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記者采訪IBM 談外企招聘用人之道[1]
倘若你想做更大的事情,動作大規模的動作,在外企里學習,鍛煉的空間反而會更大。
記:大學剛畢業時,想到過去外企嗎?當時是一種什么心態?
馬:當時從來沒想過去外企,想的都有是國內的企業,崇拜的也是國內的企業,對外企的印象 不深。受90年代初的商業浮躁心態影響,總想什么時候自已也開個公司吧!
記:大學畢業后,你進入國內最有名的四通公司,為何吸工作了一處就支了IBM公司?
馬:進入四通后,我發現我的前后左右全是高手,他們編程序一天1000多行一個錯沒有,我呢,一天編幾行,能出“一千個”錯,所以畏懼了一下,感覺自己并不太適合“四通”,但我比他們活躍得多,他們更善于集中在一種東西上,我需要更開闊的氛圍,學習更多的東西。從那時起才知道時間才知道一些國外的品牌,當時對 IBM的印象是很遙遠的,很偉大的,感覺很崇拜。
記:那你是怎樣進入IBM的?IBM看中了你什么?
馬:當時我前后寄過三次簡歷,半年多沒信。IBM習慣簡歷來了先擱在那兒,過半年你仍寄,說明你在追求IBM,IBM可能就是看中了我的“熱愛”,我對這個行業的熱愛,當時我有一種追星的感覺。
記:你進IBM后感覺多長時間才與IBM協調起來?
馬:其實一直不太協調,我總發現我要適應更新的東西,而且還有更新的東西等著我去適應,去學習。一個人適應一個企業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大企業。這是很殘酷的。但人必須適應企業,而不是企業適應人。
記:你是否每天都有危機感存在,比如被為炒掉?
馬:我每天都擔心被炒掉(笑)。被單位“炒魷魚”有兩種情況,一是因為犯了原則性的錯誤,二就是業績方面,當你周圍的人都很努力,危機感就存在了。這種危機感迫使IBM的每一個人都跑得很快,跑慢了就要輸掉,就沒有別人好。現代社會的危機感不是說你輸的一塌糊涂,你沒有跑得快就是失敗。
記:國內企業易產生員工拍領導馬屁現象,外企呢?
馬:我感覺不是很多。對IBM來講有新的舉針式管理模式,衡量一個員工是360度的,而不是針對某一方面,很多人都來評價你,你如果要拍馬屁就必須拍所有的人。公司其實是就事論事的,不能給人下一個標簽。不能根據某一點去判斷他全面的東西。這還跟一個公司的文化有關系,IBM沒有阿諛奉承的風氣。
和老板保持良好的關系是企業每個員工的愿望,但把工作做好是每一個員工最主要的處世原則。IBM尋求公司員工多樣化,能容納不同意見,一個經理易犯的錯誤就是招的人都和他一樣,對他脾氣,這是IBM最忌諱的,但并不是說招與他作對的人。而是找思維方法與他不一樣的人,只要條條道路通羅馬就行。IBM衡量員工不是根據喜惡,而是根據工作本身,要求客觀而不是主觀,這么一個環境自然不會產生員工每天琢磨著投領導所好、溜須拍馬,而是只關心自己的業績有無發展。
【記者采訪IBM 談外企招聘用人之道[1]】相關文章:
談職業發展與用人之道08-01
談IBM的筆試08-08
外企招聘官談英文簡歷制作技巧09-23
IBM招聘筆試題07-07
IBM社會招聘筆試題07-31
IBM筆試題(社會招聘)07-06
IBM社會招聘筆試題07-08
IBM招聘經理點評簡歷05-29
IBM社會招聘筆試題分享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