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好于預期(半年回首探民生)

時間:2024-10-10 14:27:52 綜合指導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大學生就業好于預期(半年回首探民生)


  近日,就大學生就業形勢,各地報社記者進行專題采訪調研。

  結果表明:半年以來,我國大學生就業仍未擺脫嚴峻形勢,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好于年初的預期。

  就業簽約率漸趨好轉

  “我有過多次找工作的經歷,還有不少同學工作沒有著落。”華南師大應屆大學畢業生陳潔對記者說自己很幸運,剛剛在廣東省6月舉行的 “一企一崗·互濟共贏”首場招聘會上找到了工作。

  據悉,廣東今年有33萬高校畢業生,目前就業意向簽約率為60%左右。

  截至6月1日,湖北省高校畢業生的簽約率接近一半。 

  重慶今年有12.9萬名大學生畢業,比去年增加了1.7萬人。到5月31日,重慶市普通高校畢業生的簽約率達到53.5%。 

  今年山東省內高校有46.5萬畢業生,加上省外院校畢業生回來就業和近兩年沉淀的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求職的畢業生將突破60萬人。據了解,前5個月全省應屆高校畢業生已有22萬人落實就業崗位。

  上海高校今年共有畢業生15.8萬人,比2008年增加0.9萬人,增幅為6%。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奇介紹,截至6月20日,上海市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水平雖已實現年初既定的70%的工作目標,但仍有近三成的高校畢業生面臨就業困境。

  今年610萬名高校畢業生,目前就業簽約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的現實狀況。

  各地政府都表示,雖然大學生就業狀況比年初預計的要好,但不能掉以輕心。

  “對癥下藥”促就業

  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全國各地紛紛開出“藥方”解決大學生就業難。

  從年初開始,除舉辦多場大型人才招聘會外,陜西省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措施。今年4月,陜西省省長袁純清提出大學生就業“個、十、百計劃”,鼓勵所有單位參與。各高校積極為大學生就業開設“綠色通道”,其中,西安外事學院的應屆畢業生中,約有3000名學生進入頂崗實習階段,并有60%的學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就業協議意向。 

  重慶今年計劃國企招聘高校畢業生達到1.3萬人以上,并在機電、輕紡、建工、能源等五大集團設立一個大學生實習基地,讓沒有找到工作的畢業生接受三個月到半年的培訓。

  山東省連續兩年撥付經費,建成就業見習基地500多家,在基地見習的畢業生有2萬多人。前5個月,山東省“三支一扶”和村官計劃人數分別達3000人和5100人,到基層就業人數持續增長。

  湖北、廣東、上海、福建等地也不斷加大扶持大學生就業、自主創業的力度。

  越是在經濟低谷的時候,企業吸納人才的成本也就更低。于是,各類企業加大了招聘大學生推進就業的力度。企業家們紛紛表示,這是一種“蓄水”。

  6月28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87家校友企業推出了1202個崗位。據該院院長朱曉明介紹,這些崗位面向上海的32所本科院校和32所高職高專發布。上海光明集團董事長王宗南表示,要與高校建立就業基地、崗位實習、培訓及產學研合作。

  6月21日,廣百集團招聘攤位前一大早就排成了四條長龍。廣百集團董事長荀振英告訴記者,廣百這時候能大規模招收應屆大學畢業生,是因為廣百逆勢發展,需要儲備大量的人才。

  結構性就業難仍待化解

  近日,記者在湖北省通城縣雋水鎮寶塔村采訪,村黨支部書記黎錦林感慨,農村最缺的是人才。他以該村砂布廠為例說,名牌大學的畢業生看不上這個村辦企業,前年,只從咸寧職業教育學院招來一名女生,從事外貿工作。2個月后,她就被派往俄羅斯,2年內3次出國洽談業務。收入除工資之外,另獲5萬元獎勵,去年又得了10萬元的年終獎。

  在一家小企業的招聘現場,湖北省委書記羅清泉對求職的大學生說:“你們不要覺得這些企業小,小企業往往能給我們大學生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這個舞臺很好。”湖北省省長李鴻忠說,“和企業一起成長,和事業一起成長,將來你們在企業的收獲會更大。”

  目前,“重眼前、輕長遠,重城市、輕農村,重就業、輕創業……”受傳統觀念、社會輿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相當多的大學畢業生及家長還不能適應高等教育大眾化對就業的要求。專家指出,相對于農民工等文化程度較低的群體,高校畢業生就業難主要是一種結構性困難,即就業崗位選擇的問題,而就業崗位又與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緊密聯系。

  據了解,在我國人力資源結構中,高校畢業生屬于高端人才,但目前我國高端產業發展嚴重不足,難以吸納較多高端人才,另外,有些高校培養的人才與社會需求之間“產銷不對路”。因此,很多地方出現了研究生擠占本科生崗位、本科生與?粕皳岋埻搿钡默F象。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這種現象尤為明顯。

  這說明我國現有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不能很好地適應激增大學畢業生的就業需求。專家建議,改善經濟結構是破解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解決結構性就業難,教育體制改革是關鍵。

  福建省政府經濟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王開明認為,從長遠看,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企業,仍是我國各地經濟發展的主選。強化中專、中職技校的發展,可以提高社會最為需要的一線勞動者技能素質,同時也能將大學擴招的勢頭穩定下來,甚至逐年減少下來。

【大學生就業好于預期(半年回首探民生)】相關文章:

大學生今年就業好于去年11-29

就業是民生之本02-26

樂觀面對明年就業畢業生薪酬預期上漲02-16

女大學生創業 預期高過創業能力11-11

金融危機拉響就業預警 多數學生改變求職預期11-09

職場交往,不妨降低預期03-03

大學生創業or就業指南11-22

大學生畢業就業方向11-19

大學生就業評價11-20

大學生 你"被就業"了嗎11-19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一区三区 | 日本亚洲欧洲色 | 一级A中文字幕免费 | 日韩精品中文无线码 | 色午夜aⅴ男人的天堂久久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 亚洲开心网激情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