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環境工程實習總結范文
環境工程同生物學中的生態學、醫學中的環境衛生學和環境醫學,以及環境物理學和環境化學有關。下面是yjbys小編精心收集的實習總結,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一,實習目的
認識實習是大學生學習很重要的實踐環節。實習是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它不僅能讓我們學到課堂上根本學不到的知識,還能開闊我們的視野,增加我們的見識,為今后我們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打下堅實基礎。
學習環境工程近兩年的時間了,但目前對這個專業的了解還是很淺顯,而且對今后從事的相關工作也很模糊,通過這次實習,是我對這個專業所對口的工作有了大致的了解。
二、實習內容
(一)觀看中國環保之路30年的歷程
實習時間:20xx年9月2號下午
2號下午,學院領導組織我們環境工程專業的全體同學,觀看了主題為中國環保法治30年的教育錄像.通過觀看錄像,我深有感觸.不僅了解到了老一輩環保事業工作者的艱辛工作環境和面臨的一系列難題,而且重溫了自 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環境保護事業,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措施,環境法制建設的進一步完善,環境污染治理力度的逐步加大,。隨著政府部門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就越來越高,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也在逐步完善,環保執法力度在不斷加強,我國的環境水平一直在呈上升趨勢.
在此次實習之前,我一直淺薄地以為我國真正開始重視環保是在近幾年.而當我認真觀看過了錄像,我了解到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的飛速發展的背后,環保事業也一直在快速的成長,壯大,中國的經濟發展從來不是要建立在破壞環境的基礎之上的.其中的一個事例就很有力地說明了這一點.
1973年10月, 正是桂花飄香的季節,鄧小平同志陪同加拿大總理皮埃爾?埃利奧特?特魯多及夫人一行來到桂林。 當時,桂林和全國一樣正處于抓革命促生產的時期,漓江兩岸風景區,建起了工廠。一座座煙囪直插云端,黑煙無情的吞蝕著石山的綠被。小平同志目睹這一幅幅慘景,心情異常沉痛,當著陪同的地方領導嚴肅地指出:“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文化名城,如果不把環境保護好,不把漓江治理好,即使工農業生產發展得再快,市政建設搞得再好,那也是功不抵過啊!”為了治理漓江, 為了發展桂林的旅游業, 鄧小平和大家一起討論著, 出主意, 想辦法。
十多年來, 自治區、桂林市領導多次研究過漓江治理問題, 提出了重要決策, 各有關部門堅持不懈地開展了漓江水質常規監測、污染源調查和科學研究;沿江工業污染采取了果斷的措施, 關、停、并、轉、遷了27個污染嚴重的工廠、車間;建成了多個污水處理廠,增加了多套污水處理的設備.當時由于關閉了多個重污染的大型工業工廠 ,一度造成當地經濟面臨崩潰.但隨著桂林山水建設的不斷進步,來桂林旅游的中外客人不斷增多,旅游事業又把當地經濟帶動了起來.鄧小平關于漓江的重要指示,已經變成了美好的現實.正是鄧小平的這個高瞻遠矚的決策,才使得漓江經濟得到了可持續發展.
1986年1月, 鄧小平再次光臨桂林。當他又一次暢游漓江時,指著清波蕩漾的漓江水深情地說: “漓江水變清了!”小平同志滿意地笑了,這笑容永遠留在桂林人民的心中,這笑容永遠激勵著桂林人民前進。
(二)河北科技大學新區中水處理站
實習時間:20xx年9月3號下午
概況:河北科技大學堅持建設綠色校園的理念,在新區建設中,根據高校生活用水和所產生污水的特點,主要針對學生宿舍群排放生活污水建立了中水回用站。隨著該校建設規模的擴大,用水量隨之增加,尤其是沖廁和綠化用水量大幅提高,排放的污水量也相應增大。為了更好地利用水資源、提高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建設節水型生態校園,該校決定在新校區中南部配套建設1座中水處理站,將學生公寓的沖廁、盥洗及食堂排放的混合污水收集后進行處理,使之達到雜用水水質標準,以供沖廁、綠化、沖刷地面及校園消防等用水。目前,該校中水處理站已運行1年多,處理系統運行穩定可靠、處理效果良好,完全達到了設計要求。1水量及水質處理污水主要來自新校區學生生活區的沖廁、盥洗及食堂排放的綜合污水,其中沖廁排水設有化糞池,食堂所排放的污水經隔油池處理后排入中水處理站, 經處理后回用作學生宿舍的沖廁、校區道路的沖灑、校區內綠化澆灑用水及多層建筑室內和校園室外的消防用水。
通過老師講解,我了解到學校中水處理站設計處理水量3200m3/d,采用“預曝調節 +兩級生物接觸氧化+曝氣生物濾池+ClO2消毒”工藝,處理后出水水質滿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雜用水水質》。具體工作流程:污水——格柵——集水池——調節池——一級接觸池——二級接觸池——斜板沉淀池——曝氣生物濾池——中間水池——砂濾池 ——消毒池——中水池——供水設備
生活污水靜格柵去除較大的懸浮物和漂浮物進入集水池,泵入預曝調節池進行水質水量的調節與均衡,然后由污水泵提升進入生物接觸氧化池。生物接觸氧化池分為兩級,依次按缺氧/好氧方式控制運行,前段為缺氧池,靠反消化作用去除污水中的硝態氮和亞硝態氮;后段為好氧生物接觸池,其功能為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和氨氮的硝化,缺氧池的分離出水挾帶的污泥和生物膜后進入曝氣生物濾池,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出水進入中間水池,經砂濾池去除水中的細小懸浮物,砂濾池出水消毒后進入中水池。由供水設備用于沖廁和校園綠化。斜板沉淀池產生的剩余污泥泵入污泥濃縮池濃縮后,采用帶式壓濾機脫水后外運衛生填埋。
(三) 石家莊橋東污水處理廠
實習時間:20xx年9月4號
概況:石家莊橋東污水處理廠地處石家莊市區南三環南側,日處理能力為50萬噸廢水,定員350人,廠區占地750*450m3,采用A/O(脫氮) 工藝處理城市污水,廢水主要來自鐵路以東的各企業事業單位及居民生活所排放的污水,污水廠服務范圍為95.95平方公里,廢水處理設施有旋流沉砂池、初沉池、配水井、生物池、二沉池,污泥泵房等,污泥處理采用濃縮--消化--機械脫水工藝。全廠共分廠前區、污水處理區和污泥區三大功能區。
A/O工藝特點:
該工藝曝氣池前段為缺氧段后段為好氧段。缺氧段不曝氣,采用浸沒式攪拌,DO不大于0.5mg/L。好氧段進行曝氣充氧,DO等于2mg/l左右,在好氧段污水中的有機碳得到生物氧化降解,同時有機氮轉變為NH3—N,并被硝化,將好氧段含大量NOX-N的混合液部分回流到前段缺氧段,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利用進水中的BOD5作為碳源,將NOX-N還原成N2在水中溢出,從而實現脫氮然后進入好氧段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和NOX_N的硝化。
污水處理區工藝流程示意圖
污水----粗格柵----進入泵房-----細格柵----旋流沉砂池----初沉池----缺氧池(上)缺氧池(下)-----二沉池----至總退水渠
泥區工藝流程示意圖
污泥----污泥預濃縮池----提泥泵----污泥硝化池----污泥后濃縮池----脫水機---農肥或填埋
眾所周知,石家莊的水資源相當短缺,誠然,污水處理廠為水資源的再生利用做出了很突出的貢獻,但真正要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依靠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做個節約用水的好公民。
(四)學術講座
實習時間:20xx年9月5號上午
環保局長的講座令我受益匪淺。講座中,(岳)局長給我們講述了他從事環保事業28年的風雨歷程,我深切地體會到環保事業工作者的工作艱苦,任務繁重,但卻是無限榮耀的,因為他們肩負著美化城市,綠化祖國的光榮使命。同時我們也了解到了我國的環境現狀雖然較幾十年前已有較大改觀,但依舊不容樂觀,需要的是正式我們這一批環保事業的新力軍為祖國的環境保護去奮斗,奉獻。
除此之外,(岳)局長還給我們講了很多相關環境保護的一些技術,而這些技術也是我們在校園內都學不到的,這使我再次意識到要做一名合格的環保事業工作者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
講座中,()局長給我們這些在校大學生的一些建議令我印象深刻。局長表示,我們在大學課堂上學習到的內容只不過是一些很基礎的知識,大學期間,重要的是掌握較強的學習能力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實習報告總結:
短短一周的認識實習很快就結束了,時間不長,但是收獲很大。針對此次的實習我總結了一下幾點:
1、 作為一個環境工程的大學生,我覺得是光榮和自豪的,同時我也深深地感知到我們肩上的任務重擔。因此,我要努力學好專業知識,充實自己,為以后投身環保事業打好基礎。
2、 環保工作永遠不是一個輕松舒適的工作,以后的工作環境可能會很艱苦,但若我國環境會因為我們這批人的努力而越來越好的話,這點苦也算不了什么。就目前而言的話,我會利用好大學時光鍛煉
【環境工程實習總結】相關文章:
環境工程實習工作總結07-04
環境工程實習報告06-10
環境工程實習報告02-01
環境工程實習目的06-24
環境工程實習報告04-24
環境工程實習心得04-19
環境工程的實習報告09-02
環境工程實習心得08-17
環境工程實習報告02-15
環境工程專業實習心得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