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網>主頁 > 手抄報 > 學生手抄報 > 五四青年節學生手抄報:五四青年節歷史

五四青年節學生手抄報:五四青年節歷史

發布時間:2017-03-14來源:手抄報資料網

  五四青年節是為紀念1919年5月4日中國學生愛國運動而設立的節日。

  背景:

  1918年11月11日,延續4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英、美、法等國的勝利和德、奧等國的失敗而告結束。1919年1月,獲勝的協約國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和平會議。中華民國作為戰勝國參加會議。中華民國代表在會上提出廢除外國在華特權,取消二十一條等正當要求,均遭拒絕。會議竟決定日本接管德國在華的各種特權。對這喪權辱國的條約,中華民國代表居然準備簽字承認。消息傳來,舉國震怒,群情激憤。以學生為先導的五四愛國運動就如火山爆發一般地開始了。

  發生:

  5月4日下午,北京3000多名學生在******前集會游行,他們高呼:“還我青島、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口號,呼吁各界人士行動起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保衛中國的領土和主權。這一運動得到工人和各階層人士的聲援和支持,上海、南京等地的工人紛紛舉行罷工或示威。在全國人民的壓力下,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并指令巴黎參加會議的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確立: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學生為了抗議帝國主義國家在巴黎和會上支持日本對我國的侵略行動,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游行示威,最后發展成為全國人民參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表現了中國人民保衛民族獨立與爭取民主自由的堅強意志,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49年政務院正式宣布每年的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五四運動爆發原因:

  在法國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了。

  主力:學生

  領導人:李大釗

  形式:工人罷工、學生罷課、商人罷市

  口號:1.誓死力爭,還我青島

  外爭國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拒反對對德《合約》上簽字、懲辦賣國賊曹汝霖等人。

  成果:

  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

  意義:

  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也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欄目推薦
熱點排行
推薦閱讀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精品 | 亚洲欧美中文不卡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