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盛傳一段《貧困大學生無奈火燒畢業證書》的視頻。視頻中那個火燒畢業證的大學生說,“要畢業證沒有用,很多地方甚至連面試的機會都不給,我這幾年的大學是白讀了。”盛怒之下他把畢業證給燒了,并用手機錄像將視頻傳到了網上,而他這一舉動無疑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是什么讓大學生將寒窗苦讀獲得的大學畢業證化為灰燼?我們先看下他的求職經歷吧。“2005年從湖北職院畢業,學的是英語教育專業……我的夢想就是當一名老師……”畢業5年,擺過地攤、賣過羊肉串、打過零工、當過代課教師、睡過廣州的天橋下,卻始終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5年間他無數次地投遞簡歷,無數次地被拒之門外,這些經歷把他年少時美好的抱負和夢想都磨滅了。“找工作太難了,我沒有背景,家里很困難,又不是名牌大學,所以每次投遞的簡歷都是石沉大海。”
靠畢業證就能找到工作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古人言“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很多人把上大學當成獲得人生價值的必經之路,同時也固執地認為,只要上了大學便能得到好工作好生活。可時過境遷,如今的大學畢業證書其含金量早已今非昔比。有人總結說,二十年前捧著大學畢業證找工作,被仰視;十年前拿著大學畢業證找工作,被重視;今天攥著大學畢業證找工作,被無視。可見,大學畢業證的價值正在降低,大學生單憑一張畢業證就能找到工作的時代已經過去!畢業證不再是大學生們求職的利劍,更不能成為獲得工作的強有力籌碼。
該大學生坦言自己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教師,試問,讀3年職校就一定能當老師了嗎?套用最近一句很流行的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換言之,理想很美好,但總是與現實沖突。追求理想的這條路,僅憑在大學吸收到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不斷的學習與鍛煉。當職位要求高而個人能力低時,求職的結果自然是吃“閉門羹”。所以,大學生求職前,應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一定的思考,不僅要認清自己的優劣勢,還要看清理想與現實的差距,結合現實的職業機會,找出當前適合的職業切入點。
那么,決定求職成敗的關鍵因素是什么呢?實際上,企業招聘時看重的并不是你來自哪所名牌大學,背景怎樣,而是你的商業價值有多少!比如:你的學習能力的強弱、實踐經歷的多少,以及你為此所做的各項準備等。向陽生涯管理咨詢集團8年來1萬多例個人咨詢案例經驗告訴我們,那些求職順利、職場發展快速的人,往往都具有清晰定位和明確的職業規劃。試想一下,如果你知道自己適合做什么,能做什么,該找怎樣的工作,要從什么行業切入,那么你求職的范圍很快將被鎖定。什么行業的目標職位有怎樣的要求,個人能力達到要求時,可以自信地投出簡歷,個人能力尚未達標時,可以對照企業的招聘要求進行查漏補差,待能力提升后再尋找求職機會。總之,有了目標后的求職,必定會比盲目求職的成功機率高得多。
現實很殘酷,競爭很激烈,生活很艱辛,求職很困難。要生存,就得學習并掌握其中的生存法則。只有當你自己具有十分清晰的職業定位和長遠的規劃時,求職才會變有方向,有動力,有成效。向陽生涯特別提醒,大學生靠一張畢業證書找到工作的時代已經過去,當代大學生應盡快改變以往的就業觀念,降低對畢業證的期望值,科學定位理性規劃,同時學習并掌握有效的求職面試技巧,加強個人能力的提升,這樣才可能讓求職變得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