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質

時間:2020-11-26 11:26:32 成長心理 我要投稿

關于教育的本質

  教育是社會現象,產生于人類社會的需要。那么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其實關于教育的本質又是什么呢?

關于教育的本質

  

  成為父母,做父母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一段歷程,然而,我們的成長、我們的教育并沒有教我們怎么做一個父母。直到我們手足無措的面對一個動輒嗷嗷大哭的粉嫩的嬰兒;你說東,他偏偏往西的執拗的幼兒;生活似乎正軌,但小麻煩依舊不斷的'學童;緊接著又遇到了孩子叛逆的青春……親愛的正在做父母或將要做父母的朋友們,你是否意識到,學習做父母是我們持續要修行的功課呢?

  心理學家李雪老師說:“教育的本質是父母的自我修行”,親子教育是個大的話題,在此,我僅從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出發,談談親子教育的內容。

  我們要教育孩子成為怎樣的人?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于1986年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

  learning to know(學會學習);

  learning to do(學會做事);

  learning to co-operate(學會合作);

  learning to be(學會生存與發展/學會做人)。

  (1)關于學習。

  過年過節,或者日常見面,長輩常常先問孩子:學習怎么樣?考了多少分?孩子成績好也罷了,若孩子成績不很理想,家長會怎樣做呢?

  A、不是很好,沒有***成績好

  B、**科目一直都不太好,**科還是不錯的

  A類家長成功的挫敗了孩子的自信心。打擊了孩子的學習動力,B類家長會使孩子繼續偏科,好的科目成績更好,而差的科目成績更差。

  這些家長知道將教育學生上學,聽老師的話,好好學習,把書本知識弄懂學會,考試中能得高分作為上學受教育的主要目的,而忽視了孩子學習能力的引導。這也導致了常見的現象:一旦孩子考入大學,離開了高控制的環境,就不知道怎么去學習。

  (2)關于做事

  這句話,是不是很熟悉:“你只要把書念好,別的什么事情都不要管。”這樣的孩子可能欠缺最基本的自理能力,也可能會遇到新環境適應、與人共處等問題,你可以想象一個在學生時代什么事都不能做的人將來能干出什么大事來嗎?

  (3)關于合作

  俗語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這個社會已經到了人與人之間誰也離不開誰,必須合作的社會,學會交往、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必須作為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

  (4)關于做人

  學會做人是孩子將來能夠在社會生存的起碼條件。一個人之所以需要接受教育,就是要實現由自然人到社會人的轉化過程。從自然人到社會人,不僅需要文化知識,更需要懂得許多做人的道理。尤其在現代社會中,競爭十分激烈,生存的機遇和困難并存,面對的需要處理和解決的問題很多。在這樣的生存條件下,要有更好的發展,不應只滿足于念過多少書、取得什么文憑、獲得什么證書更應該擁有成熟而穩定的品格,發展良好的個性品質。

  因此,在親子教育中,要著重培養孩子以下能力:

  (1)培養孩子“學會學習”的能力;

  (2)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與人共處、合作的能力:

  (3)培養孩子良好的的生活習慣與學習習慣;

  (4)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與個性品質;

【關于教育的本質】相關文章:

淺談教育懲罰的本質與運用11-09

關于領導力的本質09-25

教育碩士心理學輔導:移情的本質10-19

淺談地理教學觀念和地理教學本質教育論文08-07

幼兒教育本質的規定性與價值論文10-24

優秀議論文: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08-27

領導力的本質09-30

如何認識審計的本質11-09

審計的本質畢業論文11-17

氣功的本質和方法練習10-01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蜜月 | 久久99精品亚洲热综合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 亚洲综合另类在线A∨ | 四房婷婷婷婷丁香五月天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