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掃墓的意義簡析
清明節掃墓的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清明節掃墓的意義大家了解嗎?下面yjbys小編跟大家分享一下清明節掃墓的意義簡析,以供參考!
公歷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為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被正式確立為法定節假日。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也稱踏青節、掃墓節、三月節等。清明節是紀念祖先的節日,其中上墳掃墓是清明節的例行活動。掃墓祭祖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體現孝道的一種具體表現,基于以上的各種意義,清明節也因此成了華裔的重要節日之一。
清明節祭掃的意義主要分為兩部分,一個是家庭祭掃,一個是國家祭掃。 家庭祭掃主要是祭拜自己的祖宗,通過祭拜自己祖宗表達感恩之情,體現血脈相連的親情之愛。國家祭掃主要是共同的祖先,通過祭掃帶來整個民族和睦的關系,意義重大。
雖然至圣先師孔子不語怪力亂神,可是,他卻提倡“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同樣的.,當我們上墳祭祖時,也應該把祖先當作在生那樣敬奉。 身為兒孫者,應該以感恩心為先人除去墳地的野草,恭敬獻上鮮花供品,并慎重地用小石頭或磚塊將墓紙 壓在墳上(稱之為“掛紙”)。這些動作雖然普通不過,但這是感恩,也是后裔可以為祖先做的事。“祭如在”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真誠,而不是僅隨眾草草而祭,然后匆匆而散。
若是我們能夠把這份感恩之情用于日常生活中,好好感謝生養我們的父母、教育我們的師長、真心對我們的朋友以及幫助過我們的人,那么,這個人間將變成和樂無嗔怨的凈土。
今日,現代化和現實主義正向我們逼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取代了舊有的思想;新的道德觀、人生觀也逐漸淘汰舊的道德觀和人生觀。可是,這并不等于華族的傳統文化習俗就可作廢,更不能說上墳祭祖等禮節是可有可無的。 我們依然需要感謝為我們受盡苦難的先輩,并慎重表達對他們的敬意。每逢清明節(當然其它日子亦可),我們應前往先人的長眠處祭奠,獻上一束鮮花,獻上莊嚴的禮儀,也一并獻上我們的真誠和感恩心。
【清明節掃墓的意義簡析】相關文章:
簡析職場禮儀技巧12-19
簡析求職面試禮儀12-14
簡析求職面試技巧08-01
簡析文言特殊句式08-14
簡析托福寫作常見的錯誤08-20
簡析去英國留學的理由10-02
簡析GMAT考試的推理問題10-12
簡析英文簡歷的技巧08-22
簡析析企業管理創新的要點和途徑08-14
簡析面試技巧與禮儀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