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期數學工作計劃

時間:2020-10-21 09:32:37 工作計劃范文 我要投稿

第一學期數學工作計劃范文

  一.指導思想

第一學期數學工作計劃范文

  本學期數學教研工作將遵照學校教學計劃,以創優校為契機,依據“新基礎教育”理論調整工作思路、方法。努力落實學校提出的“關注生命,聚焦日常,做實細節,促進發展”。扎實有效全面推進“新基礎教育”改革,立足課堂,進一步加強課堂教學研究,強化教學常規管理,深入開展年級專題研究,促進教學和科研一體化,努力使我校數學教研組工作有新的突破。

  二、現狀分析

  一年來,在學校按照“新基礎教育”所倡導的方向努力前行中,數學組共18位老師以積極的熱情針對問題不斷的開展研究,其中9位骨干教師帶頭嘗試感受“新基礎教育”,回顧走過的路,短短的一年中,看到她們用不同的觀點集體分析教材--初建—重建—反思,也看到了她們從不同的層面開始進步,這些狀態的形成是基于我們對“新基礎教育”的初步了解,也切身感受到了“新基礎”給學校、教師、學生帶來了積極主動發展的轉變。但由于骨干教師研究的經驗不足,遇到困難后前行的步伐較慢,又急于求成,經常會碰到一些研究中的問題解決緩慢,有的老師能直面課堂中所暴露的問題,有的老師怕面對自己的問題,對問題的看法還存在分歧,其中有兩位教師對新基礎感悟較快,有一定的實驗能力,每個實驗教師在理論學習,課堂實踐、階段反思、階段總結上都能看出自己獨到的研究想法,但還需要用實際行動來有效推廣經驗,協助新滾動教師很快進入研究和實踐。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非實驗年級教師也走出了封閉區,躍躍欲試的參與了活動,她們做到了勤奮、堅定、善思。當然,光靠熱情是遠遠不夠的,由于進入較晚,我們可能僅僅也只能算是了解,離真正的對理念的理解和真正的走進還有很大一段距離,但畢竟我們開始堅定不移的走了,相信總有一天會走進“新基礎教育”。

  三、研究重點

  1、繼續學習 《小學數學教學新視野》中的相關文章,組織學習《重建教學價值觀》、《新基礎教育—發展性研究專題論文案例集》,等相關的“新基礎教育”文章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提升數學教師的學科素養。

  2、繼續開展新基礎研究活動,研究要更具體、更有針對性:定研究專題、找研究問題、定研究任務。以日常教學研究為基礎,結合“數的運算”、“數的概念”、“形的概念”教學的專題研究,使研究更具實效性。

  3、繼續扎實推進數學學科的'教學常規工作:將認真備課、上課、作業、輔導等做實、做細。

  四、主要工作與措施

  1、加強教師自我學習、自我提高的自覺性與主動性。

  由學校、教導處、教研組分頭組織教師利用專用時間進行業務學習,認真讀好“新基礎教育”的相關書籍,利用校園網,每周推薦一篇新基礎為主題的文章,老師進行跟帖。骨干教師繼續深入理解《小學數學教學新視野》中的重要章節,周三由教導處組織學習《重建教學價值觀》、《新基礎教育—發展性研究專題論文案例集》等書籍,非實驗年級教師以模仿案例為主。組織收看新基礎研討活動錄像課;組織教師結合教學實踐,撰寫教學反思、教學筆記、教學論文,開展每月一次的 “新基礎學習論壇”,進行教學研討交流活動;組織教師外出聽課,加強與外校之間的溝通與聯系,加強校本培訓與教研,吸納較成熟學校先進經驗,借助外援,適時聘請專家來校進行指導,開展學科研討活動。由點到面,有序推進,不斷將其理論滲透到學校工作的各個領域,將“新基礎教育”理論作為學校教育教學的理論平臺加以確定和宣傳,提高數學組群體發展的速度和質量。

  2.加強試驗年級、非實驗年級之間互相學習

  主要以實驗年級教師的研討課和重建課為抓手。實驗年級帶非實驗年級教師,以點帶面,相互學習、相互切磋。切實發揮骨干教師的輻射作用,組織互動式的學與思,并通過示范、指導和信息傳遞交流真正起到學校教學中堅力量的帶頭作用,使教師走近學習新基礎與新思想的空間,順勢提高了教師新基礎的理論水平,將新基礎教育課堂模式變為學校的共同財富,促良好教風的形成。

  五、加強教研組建設,分層發揮教研群體作用

  1、首先以骨干教師為主,由骨干教師領航,每月開一節“新基礎研討課,給老師們提供研究平臺,用典型的開放活動來引導非實驗年級共同參與意識,感悟他們的一些研究成果,并及時尋找有針對性的問題進行研究,拓寬了思路。

  2、新滾動進入的部分實驗老師與實驗老師之間都有著相同的任務,因為同一節課的研究走到一起,形成共同體,使得他們能自覺進行捆綁,在一起研究,共同關注一個焦點,大家自覺地就會進入研討、大膽地發言,在對課提出建設性意見的同時,使本身的備課能力得到不斷地提高,并且把這種能力應用到了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中,主動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如:初建課和重建課的老師就自然形成了研究型的團體,也會關注著教案調整前后課堂的變化情況,這樣的研究型團體比個人獨立思考獲得了更多的提升。不斷增強了凝聚力。

  3、非實驗年級的老師不僅能夠參與試驗年級的研究活動,也可根據自己對新基礎理念的理解,每人報一節研討課進行初建,以各教研組為一個研究團體,進行重建,使教研組不僅是教學常規的落實者,日常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而且還是教學創新的實踐者,要積極開展學校教研組活動,做到教研活動日常化、專題化和系列化。做到教研與科研相結合,新的理念與課堂教學實踐相結合。

 。1)教研活動日常化。根據教研組的具體情況制訂切實有效的實施措施,教研活動的重點要著重放在課堂教學上,同年級組每日應做到對當天的課進行小范圍的反思與交流,在互相溝通中查找問題,不斷提升。

  (2)教研活動專題化。針對教研組選擇數的概念等專題中的具體問題,每周三下午開展專題研討活動,單周由備課組承擔,雙周由學科組組織。每次研討做到“四定”:定主持人(責任人)、定發言人、定內容、定研究成果。

  (3)教研活動系列化。主要圍繞數的概念逐項開展研究活動,活動要有系列性,不斷圍繞專題組織理論學習,同時進行下一輪開課的集體研討,集體備課要確保實效。由骨干教師先上研討課,為青年教師起到示范的作用。注意發揮每個教師的智慧,也唯有此,才能使更多的教師有參與的機會、鍛煉的機會,真正把教研活動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結合起來,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與教師成長結合起來。

  六、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完善各種教學制度,規范教師教學行為。

  加強對教師備課、上課、作業、評價等常規管理力度。

  備課:根據數學組討論,本學期數學組仍進行詳細紙字備課,要求實行小組備課,詳案及反思齊全,教導處、教研組進行不定期普查、抽查與復查相結合。開學初普查,中間對有問題的教師教案進行重點復查;期中、期末進行教案復查。

  上課:嚴禁教師上課無準備、無教案,克服課堂教學的隨意性,根本杜絕教學的原則性、科學性錯誤。課堂教學目標明確,訓練科學嚴謹,密度適中,不拖堂。提倡教師做到課前熟悉溫習教案、課中有重建、課后反思,平時要提前備課一周。一節課中要求前3-5分鐘內進行常規訓練及口算、估算練習,(每位老師掌握學生的正確率,進行不斷提高),25分鐘新授內容,后面的10分鐘時間進行相應的練習及拓展訓練,(爭取每日一道拓展訓練題 ),學校教導處加強檢查監控力度,并建立評價制度。

  作業:課堂作業、家庭作業等適量,批閱及時、規范、正確,要有訂正。提倡學科作業形式多樣化、作業書寫批閱規范化、各年級統一作業本使用。組內教師做到隨時自查,教導處定期檢查與抽查。

  輔導:提倡面向全體學生、分析學生以有的學情,兼顧兩頭的科學輔導原則。加強對學生有學科特長的重點培養,重視對學困生的個別輔導,強調以人為本的原則,以促進學生個性自由發展,要有實效。

  推門課:加強學校聽推門課的力度,了解掌握教師、學生的教學、學習常態,進行有效的監督、監控,檢查與指導,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率、學生學習效果。

  評價制度:學校制定了課堂教學評價表,對教師的研討課、推門課進行自評,組評(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效果、教師素養等)。完善月度考核制度,有教導處牽頭組織鑒定組,對老師進行各項工作的評價。還對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進行“四滿意”民意測評(家長滿意度測評、學生滿意度測評、同事滿意度測評、領導滿意度測評)。

  結合學校計劃,把每項工作真正落到實處。計劃還有很多的不足,但學校下學期還應有長遠計劃有待于完善改進。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干”的準則,去不斷努力。

  時 間

  階段目標

  研究內容

  研究形式

  主要組織者

  9月

  在專家引領下,學習與分析,數的概念及形概念。(研討千以內的認識、大數的認識,三角形與四邊形的認識)

  學習:《小學數學教學新視野》《重建教育價值觀》

  學習、研討、

  張琳艷

  學習《新基礎教育—發展性研究專題論文案例集》、梳理各年級有關數運算的教學,明確教學重點

  整理

  張琳艷

  模仿案例,組織年級組老師互相聽課,進行實踐教學。

  研討,互相聽課

  張琳艷

  了解:學生現狀和困難。查找缺漏,進行重建

  調查及課堂觀察

  闕萍

  溝通學習:外出聽課,進行研討

  觀課、評課

  張琳艷

  聘請專家來校指導,教師上研討課,進行反思與重建

  開課、觀課、評課

  張琳艷

  趙美琴

  10月

  課堂教學的初步實踐。

  迎接區領導來校試聽創優課

  外出聽研究課,交流外出學習后的體會

  交流

  全體組員

  組織教師進行互相聽課,進行研討活動。

  互相學習

  趙美琴

  學習《新基礎教育》中的部分案例及論文,理解數學教學的理論

  學習

  各年級組長

  初步實踐:實驗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同年級進行課的重建。

  開課、觀課、評課

  張琳艷

  趙美琴

  闕萍

  11月

  傾聽專家和“研究共同體學!卑l言的同行,來校指導教學實踐。

  理論學習:《新基礎教育》中有關數學教學的理論

  讀書心得交流

  全體組員

  低年級進行實踐:實驗教師針對課題進行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傾聽專家指導。

  研究教學、觀課、評課

  闕萍

  再實踐:實驗教師進行同課異構課堂教學實踐教學。

  觀課、評課

  闕萍

  外出聽課,交流研討心得。

  交流

  全體組員

  12月

  整理材料,回味研究過程,籌劃下學期研究

  外出聽研究課,交流外出學習后的體會

  交流

  全體組員

  高年級實踐:實驗教師針對專題進行課堂教學實踐教學。

  開課、觀課、評課

  全體組員

  再實踐:實驗教師進行課堂教學重建實踐教學。

  開課、觀課、評課

  全體組員

  研究情況匯報,聽取專家和同行的批評意見,并及時做好深度反思。

  研究情況匯報、反思

  全體組員

  承辦組

  周次

  研究內容及年級

  執教者

  主評

  主持

  低

  數

  組

  第5周

  認識萬以內數

 。ㄈ昙墸

  王莉

  范解愚

  張 琳 艷 闕 萍

  第6周

  認識多邊形

  (二年級)

  王薇

  周蝶

  第7周

  0的加減法

  (一年級)

  闕萍

  徐亞萍

  第9周

  10的加減法

 。ㄒ荒昙墸

  徐亞萍

  闕萍

  第10周

  認識線段

 。ǘ昙墸

  周蝶

  王薇

  第11周

  認識周長

 。ㄈ昙墸

  范解愚

  張佩玲

  第11周

  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

  (三年級)

  張佩玲

  王莉

  第16周

  8的乘法口訣

  (二年級)

  周蝶

  王薇

  第17周

  統計

 。ǘ昙墸

  王薇

  周蝶

  第18周

  9的加減法

 。ㄒ荒昙墸

  徐亞萍

  闕萍

  第19周

  8、7的加減法

 。ㄒ荒昙墸

  闕萍

  徐亞萍

  高 數 組

  第3周

  梯形的面積計算

 。ㄎ迥昙墸

  吳雨成

  趙美琴

  張 琳 艷 趙 美 琴

  第7周

  認識角

 。ㄋ哪昙墸

  葛衛軍

  畢麗紅

  第7周

  認識角

 。ㄋ哪昙墸

  葛衛軍

  畢麗紅

  第10周

  運算律

  (四年級)

  顧小亞

  畢麗紅

  第11周

  解決問題策略初建

 。ㄋ哪昙墸

  畢麗紅

  葛衛軍

  第11周

  解決問題策略重建

 。ㄋ哪昙墸

  葛衛軍

  顧小亞

  第11周

  認識比初建

 。昙墸

  周琴

  姜群

  第12周

  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六年級)

  姜群

  鞠益琴

  第12周

  認識比重建

 。昙墸

  周琴

  姜群

  第13周

  小數乘法

  (五年級)

  李素芬

  吳雨成

  第13周

  小數除法

 。ㄎ迥昙墸

  趙美琴

  李素芬

  第16周

  認識百分數

  (六年級)

  鞠益琴

  周琴

  第17周

  解決問題策略

 。昙墸

  秦露霞

  鞠益琴

【第一學期數學工作計劃范文】相關文章:

小班第一學期個人工作計劃范文12-21

第一學期少先隊工作計劃10-29

小班第一學期家長工作計劃-學期工作計劃12-31

2017第一學期少先隊工作計劃10-29

第一學期小學少先隊工作計劃10-29

高二數學上學期的工作計劃范文12-19

數學老師學期工作計劃范文(通用5篇)01-01

數學教師學期的工作計劃01-17

小班班務第一學期工作計劃01-14

教務處第一學期工作計劃范文(精選5篇)12-22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不 |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AV |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久久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