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和鋁初中化學說課稿

時間:2023-12-19 11:06:19 登綺 初中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鎂和鋁初中化學說課稿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鎂和鋁初中化學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鎂和鋁初中化學說課稿

  鎂和鋁初中化學說課稿 1

  一、教材分析

  鎂和鋁這一節在整個章節中最為基礎,也是考試中的重點。金屬鎂和鋁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著廣泛的用途,所以學好這一節,對中學化學的學習,酸,堿知識點的鞏固,有著很大的幫助。

  二、教學目標

  依據考試大綱,教材大綱,我設定了如下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鎂,鋁的物理性質及原子結構比較

  (2)掌握金屬鎂,鋁的化學性質,掌握化學性質與它們原子結構之間的聯系

  (3)掌握鋁的幾類重要化合物及其制備,用途

  (4)復鹽。明礬的成分,物理化學性質及用途

  (5)與鋁及其化合物兩性有關的計算和圖像分析

  (6)合金及其特點(定義、熔點等)

  2、能力目標

  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分析培養學生的動手觀察能力,比較思維能力,歸納分析能力

  3、思維目標

  使學生懂得事物之間是辨證統一的思想

  4、根據學生的認知思維心理學,在這個年齡,學生的抽象思維還未完全形成,還須借助實驗現象來學習新的內容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方法

  1、重點

  (1)鎂,鋁的化學性質——鎂和鋁的最外層電子數目較少,易失去電子而表現出較強的還原性。同時由于鎂的原子半徑略大于鋁的原子半徑,所以鎂的還原性略強于鋁。

  (2)鋁的特性——鋁單質在常溫下遇濃硫酸,濃硝酸鈍化。鋁既能與酸反應又能和強堿進行反應。

  (3)三氧化鋁,氫氧化鋁的兩性——既可與酸、又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性質

  2、難點

  鋁的`特性及氫氧化鋁的兩性。

  3、疑點

  (1)鋁和氫氧化鈉的反應。在這個反應中,其本質是鋁先和水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鋁可溶解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從而促使了反應的進一步進行,所以反應的氧化劑為水而不是氫氧化鈉

  (2)對氧化鋁、氫氧化鋁兩性的理解

  四、說程序,說教法

  為完成以上教學目標,我設置了以下教學程序:

  1.聯系實驗問題,引入新課。

  先將鋁和氫氧化鈉反應,在將鋁和鹽酸反應,讓同學們觀察實驗,再聯系初中所學的,金屬只能和酸反應,但未提到金屬和堿進行反應,從而引出兩性金屬鋁。有了這一引入,學生的情緒就會被調動起來,引起學生的求知欲。

  2.新授課的教學方法。

  通過學生閱讀自學,老師演示實驗來探究引導學生學習鎂,鋁的化學性質。

  (1)首先找出鎂和鋁兩塊金屬,讓同學們試著觀察它們,然后研究它們的物理性質,引出原子結構示意圖。

  (2)新舊知識聯系,總結出鎂鋁和氧氣,其他非金屬氧化物等的反應。

  (3)在介紹鋁與堿的反應時,可先做實驗,再指導學生觀察思考,并從電子轉移的角度分析得出其反應實質,書寫化學方程式

  (4)對于氧化鋁,氫氧化鋁的兩性,可以在做實驗的基礎上分析出反應過程并書寫化學方程式,同時引導學生從理論上予以解釋。

  3.鞏固練習。

  4.師生共建網絡。

  5.學生自評。

  鎂和鋁初中化學說課稿 2

  教學目標:

  認識鎂和鋁這兩種元素的化學符號、性質、化學性質以及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能夠區分鎂和鋁的不同之處,掌握它們的區別和相似之處。

  通過實驗,了解鎂和鋁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教學內容:

  鎂和鋁的化學符號、性質、化學性質以及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鎂和鋁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教學重點:

  鎂和鋁的化學性質。

  鎂和鋁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

  鎂和鋁的化學性質的理解和應用。

  鎂和鋁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實驗操作。

  教學方法:

  實驗教學法。

  觀察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通過展示鎂和鋁的圖片或模型,讓學生了解鎂和鋁的外觀特征,并引導學生回憶自己所學過的元素,加深對鎂和鋁的印象。

  二、新知識講解

  鎂和鋁的化學符號、性質、化學性質以及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鎂和鋁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三、實驗

  觀察鎂和鋁的外觀、顏色、密度等物理性質。

  實驗:將鎂和鋁分別放在實驗室天平上稱重,觀察其質量的變化。

  實驗:將鎂和鋁分別放在氧氣中,觀察其反應情況。

  四、討論

  分析實驗結果,比較鎂和鋁的不同之處。

  討論鎂和鋁的應用。

  五、總結

  通過本次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該能夠區分鎂和鋁的不同之處,掌握它們的區別和相似之處。同時,通過實驗,了解鎂和鋁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深入了解鎂和鋁的特點和應用。

  鎂和鋁初中化學說課稿 3

  教學目標:

  掌握鎂和鋁的化學符號、原子序數和原子量。

  了解鎂和鋁的性質,包括顏色、硬度、密度、電導率等。

  學習鎂和鋁的化學性質,包括反應類型、產物、應用等。

  能夠用實驗驗證鎂和鋁的一些性質和化學性質。

  教學內容:

  鎂和鋁的化學符號、原子序數和原子量。

  鎂和鋁的性質,包括顏色、硬度、密度、電導率等。

  鎂和鋁的化學性質,包括反應類型、產物、應用等。

  教學步驟:

  1. 引入新課

  讓學生觀察一些金屬物品,如鋼鐵、銅等,并詢問它們的特點。接著引入鎂和鋁,讓學生猜測它們的特點,然后展示鎂和鋁的特點,讓學生自己驗證一下。

  2. 講授基礎知識

  介紹鎂和鋁的化學符號、原子序數和原子量,讓學生記住。然后介紹鎂和鋁的性質,包括顏色、硬度、密度、電導率等,讓學生進行比較和總結。

  3. 講授化學性質

  介紹鎂和鋁的.化學性質,包括反應類型、產物、應用等。讓學生思考鎂和鋁可能與哪些非金屬元素反應,以及它們可能產生的化合物和應用。

  4. 實驗驗證

  進行實驗驗證鎂和鋁的一些性質和化學性質,例如,讓學生在試管中加入一些金屬鹽,然后加入鎂或鋁,觀察是否會發生反應,并觀察反應產物的顏色、形狀等。

  5. 總結和作業

  總結今天的內容,強調學生的掌握程度。布置相關的作業,例如,讓學生寫一篇關于鎂和鋁的文章,或者畫一張鎂和鋁的化學圖表。

  教學方法:

  本節課主要采用講授、實驗和總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通過講授基礎知識、講授化學性質和實驗驗證等環節,讓學生掌握鎂和鋁的相關知識,并能夠自主探究和思考。

  教學評估:

  本節課的評估方式主要包括作業和課堂表現兩方面。作業主要是讓學生完成相關的練習題和寫作任務,以檢測學生對鎂和鋁知識的掌握程度。課堂表現主要包括學生的聽講、提問和實驗操作等方面,以評估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

  鎂和鋁初中化學說課稿 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夠書寫Na、Al與O2反應化學方程式;理解金屬的性質與其原子結構之間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操作和觀察實驗現象,初步學會從實驗的角度探索和認識物質的化學性質;

  通過實驗發現化學問題,探索金屬的性質和金屬的原子結構的關系,學會在化學反應現象的過程中推導物質性質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鈉的切割、鈉的燃燒等奇妙的化學實驗操作和精彩的化學現象,感受化學世界的美妙變化,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鈉在不同條件下和氧氣的反應。

  【難點】

  通過鈉在不同條件下的反應及產物的比較分析,深化金屬的性質與金屬的原子結構之間的關系。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教師提問】大家還記得我們學過哪些金屬嗎?它們有哪些性質?

  【學生回答】學習過鐵、銅等金屬,具有的性質:固體、有金屬光澤、不透明,具有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等;能夠以氧氣、酸等反應……

  【教師總結】那么像是鈉、鋁等金屬有沒有不同于鐵、銅等金屬的性質呢?這節課一起來學習《金屬與非金屬的反應》。

  環節二:新課教學

  1.鈉與O2的反應

  【教師指導】學生展示保存在煤油中的鈉,提供小刀、濾紙等實驗用品。

  【學生實驗】取出一小塊金屬鈉,用濾紙吸干煤油,用刀切開,觀察新切面的顏色及變化。

  【教師提問】通過觀察與實驗,能夠總結出鈉的哪些性質?

  【學生回答】

  ①保存在煤油中是為了隔絕空氣,也說明鈉的密度比煤油小;

  ②可以用小刀切開說明柔軟;

  ③斷面的顏色很快發生改變,說明常溫下,金屬鈉在空氣中就會發生變化,說明鈉比鐵等金屬活潑很多;……

  【教師提問】銀白色的光澤變暗是為什么呢?性質發生了變化是不是生成了新的物質?那我們可以寫出它的化學方程式嗎?

  【學生回答】有白色物質生成,化學方程式為4Na+O2=2Na2O。

  【多媒體展示】把一小塊金屬鈉放在坩堝里并加熱,請學生觀察現象。

  【學生回答】鈉先熔化成銀白色小球后燃燒,火焰呈黃色,最后生成淡黃色的固體。

  【教師講解】鈉是一種活潑金屬,容易與氧氣發生反應,條件不同時,生成的物質不同。在加熱的情況下,會與O2劇烈反應,生成過氧化鈉(Na2O2)。

  【教師提問】能否書寫鈉與氧氣在加熱時的反應方程式?

  2.鋁與O2的反應

  【教師引導】活潑金屬在空氣中易與氧氣反應,表面生成了一層氧化膜。有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護內層金屬,如鐵表面的鐵銹等;有的氧化膜致密,可以保護內層金屬不被繼續氧化,如鎂、鋁等表面的氧化膜。

  【教師提問】在做鎂條與氧氣的反應實驗時,在點燃鎂條之前,常用砂紙打磨,這樣點燃起來更加容易一些,這是為什么?

  【學生回答】除去鎂條表面的氧化膜。

  【教師提問】鋁的情況是怎樣的?

  【學生實驗】分別加熱未打磨和已打磨的鋁箔,觀察有何現象?分析原因?

  【學生討論之后回答】加熱未打磨的鋁箔,鋁箔發紅卷縮,變暗失去光澤,熔化不落下。加熱已打磨的鋁箔,鋁箔也發紅卷縮,變暗失去光澤,熔化不落下。這是因為打磨后的鋁箔表面也很快形成氧化膜,因此與未打磨過的鋁箔現象一致。

  【教師提問】我們觀察到熔化的鋁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層膜兜著,這是什么原因?閱讀教材回答。

  【學生回答】鋁會與空氣中的氧氣生成氧化鋁(Al2O3),形成一層薄膜保護鋁,構成薄膜的Al2O3的熔點高于Al的熔點,包在鋁的外面,因此熔化了的液態鋁不會滴落下來。

  【教師總結】鋁表面的氧化膜比較致密,阻止了鋁的燃燒,我們平時用的鋁制品就是因為形成了致密的氧化膜,才得以廣泛的應用,同時這也是性質活潑的鋁在空氣中能穩定存在的'原因,下面大家可以寫出鋁與氧氣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嗎?

  3.金屬性質與原子結構之間的關系

  【教師提問】為什么金屬易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請同學們結合金屬的原子結構進行回答。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金屬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較少,最外層的電子容易失去,單質往往表現出還原性,當遇到氧化劑時,就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教師講解】常見的這些金屬,除了能被氧氣氧化外,還能被氯氣、硫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質所氧化,生成相應的氯化物或硫化物。

  環節三:鞏固提高

  小明家中有一只20世紀50年代初的鋁鍋,至今仍保存完好。該鋁鍋未銹蝕的主要原因是( )。

  A.鋁不易發生化學反應

  B.鋁不易被氧化

  C.鋁的氧化物容易發生還原反應

  D.鋁易被氧化,但生成的氧化鋁具有保護內部鋁的作用

  【答案】D。

  環節四: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總結這節課的收獲。

  布置作業:

  ①課后習題;

  ②課下認真閱讀教材或其它關于鋁的氧化膜的資料。

【鎂和鋁初中化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初中化學氧氣的性質和用途說課稿11-06

初中化學《氧氣的性質和用途》說課稿11-11

《鋁的重要化合物》說課稿07-28

初中化學《氧氣的性質和用途》說課稿范文07-22

初中化學《氧氣的性質和用途》說課稿2篇12-01

人教版初中化學的說課稿12-14

初中化學說課稿06-28

初中化學《氧氣》說課稿11-08

初中化學說課稿范文03-17

關于初中化學說課稿12-06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跳舞 | 中文字制服丝袜字幕在线 | 天堂久久久久va久久久久 | 香蕉精品偷在线观看 | 亚洲免费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欧美自拍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