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什么意思?

時間:2020-10-21 10:05:35 其他范文 我要投稿

大暑是什么意思?

  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120°。這時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大部分地區的旱、澇、風災也最為頻繁,搶收搶種,抗旱排澇防臺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等習俗。大暑是什么意思,下面應屆畢業生為大家介紹!

大暑是什么意思?

  中文名:大暑

  外文名:Great Heat

  代表寓意: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氣候特點: 高溫酷熱

  季節: 夏季

  時間: 每年7月22-24日之間

  太陽位置: 太陽位于黃經120°

  前一節氣: 小暑

  后一節氣:立秋

  風俗活動:曬伏姜,燒伏香

  風俗食物:飲伏茶

  農事活動: 搶收搶種,抗旱排澇

  養生:補脾健胃

  三候: 腐草為螢;土潤溽暑;大雨時行

  屬性: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二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解見小暑”。《通緯·孝經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后為小,望后為大也。”

  這時正值中伏前后,中國大部分地區為一年最熱時期,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

  我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于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大暑節氣由來

  《通緯·孝經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后為小,望后為大也。”

  這時正值中伏前后,中國大部分地區為一年最熱時期,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漢族勞動人民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于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大暑是什么意思?】相關文章:

大暑節氣是什么意思07-12

閏月是什么意思07-24

入伏是什么意思07-13

freestyle是什么意思07-03

SAT是什么意思09-12

SEO是什么意思11-03

短路是什么意思10-10

mba是什么意思10-08

GMAT是什么意思09-12

權證是什么意思08-26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网站一区 | 未满十八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 | 原创中文在线激情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ⅴ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