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記憶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后感吧。那么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軍工記憶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軍工記憶》記錄了我國國防科技工業一系列裝備的發展歷程,更可謂是我國國防科技的發展縮影,記錄片使我了解了許多書本上所學不到的東西,更學到了以愛國精神為核心的勿忘初心,執著探索,死守夢想,默默無聞,堅持不懈,自立自強的精神。
紀錄片中涌現了許多為國家軍工發展而在幕后默默無聞的努力付出者,他們不圖名,不圖利,使我深受感觸,同時也成為我努力前進為國家貢獻力量的動力和榜樣,讓我知道了他們身為世界最先進的軍事武器制造的軍工人仍然默默奮斗在隱秘戰線的歷史。他們很苦很累,但仍然能堅持在自己隱秘戰線數十年如一日的忍受著寂寞努力工作,正是因為前輩們的努力,才使祖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而我們作為后輩更應該摒棄浮躁和虛榮心,盡自己的全力為祖國的事業添磚加瓦。
遭受了近百年喪權辱國的歷史,“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訓深深刺痛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維護一個國家主權的完整,軍事力量是必要的手段之一,也是一個國家國力強盛的重要支撐,同時也是一個國家維護世界和平的實力體現,而一個國家的軍事工業是國家軍力的基礎保障,也是能力的體現,軍工人的素質又是一個國家軍工業賴以生存并能長遠發展的基礎,也是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魂魄。
上世紀60年代,面對國外的技術封鎖,面對艱苦惡劣的生活環境,面對新中國成立的一窮二白,老一輩的軍工人用中國人的勤勉和堅韌,臨危受命,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和勤勞智慧在一張白紙上為新中國的軍工事業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描繪著新中國軍工事業的未來,創造出來了一個個的不可能。
第一顆蘑菇云升空,第一顆火箭升空,第一次成功把中國人的足跡留在太空,殲-10的成功研制,中國第一艘航母下水,從這一個個第一可以看出,沒有什么不可能,老一輩的軍工人創造的一個個第一,讓我國成為真正的騰飛的巨龍,龍嘯聲響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美國這個具有200多年歷史的國家,他們高層從戰略層面始終把中國這沉睡的獅子視作假想敵,為了達到“亞太再平衡”,也為了阻止中國的崛起,在亞太地區搞起“美日韓三國同盟”,在南海搞起三道島鏈封鎖中國海上力量,同時拉攏其他周邊國家從各方面制衡中國。中國又再次面臨被封鎖的邊緣。之前的封鎖都被我們的前輩巧妙地用實力化解,而現在我們作為后輩更會努力,讓美國親眼看著他們費盡心機設計的封鎖被我們一點一點的打破,讓他們認識到,他們已經阻擋不了我們中國騰飛的腳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站在二十一世紀這個新的起點,借助歷史史料充分的挖掘上一輩軍工人勇于擔當、艱苦奮斗、精益求精的精神,借助訪談當事人的模式,走進他們為國家、為民族的事業勤勉、忘我奮斗的內心世界,這將成為現階段年輕人學習的楷模,定將為新一代為夢想奮斗的年輕人奉獻的精神大餐,我想這也是《軍工記憶》攝制組的初衷吧。
勿忘初心,默默無聞,堅持不懈,自立自強,執著探索,死守夢想。這是一代代中國軍工人的真實寫照,也是中國軍工人的風骨與脊梁,也會是我們年輕一代的精神,之前有了前輩,而之后則交給我們!
【軍工記憶觀后感】相關文章:
紀錄片軍工記憶觀后感03-21
軍工與互聯網的結合11-02
2015全軍工資上調文件11-26
銷售冠軍工作總結04-07
《青澀記憶》觀后感01-20
金色記憶的觀后感03-08
國家記憶的觀后感08-26
《天府的記憶》觀后感04-20
軍工文化建設工作總結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