汽等物理消毒方式。

  (2)桶裝飲用水

  學生飲用桶裝飲用水應做到:

 、偕a桶裝飲用水的.企業有有效的食品衛生許可證;

  ②使用的飲水機有有效食品衛生許可證或涉水產品衛生許可證批件;

 、鬯|應符合桶裝飲用水標識的標準;

 、軐︼嬎畽C有定期清洗消毒的制度并予以落實;

  ⑤有定期清洗消毒飲水機的記錄;

  ⑥飲水機清洗宜請專業機構進行;

 、咔逑聪臼褂玫南緞┯杏行У男l生許可批件;⑧定期對水質進行抽檢。

  (3)二次供水生活用水

  有房頂水箱的學校應做到:

 、俜宽斔涿繉W期由專業機構清洗消毒并備案;

 、诓扇”匾陌踩婪洞胧,對房頂水箱加鎖加蓋;③保持設施周圍環境清潔;

  ④配合衛生防疫機構抽檢水樣。

  五、學校發生飲水污染事件報告程序和聯系方式

  1、報告程序:

  市政府←市衛生局

  市教育局市疾病控制中心

  2、聯系電話:xx

  學校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 3

  為了保證學校用水安全,切實保護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有效應急處置學校內可能發生的飲用水安全事故,確保事故處理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事故造成的損失,切實保障師生的生命安全,維護學校和社會穩定,我校對飲水安全工作特制訂本方案。

  一、成立學!帮嬎踩惫ぷ餍〗M和應急處理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二、針對“飲水安全”開展宣傳教育工作

  1、做好宣傳工作

  利用黑板報、宣傳欄介紹有關“飲水衛生”的知識。班主任利用班會課的時間向全校師生進行宣傳教育,增強師生對“飲水衛生”知識的了解。

  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提高全校師生的衛生飲水習慣和個人衛生素養,以增強自身的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并基本掌握處理突發事件的方法和本領,降低受災的程度和范圍。

  3、落實班主任工作責任制度

  班主任要每天統計本班學生出勤情況,如果班內有學生因飲水問題發生身體不適,應立即告知應急處理小組,若發生5例以上由飲水引起的身體不適,學校與疾控中心聯系,根據有關要求做好相應措施。

  三、日常工作措施:

  1、強化督查:在領導小組的具體指導下,由教師帶頭,以各項食品衛生制度、飲用水衛生制度落實為重點,對學校飲水情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督查結果以通報形式反饋到學校。

  2、落實職責:校長為學校飲用水安全第一責任人,學校后勤人員為直接責任人,各教師和從業人員分別在自己的崗位職責內負責,考核實行學校飲用水安全事故一票否決制。

  3、加強業務培訓:加強對廣大師生特別是從業人員的飲水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通過舉辦專題培訓、知識講座等形式,豐富衛生知識,增強衛生意識,提高自覺性和責任感。

  4、添置設備;學校要對照配備標準,落實飲用水安全設施的配備。

  四、事故應急處理。

  1、報告制度。飲用水安全事故發生后必須及時報告。具體為:發現少量(5人以下)輕度癥狀(如腹瀉)及時向學校校長報告,由學校備案;發現較嚴重飲用水安全事故(指出現嚴重中毒癥狀者或出現相同癥狀的群體發病5人以上的情況),應立即向領導小組(組長)報告,由領導小組向上級教育部門及當地政府報告,同時立即啟動學校飲用水安全應急預案。在事故處理中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定時報告制度。

  2、救援措施。一旦發生較嚴重學校飲用水安全事故,在接到領導小組指令前,由校長負責救援指揮。立即啟動學校應急預案,按照預備方案,各就各位,組織救援行動。初步摸清癥狀,群體發病的還應徹底排查發病人員,并建立動態性,名冊,防止遺漏。

  3、醫療求援。學校發生較嚴重飲用水安全事故,應立即向就近醫療機構(衛生院)發出醫療求援,并撥打“120”醫療搶救電話。要及時果斷將發病人員送到醫院搶救。主動向醫療人員報告發病情況,做好秩序維護等工作。

  4、聯系家長。學校發生較嚴重飲用水安全事故,應及時與發病學生家長取得聯系,如實說明發病情況,不盲目猜測。做好學生家長思想安撫,防止過激行為發生。設立家校聯絡處,及時解答家長提出問題,力所能及地為家長做好服務工作。

  5、病源保護。學校發生較嚴重飲用水安全事故后,應立即封存所有的.飲水和飲水設備等,以便及時查找致病原因。

  6、人員調度。事故應急處理人員由領導小組組長統一調度,明確分工,落實職責,聽從指揮,確保到位。

  7、信息公開。保障廣大師生和家長在事故發生和處理過程中的知情權,及時、準確做好信息公開,并如實向上級部門匯報,不瞞報、謊報。對一些謠傳也要及時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誤解。

  五、事故責任追究。

  1、對導致事故起因的相關責任人和執行人,按情節進行嚴肅追究。

  2、對事故瞞報、謊報和不及時上報的行為進行嚴肅追究。

  3、對事故處理中的玩忽職守、推委扯皮等影響應急方案順利實施的行為進行嚴肅追究。

  學校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 4

  一、目的

  為了切實保證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充分保護開發區居民身體健康合法權益,堅決遏制、杜絕生活飲用水水污染事故的發生;同時為了積極、有效應對可能發生的生活飲用水水污染事故,及時控制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的危害,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調查、現場處理及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生活飲用水污染對人體危害和經濟損失,維護社會秩定,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范》等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特制定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二、成立組織機構及主要職責

  為加強對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的統一領導,實施應急處理,成立古雷一水廠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的處理工作。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主要職責:負責發生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時,及時啟動應急處理預案,對事故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部署協調應急救援工作,并

  及時做好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的具體調查、處理、救援及上報工作,積極配合協調水務公司與上級各主管部門開展應急處理工作。

  三、預防措施

  1、制定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應急預案:根據一水廠的'實際情況制定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并上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

  2、建立健全本單位各項供水衛生管理制度:形成由單位一把手負責,水廠負責人主抓,供管水人員具體執行的管理模式,并逐一認真落實,達到實效。

  3、強加水廠供管水人員衛生知識的培訓:組織供管水有關人員學習現行生活飲用水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及有關衛生要求,使其知法、懂法、自覺守法,不斷增強依法供水、管水的法制觀念和責任意識,按要求履行其職責及義務,保證所供給的生活飲用水衛生質量;同時開展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及救援知識專門培訓和教育,增強水污染事故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必要時進行現場實地演練。

  4、加強生活飲用水供水設施消毒和水質衛生監測工作:加強對二次供水設施做好衛生防護、水質定期監測、蓄水池的定期清洗、消毒等工作,針對水污染事故多發季節和環節定期進行設備檢查維修,發現存在水污染事故隱患立即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時消除隱患。

  5、配備水污染事故救援物品。

  四、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的報告

  1、建立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報告制度:發生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

  按規定的時間及時、準確報告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

  2、任何個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任何個人有權向有關部門舉報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隱。

  五、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

  1、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發生后,自來水公司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緊急組織有關工作小組和人員,立即趕赴現場,配合衛生行政部門迅速開展現場調查,查找污染原因及污染物,了解污染物的種類、性狀、毒性及污染程度,掌握供水范圍及接觸人群身體健康危害程度等,分析污染的擴散趨勢,并據此提出科學、行之有效的緊急控制消除污染措施。

  2、積極配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制定水質監測方案,科學采集水樣和檢測,快速找出主要污染物,并進行動態水質監測,及時掌握水質污染程度、污染趨勢、水質動態變化規律,為進一步確定污染物、污染治理、恢復供水提供科學依據。

  3、當出現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或桶裝水質受到嚴重污染、威脅供水衛生安全等緊急情況時,應立即停止供水,在保證水質衛生安全質量的前提下采取其他臨時供水途徑,以保證居民正常生活飲用水問題,避免和減少水污染對居民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

  4、發生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后,應依法立即、如實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報告水污染事故狀況,配合上級部門開展有關調查、配合疾病預防控制部門開展水質監測,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絕;在衛生監督部門的指導下,制定限期治理方案,針對水污染環節和污

  染原因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控制事態進一步的蔓延和擴大,嚴防水污染事故再次發生。

  5、當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得以控制,污染原因消除后,在恢復供水前,必須重新進行自備水源水或二次供水質檢測,達到國家衛生標準后方可供水,并公告居民,及時解除控制。

  6、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發生后,配合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完成調查、控制、處理,并形成書面材料(內容包括事故經過、現場調查檢測結果、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處理經過、效果、存在問題及建議等),按時逐級上報。

  學校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 5

  根據沐川縣環境保護局《關于轉發(進一步加強我省農村飲用水源保護區環境保護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沐環函12號)的文件要求,為有效防止和應對我鎮突發飲用水水源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環境防治法》、《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四川省環境保護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黃丹鎮刑行政區內發生的涉及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置。

  二、組織機構和職責

  在縣環保局和鎮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成立黃丹鎮突發飲用水水源事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鎮黨政辦、由吳林芳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由黨政辦負責日常事務工作。

 。ㄒ唬╂倯鳖I導小組主要職責

  1、按照相關規定及時上報轄區內發生的較大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污染事件。

  2、貫徹執行國家環境應急工作的方針、政策,落實上級環保部門的及鎮政府關于應急工作的指示要求。

  3、組織制定與修改應急預案

  4、負責應急工作的決策、指揮與協調各部門合作。

  5、部署轄區內應急工作的公共宣傳和教育,統一發布應急工作信息

  (二)辦公室職責

  1、根據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污染事件信息,根據領導小組的'指示,將重大事件的發生情況上報鎮政府和縣環保局。

  2、負責將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得情況及時向鎮有關部門通報,并協助領導小組做好與鎮有關部門之間的聯運工作。

  3、負責在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污染事件處理期間本鎮內部各部門的組織、協調及后勤工作。

  三、應急工作程序

  (一)迅速報告

  (二)快速出動

 。ㄈ┈F場控制

  (四)現場調查

 。ㄎ澹┣闆r上報

 。┪廴揪鋮^域的劃定及消息的發布

 。ㄆ撸┪廴靖

 。ò耍┱{查取證

  四、終止應急

 。ㄒ唬┙K止應急的的條件

  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污染事件達到下列情形之一時,即可終止應急程序:

  1、本次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產生的條件已經完全消除,污染情況得到完全控制,發生污染事件的水系水質得到恢復。

  2、采取了有效應急措施和防護措施,保證公眾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長期影響趨于合理水平。

  3、本次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對供水系統的影響已消除,供水系統已全面恢復正常。

 。ǘ⿷苯K止程序

  確認具備應急終止條件后,請領導小組批準后宣布應急終止,必要時,由鎮政府向社會發布應急終止公告。

  五、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至印發之日起實施。

  學校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 6

  為增強我校飲用水衛生安全工作,進一步提升學校公共衛生工作水平,切實保障廣大師生員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提升學校應對飲用水污染突發事件的處理水平,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學校飲用水衛生管理要求》的要求,特制定本預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制定突發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工作預案,建立健全應急處理機制,有效預防與控制我校飲用水污染突發事件的發生,切實保障全體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組織機構

  建立和健全學校突發飲水污染事件的處理組織機構,以便發生飲水污染事件后能快速即時地處理。我校成立突發飲用水污染事件的領導小組:

  1、總指揮:校長(汪慧)

  2、專職報告:安全副校長(朱玉剛)。

  事件發現人第一時間向學校安辦報告,安辦立即啟動飲用水應急預案。專職報告人根據安辦調查情況向教體局安全服務中心和區疾控中心報告事件發生的情況和初步處理情況。

  3、救治:醫院醫生、學校保健教師及相關人員

  4、現場保護:安辦及相關人員

  5、協助調查:校長、安辦、總務處、學校飲用水服務公司

  三、發生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處理機制

  學校一旦發生飲用水污染事件,立即啟動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處理機制,具體措施如下;

  1、立即停止飲用水的供應。

  2、相關人員立即趕到現場,迅速組織人員,積極采取措施。

  3、做好第一時間搶救并協助衛生機構救治患者,做好記錄并通知家長。

  4、做好其他在校師生,工作人員的安撫工作,各班主任老師管理好各班的'學生,以防止出現混亂的局面。

  5、學校專職報告人立即上報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同時報張店區疾病控制中心。

  匯報內容:

  (1)報告飲用水污染造成不適的師生人數、癥狀及第一例發生時間。

  (2)學校責任人和聯系電話。

  (3)當前狀況和緊急處理措施。

  (4)報告時間和報告人。

  6、安辦負責保留水樣、裝置容器、設備和現場,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實行調查并按各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相關材料和樣品。并在各部門配合下,認真落實衛生行政部門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態控制在最小范圍。

  7、必要時報告公安、工商部門。

  四、做好預防工作

  1、切實加強飲用水的日常監測,完善學校凈水設備濾芯更換記錄和消毒記錄,明確更換和消毒時間、責任人等記錄,經常對飲用水衛生進行自查,盡早發現問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2、加強飲用水衛生健康教育,提高師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1)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落實好健康教育課,普及飲用水衛生知識,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

 。2)結合季節性、突發傳染病的預防,通過黑板報,宣傳櫥窗、廣播等宣傳途徑,大力宣傳、普及防治飲用水污染突發事件的相關知識,提高師生員工的飲用水衛生意識和防治突發事件的能力。

  學校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 7

  為了加強學校生活飲用水安全衛生管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生活飲用水突發污染事件及其危害,指導和規范做好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的衛生應急處置工作,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態擴大,保障廣大師生的健康生命安全,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傳染病防治法》、《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等規定,結合我校實際,制訂本應急處理預案。

  一、組織機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報告:

  二、工作目標

  1、普及各類發生在學校飲用水衛生事件和水源性的傳染病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

  2、完善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和水源性的傳染病的信息監測報告網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采取措施,確保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和水源性的傳染病不在校園內蔓延。

  三、預防措施

  1、組建機構,統一領導。

  成立學校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和水源性的傳染病的防治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揮、協調與落實學校的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和水源性的傳染病的防治工作。

  2、預防為主、常備不懈

  宣傳普及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和水源性的傳染病的防治知識,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的防護意識和校園公共衛生水平,加強日常監測飲用水,做好每年兩次水處理設備的'檢測和檢修,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傳播和蔓延。

  3、依法管理、加強監督。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和水源性的傳染病的預防、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規范師生飲用水供應工作,師生飲用水要有專人管理,管理人員身體要符合衛生要求,飲用水存放環境整潔,并加強日常檢查,一旦發現變質,立即停用;飲水機要定期消毒。對于違法行為,依法追究責任。

  4、快速反應、運轉高效

  建立預警和醫療救治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儲備,增強應急處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證發現、報告、隔離、治療等環節緊密銜接,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快速反應,及時準確處置。

  5、強化教育,防患于未然。

  加強師生的教育。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課、班會、講座、板報、廣播等,開展飲水衛生安全及水源性的傳染病預防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使學生了解飲水衛生安全的重要性及水源性的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方法,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四、應急預案

  1、一旦發生事故,按要求立即向學校安全負責人報告,并于2小時內向上級和有關行政部門報告。

  2、學校教師將在第一時間送中毒學生到醫院治療,同時通知家長。

  3、組織有關人員對學生飲用水封樣,并送檢疫部門檢測。

  4、積極做好中毒學生的就醫陪護工作,及時聯系學生家長,如實向學生家長闡述事故經過,并認真做好學生家長的工作,爭取家長的配合、諒解。

  5、學校保健教師做好專項登記工作,包括:飲水污染情況、班級、人數;因飲水而得病的學生姓名、發病日期、主要癥狀、處理情況等,并積極協助衛生監督所、疾控中心等部門做好調查工作,在衛生監督所等部門的指導下做好相關工作。

  6、與保險公司取得聯系,認真做好理賠工作。

  五、責任追究

  在師生飲水突發污染事故和水源性的傳染病事故發生、報告和處理過程中,有關部門和相關人員未按規定履行職責、違反操作規程、瞞報或玩忽職守者,學校將予以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要依法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學校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 8

  一、目的

  為了切實保證學校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充分保護師生身體健康合法權益,堅決遏制、杜絕學校生活飲用水水污染事故的發生;同時為了積極、有效應對可能發生的生活飲用水水污染事故,及時控制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的危害,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調查、現場處理及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生活飲用水污染對人體危害和經濟損失,維護社會秩序,特制定我校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二、成立組織機構及主要職責

  為加強對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的統一領導,實施應急處理,成立學校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各負其責,各盡其能。

  1、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組長主要職責 : 負責發生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時,及時啟動應急處理預案,對事故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部署協調應急救援工作,協調學校內部之間職責范圍內的工作。

  3、組員主要職責:主要接受學校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和部署,負責組織學校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的具體調查、處理、救援及上報工作,積極配合各個相關部門對學校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開展的各項調查、處理、救援等工作。

  三、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

  1、組織有關工作小組和人員,立即趕赴現場,配合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迅速開展現場調查,查找污染原因及污染物,了解污染物的種類、性狀、毒性及污染程度,掌握供水范圍及接觸人群身體健康危害程度等,分析污染的擴散趨勢,并據此提出科學、行之有效的緊急控制消除污染措施。

  2、積極配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制定水質監測方案,科學采集水樣和檢測,快速找出主要污染物,并進行動態水質監測,及時掌握水質污染程度、污染趨勢、水質動態變化規律,為進一步確定污染物、污染治理、恢復供水提供科學依據。

  3、當出現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或桶裝水質受到嚴重污染、威脅供水衛生安全等緊急情況時,應立即停止供水,在保證水質衛生安全質量的前提下采取其他臨時供水途徑,以保證師生正常生活飲用水問題,避免和減少水污染對師生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

  4、發生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后,應依法立即、如實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水污染事故狀況,配合衛生監督部門開展有關調查、配合疾病預防控制部門開展水質監測,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絕;在衛生監督部門的指導下,制定限期治理方案,針對水污染環節和污染原因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控制事態進一步的蔓延和擴大,嚴防水污染事故再次發生。

  5、當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得以控制,污染原因消除后,在恢復供水前必須重新進行自備水源水或二次供水水質檢測,達到國家衛生標準后方可供水。

  四、預防措施

  1、建立健全本單位各項供水衛生管理制度:形成由飲用水衛生管理員納洪忠主抓,供管水人員具體執行的管理模式 ,并逐一認真落實 , 達到實效。

  2、飲用水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及有關衛生要求,使其知法、懂法、自覺守法,不斷增強依法供水、管水的法制觀念和責任意識,按要求履行其職責及義務,保證所供給的生活飲用水衛生質量;同時開展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及救援知識專門培訓和教育,增強水污染事故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必要時進行現場實地演練。

  3、加強生活飲用水供水設施消毒和水質衛生監測工作:加強對二次供水設施做好衛生防護、保暖桶定期清洗消毒等工作,針對水污染事故多發季節和環節定期進行設備檢查維修,發現存在水污染事故隱患立即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時消除隱患。

  學校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 9

  一、指導思想:

  為有效預防、及時處理學校師生食物中毒事件,保障師生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376號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精神,結合我區教育系統的實際情況,特制訂師生食物中毒事件的處理預案。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發生在校園內的師生飲水突發污染事件。

  三、組織領導

  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校委會成員及班主任

  領導小組職責:

  1、突發事件處置領導小組同相關人員成立現場指揮部,指導學校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2、學校成立師生飲水污染應急處理小組,由學校分管領導負責協調指揮,包括:醫療救護組、信息組、接待組、后勤保障組等。要求責任落實到具體人員。

  3、醫療救護組負責為中毒師生提供及時有效的救護,并在第一時間就近送至區級以上醫院;信息組負責對內對外的聯絡匯報工作;接待組負責與家長的溝通協調安撫工作、與衛生防疫部門、醫院、供貨單位等的溝通協調等工作;后勤保障組負責污染事件后師生的用水、用餐等問題。

  四、預警預防

  1、可能引發師生飲水污染的原因:

  由于學校向師生提供的飲用水的質量以及氣溫、消毒、存放和操作人員的健康、投毒等原因,稍有不慎極易發生飲水污染事件。

  2、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1)學校要始終堅持“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制訂制度,落實措施,加強教育檢查,責任到人。

 。2)按規定對從業人員進行體檢,無健康證人員一律不準上崗。

 。3)定期消毒、清洗,并記錄備案。

  五、處置流程:

  一旦發生飲水污染事件,應按下列程序處理:

  1、立即報局辦公室和局體衛藝科科,同時報區衛生監督所,學校應立即把患者送往區級以上醫院救治。

  2、學校主要領導要召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研究情況,制訂有效措施,具體落實人員分工。

  3、學校保健老師要做好飲水中毒事件的`專冊登記,統計好患病師生的具體情況(包括:班級、人數、發病日期、主要癥狀、就醫情況等),積極主動配合區衛監所進行調查。

  4、聽從區衛監所和專業部門的專業指導。

  5、積極認真做好學生家長的工作,爭取家長的諒解。

  六、責任追究

  在師生飲水污染事件發生、報告和處理過程中,有關單位和個人未按規定履行報告職責,瞞報、謊報、遲報、漏報、疏于管理或玩忽職守,教育行政部門要給予通報批評或相應的行政處分,情況嚴重的,要依法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學校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 10

 。ㄒ唬┠康

  為有效防范環境污染事故,特別是重特大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及時、合理處置可能發生的各類重大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事件,有效控制和消除污染,維護自然生態環境,保護人民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生產活動的進行,維護學校正常的秩序。

  (二)編制依據

  本預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家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江蘇省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結合本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此預案。

  (三)工作原則

  以學校行政一班人為主體成立指揮中心,以教務處、總務處負責人為主體成立突發事件應急工作組,切實履行安全教育職責,把保障學校師生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最大程度地減少環境突發污染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以及財產損失。

 。ㄋ模┻m用范圍:

  學校成立抗污救災工作領導機構,負責部署、指揮本地校園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的預防和處置工作。

  1.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報警:110.120

  總指揮:

  副總指揮:

  醫療組:

  依據污染事故發生的具體情況,由總指揮統一指揮,領導小組可以隨時調集學校人員支援重災學校,可調用物資,學校必須給予全力支持和配合。

  2.主要職責

  (1)普及環境污染源的基本知識和避險知識。

 。2)開展污染救災宣傳工作,提升廣大師生救災意識和辨別是非的能力。

 。3)接受和迅速執行上級領導和救災指揮部的各項指令;組織實施本預案,發布各項搶險救災指令、批示、通知等;確定重點救災地點、范圍、部署救災隊伍,實施搶救行動;組織協調各類物資調配供應;收集上報災情、社情、校情,保證學生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學校周邊環境突發污染工作領導機構,負責組織、處理本區域內發生或可能發生的周邊環境突發重大污染事件的具體工作。校長室負責搶救資金的籌集,救助裝備的準備工作,總務處負責做好處理污染事件的后勤保障工作,教務處、處協助衛生室負責傷員的救護和防疫的技術準備工作。

  各處室具體職責如下:

  1.校長室必須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加強對環境突發污染及污染源工作的研究,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2.教務處、德育處要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污染災害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指導全體師生對防災知識的普及教育,廣泛開展災害自救和互救訓練,不斷提升廣大師生防災救災的意識和基本技能;

  3.總務處要認真搞好各項物資保障,嚴格按預案要求積極籌措、落實飲水、防凍防雨、教材教具、搶險設備等物資落實,校長室要保證各項經費的落實,強化管理,使之始終保持良好戰備狀態;

  4.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發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抗災減災工作,把污染事件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5.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迅速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全面保證和促進社會安全穩定。

  (一)正?篂木葹墓ぷ

  在每年初制定校園周邊環境突發污染救災,安排部署全年的抗污知識宣傳和演練工作;通過舉辦專題展覽,知識競賽、召開班會等方法,加強對環境污染的`基本知識、應急求生技能、防污法律法規的宣傳,切實提升廣大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定期組織師生開展應急和自救互救演練,增強應急預案的針對性、指導性和性。

  (二)臨災應急行動

  接到上級突發污染、臨災預(警)報后,領導小組立即進入臨戰狀態,召開會議,宣布進入臨災預報期,布置防污工作,全體教職工應處于臨災應急狀態,做好準備工作。學校要采取緊急措施迅速有序地在教職工的帶領下將學生疏散到安全地帶。同時,要保證通訊線路的暢通,聽取上級有關污染事件的情況和實情,提出救援請示,并隨時匯報救援工作情況。

 。ㄒ唬⿷蓖ㄓ嵄U。

  進入抗污應急狀態后,抗災救災領導小組通過電話、口授等形式傳達各種命令、指示,并依據相關領導指示及時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及上級政府報告相關信息。

 。ǘ┥工程設施搶修、次生災害源遏制保障。

  由抗污救災領導小組確定本單位重點用水、用電對象,對本單位的水、電系統等進行全面檢查和加固,準備必要的一定量的飲用水和小型發電設備,安裝各種自動保護裝置,并制定相應的購置、保管、維護、使用制度;對本單位及系統內存在的易燃、易爆、劇毒等次生災害爆發區認真監護,采取切實可行的防災減災措施,對職工進行躲避方法的教育和宣傳。督促有關部門做好易燃易爆、放射性和有毒物品的登記和保管工作。安裝各種隔斷、切斷、自動保護裝置。對各要害部位定期認真進行檢查和維修。

 。ㄈ┚o急避難場所保障

  學校要對本單位疏散的路線和臨時避難場所進行規劃。

  1.無論是否有預報、警報,在所轄范圍內或鄰近地區發生破壞性環境污染后,領導小組立即趕赴本級指揮所,各搶險救災隊伍必須在事故1小時內在本單位集結待命。

  2.各級領導小組在上級統一組織指揮下,迅速組織本部門搶險救災。

  (1)迅速發出緊急警報,組織仍滯留在污染區域內的所有人員撤離。

 。2)迅速關閉、切斷輸電、供水系統(應急照明系統除外),防止災后滋生其他災害、二次污染。

 。3)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污染人員轉移并送至附近救護站搶救。

 。4)加強對重要設備、重要物品的救護和保護,加強校園值班執勤和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3.積極做好廣大師生的宣傳教育工作,迅速恢復正常教學秩序,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本地區的受災情況,及時匯總上報。

  校園周邊環境突發污染事件發生后,學?刮劬葹念I導機構,要依法對本預案的執行情況進行事后調查。因領導不力,措施不到位、制度不堅持、工作推諉扯皮、應急處置不當,造成工作停滯和嚴重后果的將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工作人員的責任。

  學校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 11

  為了提高我校預防和控制突發學校飲用水污染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導和規范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減輕或者消除突發飲用水污染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我校突發學校飲用水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一、工作目標

 。ㄒ唬┢占案黝惏l學校飲用水衛生事件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

  (二)完善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的信息監測報告網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ㄈ┙⒖焖俜磻蛻碧幚頇C制,及時采取措施,確保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不在校園內蔓延。

  二、具體措施

  (一)預防為主、常備不懈

  宣傳普及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的防護意識和校園公共衛生水平,加強日常監測飲用水,做好每年兩次水處理設備的檢測和檢修,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傳播和蔓延。

 。ǘ┮婪ü芾、統一領導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的預防、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對于違法行為,依法追究責任。成立學校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防治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揮、協調與落實學校的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三)快速反應、運轉高效

  建立預警和醫療救治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儲備,增強應急處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證發現、報告、隔離、治療等環節緊密銜接,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快速反應,及時準確處置。

  三、組織管理

  飲用水污染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成員及分工

  組長:負責應急處理的指揮協調工作。

  副組長:負責污染情況的報告工作。

  組員:負責污染情況的報告和飲用水的切換工作。

  秘書:管德良(兼)

 。ㄒ唬﹫蟾嬷贫

  校區水源一旦受到污染,由管德良及時向后勤服務處負責人閔繁成或處長魏萬輝匯報。管德良負責向教育局體衛科和衛生防疫監督所報告。

 。ǘ┈F場保護和水源處理

  保護好水源現場,請二道區衛生防疫監督所及時提取水樣。將污染水源徹底放盡,停止飲用。

 。ㄈ┲笓]協調

  應急預案領導小組成員要各施其職,各負其責,指揮校區師生員工協調作好校區水源污染的應急處理工作。

  四、突發事件預防

 。ㄒ唬└叨戎匾,切實加強對學校衛生工作的領導和管理

  學校應經常對食堂、教學環境與飲用水衛生進行自查,盡早發現問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ǘ┰黾訉W校衛生投入,切實改善學校衛生基礎設施和條件。

 。ㄈ┎扇∮行Т胧,強化學校衛生規范化管理。

  加強學校生活飲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傳播。

 。ㄋ模┘訌婏嬘盟l生健康教育,提高師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落實好健康教育課,普及飲用水衛生知識,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

  2.結合季節性、突發傳染病的預防,通過黑板報、宣傳櫥窗、廣播以及校園網等宣傳途徑,大力宣傳、普及防治飲用水污染突發事件的相關知識,提高師生員工的飲用水衛生意識和防治突發事件的能力。

  五、保障措施

 。ㄒ唬┙M織機構保障

  學校成立突發飲用水污染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學校衛生室,具體負責突發飲用水污染公共衛生事件的日常預防與控制工作。

 。ǘ┤肆Y源保障

  學校按《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的要求配齊衛生技術人員。衛生技術人員應具備高度的工作責任感,定期接受衛生部門組織的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知識、技能的培訓和演練,熟悉突發飲用水衛生事件的預防與控制知識,具有處理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

 。ㄈ┴斄臀镔Y保障

  學校安排必要的經費預算,為突發飲用水衛生事件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資金保障和物資儲備。

  學校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 12

  通過制定本園突發飲水污染件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應急處置機制,有效預防與控制我園飲水污染突發事件的發生,切實保障全體師生安全。

  1、條件:園發生生活用水、飲用水污染事件。

  2、處理辦法:

 、 立即停止生活用水、飲用水的供應。

  ⑵ 保健室向幼兒園。幼兒園在局、區疾控中、區婦保所和岳陽街道院并做好登記工作,迅速上報上級教育區教育局保衛科,同時報區疾病控制中心學校衛生科。

  3、匯報:

 、 報告飲水污染造成不適的師生人數、癥狀及第一例發生時間;

 、 幼兒園責任人和聯系電話;

 、 目前狀況和緊急處理措施;

 、 報告時間和報告人。

  4、協助衛生機構救治患者,做好登記并。

  5、保留水樣、裝置容器、設備和現場。

  6、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并按各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材料和樣品。

  7、落實衛生行政部門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態控制在最小范圍。

  8、保險機構介入處理。

  9、必要時報告公安、工商等部門。

  10、書面匯報前因后果及處罰情況。

  11、整改、措施。

  1.報告程序:幼兒園、xxx教育局、區疾控中心、區婦保所、xx街道衛生院。

  2.聯系電話:

  學校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 13

  制定飲水突發污染事件應急預案,完善應急機制,對于提高學校預防和處置飲水突發污染事件的能力,全面明確、履行各級職能,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害,保障師生的生命安全,構建穩定、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1.學校發生飲水突發污染事件時應做好登記,上報學校領導,并同時向區公共衛生監督管理所和教育局報告,電話報告內容為事件發生的時間、涉及班級、發病人數、主要癥狀。

  2.學校發生飲水突發污染事件時,應啟動應急機制,落實專人負責,及時調動人員共同處置:

 。1)校長統一安排、指揮調控;

 。2)總務處負責立即保護好現場和關閉水總閥門,保存造成污染或疑似的飲水。

  (3)食堂管理員負責保存飲水的保溫桶、灌水用的水壺、燒水的鍋爐、洗刷用具、消毒的藥品。

 。4)衛生員老師、班主任以及老師們一起保護好患者的嘔吐物、排泄物,并及時送患者去醫院治療。

  3.供水員等有關人員調查后方可離開工作崗位。

  4.學校派人做好家長與學生、教工與家屬的安撫工作。

  5.學校應配合區公共衛生監督管理所做好調查,提供患者的.信息(學生包括年級、班級、發病時間、癥狀以及恢復情況等),協助公共衛生監督管理所工作人員做好必要的采樣工作。

  6.嚴格按照專業人員的建議和要求做好預防飲水污染的措施

  具體包括:

  (1)嚴格執行檢查制度

 。2)加強日常衛生工作

 。3)加強消毒工作

 。4)加強健康宣教

 。5)暫停集體性活動等。

  7.每日向區公共衛生監督管理所報告老病例的恢復情況,以及新發病例情況,并做好記錄。

【學校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學校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01-27

學校飲用水污染事件的應急預案01-24

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04-06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01-15

學校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11篇01-27

學校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04-06

突發飲用水污染事件的應急預案01-19

學校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的應急預案(精選10篇)09-21

學校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應急預案01-18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一级午夜福利不卡片在线69网 |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能播放的 | 综合久久九色91色综合网 | 人摸人摸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不卡高清在线 | 亚洲五月花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