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規劃,對于任何階段的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正確規劃好自己的人生呢?
所有的目標,不管它有多大,一定要分解到你現在去做些什么。
因為你現在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應該跟我們的夢想相關聯,否則這個夢想,實現的可能性,已經不太大了。
多叉樹法: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有一棵大樹,從樹干開始,就會有若干個分枝,每個分枝會有更小的樹枝,每個更小的樹枝有再小的樹枝,直到葉子。我們將樹干表示大目標,每個樹枝代表小目標,葉子就是我們現在的目標,或是我們現在要去做的每件事情,所應該達到的結果。
將一個目標,做多叉樹的分解的技巧:
首先,弄清楚大目標和小目標之間的邏輯關系。
1.小目標是大目標的條件。
2.大目標是小目標的結果。
3.小目標如果全部實現,那么大目標一定就會跟著實現。
寫下一個大目標,然后問:要實現該目標的條件是什么?
列出實現目標的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完成這些條件,就是達成該大目標之前必須首先達成的小目標。每一個小目標,就是大目標的第一層樹叉。
接下來,再問:要實現這些小目標的條件是什么?
列出達成每一個小目標,所有的必要條件與充分條件。這樣就會變成,各處的小目標的第二層樹叉。
如此類推,直到畫出所有的樹葉,才算完成該目標的多叉樹分解。每個目標最后都可以被描繪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
從葉子到樹枝,再到樹干,不斷地問:如果這些小目標均達成,那么大目標一定會達成嗎?
回答如果是“是”,表示這個分解已經完成。如果回答“不一定”,表明所有列出的條件,還不夠充分。繼續補充被忽略掉的樹枝。一棵完整的目標多叉樹,就是一套完整的達成該目標的行動計劃。目標多叉樹,又叫“計劃多叉樹”。
PS:不斷練習
如何來評估目標的合理性,及判斷目標是否達成?
目標評估:
目標合理性的評估、計劃可行性的評估。兩項評估的核心,是對目標大小的評估。
1.當目標多叉樹已經分解完成后,單位時間內無法完成樹葉所顯示的工作量,表明該目標太大。
2.當目標多叉樹已經分解完成后,單位時間內可以輕易完成樹葉所顯示的工作量,表明該目標太校
判斷目標能否達成:
1.充要判斷法。將目標多叉樹分解后,如果列出的條件僅僅是必要條件。即使是小目標全部達成,大目標也不一定會達成,只是可能達成。如果列出的條件,是充分且必要的條件,除了必要條件外,還有各種輔助條件,表明只要小目標全部達成,該大目標一定會達成;如果小目標全部達成,而大目標不一定達成,表明分解時忽略了其他的條件。這時立即予以補充,直到條件完全充分為止。
2.直接判斷法。針對每一個目標,直接問自己下面的問題,自問自答,答案可以讓我們自己判斷,該目標是否能達成。
Q:
i.為何要達成這個目標
ii.達成這個目標的意愿,到底有多強烈
iii.達不成,怎么樣
iv.愿意付出什么樣的代價
A:
i.十條以上的理由
ii.意愿的強度是
iii.不成功,便成人
iv.愿意付出任何代價
這個世界日新月異,現實是千變萬化的,如果一個目標在將來,它所依據的現實條件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這時該怎么辦呢
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在實現目標的過程當中,當我們遇到種種沒有預測到的變化時,我們必須立即做出反應,調整自己以適應變化。
修正目標的基本法則:
1.修正計劃,而不是修正目標。如果更改目標成為習慣,那么這個習慣很可能讓我們一事無成。目標一旦確立,絕不可以輕易更改,尤其是終端目標。可以不斷修正的是,達成目標的計劃。英國人的一句諺語:“目標刻在水泥上,計劃寫在沙灘上。”
2.修正目標的達成時間。一天不行,可以改成兩天,一年不行,可以改成兩年。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終將成功。
3.修正目標的量。三思而后行,不要輕易地壓縮夢想,以適應這個殘酷的現實。應有的思維模式是,不惜一切努力,找尋新的方法以改變現實,達成目標。
4.放棄目標。雖然屢戰屢敗,但仍然可以屢敗屢戰,對于成功者而言,這個世界根本沒有失敗,只是暫時還沒有成功。只要不服輸,失敗就絕不會成定局。
5.面對新的目標,切勿重復以上的循環,而永遠只重復修正法則的第一步。永遠修正計劃、修正計劃、修正計劃,并最終達成目標。
快速達成任何目標的成功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