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習回歸生活讀書心得體會

時間:2022-07-30 21:52:27 學習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讓學習回歸生活讀書心得體會

  十年課改,成效斐然,但也存在問題,尤其是基礎教育問題多多。觀今天基礎教育現狀,悲觀地說,路走得越來越窄,似乎要進入死胡同。或者樂觀一點說,已面臨課改的“瓶頸”。怎樣突破?發人深思。

讓學習回歸生活讀書心得體會

  欲尋求突破之法,必須審視教育,了解教育之現狀。

  教師的知識儲備單薄。受多年教師僵化的培養體系的制約,今天在一線工作的教師,大多為師范專業畢業。在院校學習中,專業劃分過細,致使教師的專業知識“專”而不“博”。即使這個教師非常刻苦,但畢竟院校中條條框框太多,不能真正擁有廣博的知識。“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碗水,甚至是一桶水。”按今天的理解,問“學生”那得清如許?“教師”源頭活水來。

  學生的學習生活單調。當今,“幸福感”是一個非常時尚的詞語,也有專家分區域、分職業對群眾的“幸福指數”進行了調查分析。但往往忽略了一個不爭的事實,全社會中,“幸福指數”最低的就是學生。究其原因,學習壓力太大,學習生活單調所致。學生的學習生活,“兩點一線”,“日不出而作,日落而不息”,整天除了考試,還是考試,接著仍是無休止的考試;每日除了學習,還是學習,接著仍是沒完沒了的學習。

  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方法單一。曾幾何時,教師上課就是一本書、一支粉筆、一根教鞭,學生就是靜靜的聽、認真的記、小心翼翼的問。現在教改了,課堂“活”起來了。教師上課是筆記本一拿、鼠標一點、多媒體一用、問題一拋,學生就是好奇的看、信馬由韁的討論、海闊天空的表達。

  當然,以上都是表面現象,深層次的問題也不少,諸如評價體系落后,不注重教育均衡等等。因水平有限,在此不能深入探討。就對上述問題而言,其癥結在于基礎教育已經嚴重脫離社會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生活即教育”,教育和生活是同一過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須和生活結合才能發生作用,他主張把教育與生活完全熔于一爐。“社會即學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學生、教師也可以多起來。“教學做合一”,在生活里,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始終把握住兩套教學大綱:第一套大綱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存在記憶里的材料;第二套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的資料來源。”“課外閱讀和其他的資料來源”實際上不就是學生全部的生活嗎?

  教育離不開生活而存在,教育的對象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那么,我們為什么不能還教育的本色——回歸生活呢?

  教師要回歸生活,在生活中豐富知識;學生要回歸生活,讓生活豐富多彩;學習要回歸生活,這樣的學習才是根本,才會高效。

【讓學習回歸生活讀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如何讓英語回歸生活05-02

回歸到正常生活的句子01-30

如何做到“回歸生活”05-13

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回歸生活學數學05-08

關于品德學科回歸生活的目標的教學心得11-24

寒假學習生活的心得體會04-11

霸氣回歸的句子10-22

回歸勵志語錄11-13

澳門回歸時間06-18

回歸工作的說說05-17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经典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中国人手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人在线播放首页 | 新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三级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一级精品在线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