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成都養老設施將實現城市社區全覆蓋
近日,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聯合發布了《成都市民政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兑巹潯访鞔_,到2020年,養老服務床位數達到13.5萬張,城市、農村社區養老設施覆蓋率分別達到100%、80%,新建綜合減災標準化社區(村)200個,城市和農村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覆蓋率分別達到70%、40%,符合條件且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1個社區配備2名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比例均達到100%。
2020年成都養老設施將實現城市社區全覆蓋
《規劃》明確“十三五”期間,成都市民政事業將圍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157”總體思路,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充分發揮民政在兜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擴大有效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服務國防和軍隊改革中的作用,努力彰顯民政事業在發展創新、深化改革、維護穩定中的巨大效應。
一是強調民生保障兜底和適度普惠發展。
在精準扶貧和推進區域發展均衡協調上發揮民政的兜底作用;進一步擴大社會救助領域,豐富救助內涵,健全完善社會救助體系,滿足困難群眾多元化社會需求;全面構建減災救災服務體系和自然災害生活救助物資保障體系,提升城市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推動兒童福利由傳統補缺型向適度普惠型轉型升級,建立健全貧困殘疾人基本福利制度;推進依法治善,激發慈善主體發展活力,完善監管體系。
二是突出養老服務創新發展。
加快發展養老服務,進一步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培育和發展社會力量成為養老服務提供主體。
三是促進城鄉社會治理創新發展。
完善城鄉社區治理體制機制,增強社區自治能力,深入開展“三社聯動”和城鄉社區可持續總體營造行動,完善城鄉社區服務體系,提升社區公共服務能力;深化改革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制度,依法規范社會組織活動,鼓勵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精準扶貧,探索扶持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體制機制,社會組織數量逐年增加;推動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探索建立社會工作獨立的職業體系。
四是積極服務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貫徹落實擁軍優撫安置政策,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完善優待、撫恤、褒揚、安置和服務五項基本制度,全方位提高服務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能力;進一步建立健全烈士褒揚工作體系,廣泛開展烈士紀念活動,弘揚烈士精神。
五是強化民政專項社會事務。
建立完善與依法行政、新型城鎮化、區域發展戰略相適應的行政區劃管理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地名管理機制,提升地名公共服務水平;逐步建立家庭、社會、政府三位一體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格局,建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援助體系;婚姻、收養登記更加科學規范;殯葬改革全面穩步推進,落實惠民殯葬政策,積極推行節地生態葬。
附:成都市民政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一、強調民生保障兜底和適度普惠發展
擴大社會救助領域,豐富救助內涵,全面構建減災救災服務體系和自然災害生活救助物資保障體系,提升城市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推動兒童福利由傳統補缺型向適度普惠型轉型升級,建立健全貧困殘疾人基本福利制度
二、突出養老服務創新發展
加快發展養老服務,進一步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培育和發展社會力量成為養老服務提供主體。
三、促進城鄉社會治理創新發展
完善城鄉社區服務體系,提升社區公共服務能力;深化改革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制度,依法規范社會組織活動,鼓勵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精準扶貧,探索扶持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體制機制,社會組織數量逐年增加;推動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探索建立社會工作獨立的職業體系。
四、積極服務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貫徹落實擁軍優撫安置政策,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完善優待、撫恤、褒揚、安置和服務五項基本制度,全方位提高服務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能力;進一步建立健全烈士褒揚工作體系,廣泛開展烈士紀念活動,弘揚烈士精神。
五、強化民政專項社會事務
進一步完善地名管理機制,提升地名公共服務水平;逐步建立家庭、社會、政府三位一體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格局,建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援助體系;婚姻、收養登記更加科學規范;殯葬改革全面穩步推進,落實惠民殯葬政策,積極推行節地生態葬。
【2020年成都養老設施將實現城市社區全覆蓋】相關文章:
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老年人滿意度調研報告09-18
公共資金審計全覆蓋11-08
十個全覆蓋征文12-26
全覆蓋算法無線通信論文07-16
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存在的不足09-30
十個全覆蓋宣傳標語11-13
十個全覆蓋征文(7篇)12-26
十個全覆蓋征文7篇12-26
十個全覆蓋下鄉日記06-05
將php實現過濾UBB代碼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