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校園步入社會 55%大學生求職者遭遇就業陷阱
央視《東方時空》播出節目《就業“陷阱”何其多》,以下為節目內容實錄:
走出校園,步入社會,初涉職場的畢業生來說,在求職的時候最容易遭遇就業陷阱。就業陷阱指的就是用人單位以招聘就業為名義,非法牟利的活動。就業陷阱可謂五花八門,我們進行了一個總結,主要有這么幾種:
1.試用期陷阱(以試用的名義廉價謀取畢業生的勞動力)
2.收取不合理的各種費用(包括風險押金、培訓費、置裝費、建檔費等)
3.工資陷阱(如假承諾高薪等)
4.智力陷阱(如利用考試無償占有程序、廣告設計方案等)
不難看出的是,不管是哪種就業陷阱,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用人者其實根本不想用人安排就業,而是利用畢業生求職心切,經驗不足的特點,通過各種手段榨取他們的錢財和勞動力。那么到底有多大比例的畢業生遭遇過就業陷阱呢?我們和智聯招聘網聯合的網上調查
1、你是否遇到過招聘陷阱?(12463人參加調查)
A 有 55%
B 沒有 45%
55%的人遇到過就業陷阱,這個比例真是不少,難怪前兩天我們的節目反饋里,有學生說那現在招工作不但“難”而且“險”。接下來我們就詳細地來看看去年畢業的兩個大學生小汪和小黃的親身經歷。
騙子公司開出優厚條件誘惑求職大學生
汪全街是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專業2006年的應屆畢業生,今年9月初,在國內一家專門發布招聘信息的網站上,他發現北京一個名為博源偉業的房地產公司正在大規模招聘。更讓他眼前一亮的是,這個公司特意標注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優先。小汪于是給這家公司投了份簡歷,沒想到,小汪很快就收到了公司的面試通知,而更讓他想不到的是,面試不但順利通過,對方還建議他應聘總經理助理的職位,還向他描繪了這個職位的待遇。這個職位不僅上四險,薪酬方面也有規定,如果跟他們簽五年的工作合同,就能給一個北京戶口,還有住房分配。
如此優厚的條件讓小汪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又參加了復試,并再次順利通過而進入試用期,這時,公司領導說正式工作前要先參加為期3天的培訓,要交430元培訓費,先由員工自己墊付,然后公司給報銷。小汪的家鄉是江西上饒的`一個國家級貧困縣,430塊錢對小汪來說,是他一個多月的生活費,盡管錢不少,小汪還是按要求交了錢。三天的培訓很快就結束了,拿到了培訓合格證,小汪就開始正式上班了。而正式上班的第二天,公司要求他把事先簽訂的勞動協議書先交上來。小汪當時也詢問為什么公司有一份協議了還要收他的協議呢?公司的人回復說是需要兩份才行,用完就會歸還給他。
順利得找到了一份待遇優厚的工作,小汪滿心歡喜,按照公司要求,他還要先在基層鍛煉一個月,做接線生的工作,小汪十分珍惜眼前的機會,工作十分認真努力,一個月很快就過去了,終于到了發第一份薪水的時候了,而這時公司卻消失了。小汪告訴我們,第一個月結束的時候正好趕上十一長假,長假結束后,公司就不見了蹤影。一周之內,小汪又去找了兩次,面對他的仍然是一座空樓。
【出校園步入社會 55%大學生求職者遭遇就業陷阱】相關文章:
求職者遭遇招聘陷阱半數人忍氣吞聲06-22
求職者遭遇只招不聘 小心網上求職陷阱多11-26
初次步入職場小心踩入求職陷阱01-13
面試遭遇語言陷阱該如何應對08-20
大學生求職如何避免就業陷阱11-25
大學生求職就業陷阱及對策08-06
大學生就業陷阱有哪些06-09
2016大學生求職就業陷阱07-28
求職者如何規避求職陷阱09-13
在著名公司遭遇的求職陷阱案例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