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師查賬技巧

時間:2025-09-12 11:36:56 詩琳 中級審計師 我要投稿

審計師查賬技巧匯總

  審計能否順利進行,實現既定目標,審計調查人員不但要掌握并熟練運用各種查賬技巧,更重要的是能否發現問題,找出疑點。在多年的審計實踐中,運用審計查賬方法與技巧,經常會發現各種違紀違規和一些經濟案件。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審計師查賬方法,歡迎閱讀。

  審計師查賬技巧 1

  一、查賬前的準備工作

  明確審計目標與范圍

  確定審計類型(財務報表審計、合規審計、專項審計等),聚焦關鍵領域(如收入確認、成本分攤、關聯交易)。

  了解被審計單位行業特性(如制造業成本結構、電商收入模式),識別高風險科目。

  制定審計計劃,分配資源(時間、人員、技術工具)。

  收集背景資料

  查閱公司章程、股權結構、治理架構,識別潛在利益沖突或管理層舞弊風險。

  分析行業報告、競爭對手數據,評估被審計單位財務指標的合理性(如毛利率、費用率是否偏離行業均值)。

  獲取上期審計報告、內控評價報告,關注歷史問題是否整改。

  評估內控有效性

  通過穿行測試、訪談、流程圖繪制,識別關鍵控制點(如審批權限、職責分離)。

  測試內控執行情況(如抽查采購合同與付款記錄是否匹配),判斷依賴內控或直接實質性測試。

  二、核心查賬技巧

  1. 賬表核對:從報表到憑證的穿透式檢查

  技巧:

  從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出發,選擇異常科目(如突然增長的應收賬款、長期掛賬的`預付款)進行追溯。

  核對總賬與明細賬余額是否一致,檢查是否存在人為調節(如通過“其他應收款”隱藏費用)。

  抽查憑證時,關注附件完整性(如合同、發票、審批單),驗證交易真實性。

  案例:

  發現某公司“在建工程”余額持續增加但無轉固記錄,進一步核查發現通過延遲轉固少提折舊、虛增利潤。

  2. 數據分析:利用技術工具發現異常

  技巧:

  趨勢分析:對比同期數據(如收入、成本、費用),識別波動異常(如收入增長但運費下降,可能虛增收入)。

  比率分析:計算關鍵指標(如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與行業或歷史數據對比。

  數據挖掘:使用ACL、IDEA或Python工具,篩選高頻交易、重復付款、異常時間點(如節假日大額支出)。

  案例:

  通過分析某企業員工報銷數據,發現同一員工多次在周末提交相同金額的差旅費發票,最終查實虛報費用。

  3. 函證與盤點:驗證資產與負債的真實性

  函證:

  向銀行、客戶、供應商發送詢證函,確認賬戶余額、交易條款(如銷售返利、折扣)。

  對未回函或回函不符的項目,執行替代程序(如檢查后續收款記錄、合同條款)。

  盤點:

  實地觀察存貨、固定資產,檢查標簽、存放狀態,防止賬實不符(如已報廢資產未核銷)。

  對難以盤點的資產(如貴金屬、在途物資),采用抽樣核對、第三方確認等方式。

  案例:

  盤點某公司倉庫時,發現賬面記錄的“高端原材料”實際為普通材料,查實通過虛增存貨價值粉飾報表。

  4. 關聯交易與異常交易排查

  技巧:

  識別關聯方(通過股權關系、管理層交叉任職、異常資金往來)。

  檢查關聯交易定價是否公允(如向關聯方銷售價格顯著低于市場價)。

  關注非經常性交易(如資產出售、債務重組),判斷是否為調節利潤的手段。

  案例:

  發現某公司通過關聯方虛構采購交易,資金循環回流至公司,形成“資金占用”與“虛增成本”雙重問題。

  5. 職業懷疑與邏輯驗證

  技巧:

  對管理層解釋保持合理質疑(如“收入延遲確認因客戶驗收流程長”需驗證合同條款)。

  檢查交易邏輯是否自洽(如銷售增長但生產設備利用率下降,可能存在虛構訂單)。

  關注“紅旗信號”(Red Flags),如頻繁更換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層過度干預審計過程。

  案例:

  某公司聲稱“毛利率下降因原材料漲價”,但審計師通過對比行業數據發現,其采購價格顯著高于市場平均水平,最終查實利益輸送。

  三、常見問題與應對策略

  被審計單位不配合

  書面記錄溝通內容,保留證據(如郵件、會議紀要)。

  必要時向審計委員會或監管機構報告,強調獨立性原則。

  數據缺失或記錄混亂

  要求被審計單位補充資料,或通過第三方(如銀行、客戶)驗證。

  對無法核實的數據,在審計報告中披露限制條件。

  發現舞弊跡象

  擴大樣本量,深入調查資金流向、交易背景。

  咨詢法律專家,評估潛在法律風險(如是否需向監管機構舉報)。

  時間壓力與資源不足

  優先審計高風險領域,采用分析性程序替代詳細測試。

  利用自動化工具(如RPA)提高效率,或協調外部專家支持。

  審計師查賬技巧 2

  一、基礎查賬技巧:筑牢賬務核查根基

  基礎技巧是確保查賬準確性的前提,重點在于 “全面覆蓋、細致核對”,避免因基礎疏漏遺漏關鍵問題:

  1. 憑證審查:從 “源頭” 驗證數據真實性

  原始憑證 “三查三看”:

  例:審查某企業銷售憑證時,發現一張大額發票無對應的出庫單與物流記錄,進一步核實后發現為虛增收入的虛假憑證。

  記賬憑證 “四核對”:

  核對記賬憑證摘要與原始憑證內容是否一致(避免 “摘要模糊、掩蓋真實業務”);核對會計科目使用是否合規(如將 “管理費用” 計入 “生產成本” 調節利潤);核對借貸方向是否正確(如將 “應收賬款” 貸方記為 “主營業務收入”,混淆債權與收入);核對金額與原始憑證是否相符(避免 “金額多記、少記或串記”)。

  2. 賬簿核對:通過 “勾稽關系” 發現邏輯漏洞

  賬證核對:抽取部分賬簿記錄,追溯至對應記賬憑證與原始憑證,確認 “賬源于證、證支持賬”,避免 “賬簿記錄與憑證脫節”。例如:核對 “固定資產” 賬簿中某設備的入賬金額,需追溯至采購發票、固定資產驗收單,確認金額一致且符合資本化條件。

  賬賬核對:重點核查關聯賬簿的邏輯關系,常見核對方向包括:

  總賬與明細賬核對(如 “應收賬款” 總賬余額需等于各客戶明細賬余額合計,若存在差異,需排查是否有 “明細賬漏記、錯記或總賬匯總錯誤”);

  明細賬與輔助賬核對(如 “應付賬款” 明細賬需與供應商輔助臺賬匹配,避免 “遺漏供應商往來或多記負債”);

  財務賬與業務賬核對(如 “庫存商品” 財務賬余額需與倉庫臺賬(數量)× 計價方法(金額)計算結果基本一致,差異需在合理損耗范圍內,否則可能存在 “賬實不符” 或 “成本核算錯誤”)。

  賬表核對:將財務報表數據與對應賬簿記錄核對,如資產負債表 “貨幣資金” 項目需等于 “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 總賬余額合計;利潤表 “主營業務收入” 需等于 “主營業務收入” 明細賬本期貸方發生額合計,避免 “報表編制錯誤或人為調整報表數據”。

  3. 數據追溯:“順查” 與 “逆查” 結合,覆蓋全流程

  順查法(正查法):從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明細賬→總賬→財務報表,按賬務處理流程依次核查,適合審查業務簡單、憑證量少的企業,或需全面驗證某一業務流程(如采購、銷售)合規性時使用。例如:審查采購流程時,從采購合同→供應商發票→入庫單→記賬憑證→應付賬款明細賬,確認采購業務真實、入賬及時、金額準確。

  逆查法(倒查法):從財務報表→總賬→明細賬→記賬憑證→原始憑證,從結果追溯至源頭,適合快速定位異常數據,提高查賬效率。例如:發現利潤表 “管理費用” 同比大幅增長,先查看 “管理費用” 總賬與明細賬,找到增長幅度最大的明細科目(如 “差旅費”),再追溯至對應記賬憑證與發票,核查是否存在 “不合理支出” 或 “虛增費用”。

  二、進階查賬技巧:精準識別異常與舞弊

  進階技巧聚焦 “風險導向”,通過分析異常數據、關聯關系與非財務信息,挖掘潛在問題,尤其適用于復雜企業或舞弊風險較高的`場景:

  1. 數據分析法:通過 “對比” 與 “趨勢” 發現異常

  橫向對比(與外部對比):將企業數據與行業均值、競爭對手數據對比,如某制造業企業 “毛利率” 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需核查是否存在 “虛增收入、少轉成本”;若 “資產負債率” 遠高于同行,需關注 “償債能力風險” 或 “負債核算是否完整”。

  縱向對比(與自身歷史對比):分析企業同期數據變化趨勢,如 “主營業務收入” 連續 3 個月環比下降,但同行業均呈增長趨勢,需排查是否存在 “市場萎縮”“銷售政策變化” 或 “收入確認延遲 / 虛減”;“應收賬款周轉率” 同比下降,需關注 “回款能力減弱” 或 “壞賬風險增加”。

  結構分析(占比分析):計算各項目占總指標的比例,識別結構異常,例如:

  審查費用結構時,若 “銷售費用” 中 “其他費用” 占比從 5% 升至 20%,需核查 “其他費用” 明細,是否存在 “將不合規支出計入銷售費用”;

  審查收入結構時,若某一客戶收入占比超過 50%(大客戶依賴),需核查該客戶交易真實性(如合同、物流記錄),避免 “關聯方虛構交易”。

  2. 關聯方核查:穿透 “隱藏關系”,防范利益輸送

  識別關聯方:通過企業工商信息(如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查詢股東、高管任職情況)、財務報表附注、銀行流水交易對手方,排查是否存在 “未披露的關聯方”(如股東親屬控制的企業、同一實際控制人下的其他公司)。

  關聯交易核查:重點關注關聯交易的 “定價公允性” 與 “交易必要性”,常見核查技巧包括:

  對比關聯交易價格與非關聯交易價格(如同一產品銷售給關聯方的單價是否顯著低于非關聯方,若存在差異,需說明定價依據,避免 “通過關聯交易轉移利潤”);

  核查關聯交易憑證完整性(如關聯采購需有真實的貨物交付記錄,關聯銷售需有回款憑證,避免 “無實質業務的關聯交易虛增收入或負債”);

  追蹤關聯資金流向(如企業向關聯方支付大額 “往來款”,需核查是否有合理用途,避免 “資金被關聯方占用” 或 “通過往來款掩蓋舞弊”)。

  3. 銀行流水核查:“穿透式” 審查資金真實流向

  銀行流水是查賬的 “關鍵證據”,尤其能暴露 “賬外資金”“虛構交易” 等舞弊行為,核查時需關注以下要點:

  核對銀行對賬單與銀行存款日記賬:確保每筆銀行收支均在日記賬中記錄,無 “未達賬項長期掛賬”(如 “銀行已付、企業未付” 超過 3 個月,需核查是否存在 “企業漏記支出或隱瞞負債”);同時,警惕 “銀行對賬單有記錄但日記賬無記錄” 的情況,可能存在 “賬外資金循環”(如企業收到客戶貨款后,直接轉入個人賬戶,未計入財務賬)。

  分析流水交易對手方與摘要:

  關注 “大額異常交易”(如單筆支付金額遠超日常經營規模、頻繁向個人賬戶轉賬、交易對手方為非業務往來單位),例如:企業頻繁向某 “咨詢公司” 支付大額費用,但無對應的服務合同與成果證明,可能存在 “虛增費用套取資金”;

  關注 “資金閉環”(如企業向 A 公司支付 “采購款”,不久后 A 公司將資金轉入企業股東個人賬戶,可能存在 “虛構采購、轉移資金”);

  關注 “摘要模糊的交易”(如摘要為 “往來款”“借款”“還款”,需核查是否有對應的合同或協議,避免 “掩蓋真實業務性質”)。

  核查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重點審查 “未達賬項” 的真實性與合理性,如 “企業已收、銀行未收” 需有對應的收款憑證(如客戶轉賬截圖),“銀行已付、企業未付” 需有銀行付款回單,避免 “通過偽造未達賬項掩蓋銀行存款日記賬與對賬單差異”。

  4. 函證與監盤:獲取外部證據,驗證賬實一致

  函證技巧:通過向第三方(如銀行、供應商、客戶)發函,獲取獨立證據,驗證賬務數據真實性,常見函證類型與技巧包括:

  銀行函證:需涵蓋所有銀行賬戶(包括已銷戶賬戶),函證內容不僅包括 “存款余額”,還需函證 “貸款余額”“擔保情況”“未結清票據”,避免 “隱瞞負債或或有負債”;

  往來函證:選取大額、長期掛賬或異常的客戶 / 供應商進行函證,函證地址需使用企業提供的官方地址(避免使用被審計單位提供的虛假地址),函證發出與回收需由審計師直接控制(避免被審計單位篡改函證結果),若回函不符,需進一步核查差異原因(如 “客戶已付款但企業未記賬”“供應商已發貨但企業未入賬”);

  存貨函證:對存放于外庫或委托加工的存貨,需向倉儲方或加工方函證存貨數量與狀態,避免 “虛增存貨或隱瞞存貨減值”。

  監盤技巧:通過現場監盤實物資產,驗證 “賬實一致”,核心要點包括:

  存貨監盤:提前獲取倉庫臺賬,制定監盤計劃(覆蓋不同存放地點、不同類型存貨),監盤時需 “實地清點”(而非僅聽倉庫人員口頭匯報),關注存貨質量(是否有殘次、過期存貨,需檢查是否計提減值)、數量(與臺賬對比,差異需記錄并查明原因),同時警惕 “監盤時臨時調入存貨”(如從外部借貨充數,掩蓋賬實不符);

  固定資產監盤:選取大額、關鍵設備進行現場核查,確認設備存在、狀態良好(是否在用、是否閑置),核對設備型號、規格與固定資產卡片一致,避免 “虛增固定資產或已報廢設備未核銷”。

【審計師查賬技巧】相關文章:

審計師考試審計查賬技巧09-25

中級審計師查賬技巧有哪些08-25

2017中級審計師考試考點:審計師查賬技巧07-12

審計查賬經典技巧匯總08-03

關于稅務查賬的技巧08-03

審計查賬技巧總結201707-26

稅務查賬的十大技巧08-03

做賬公司做賬和查賬技巧09-22

評估軟件核查賬務的技巧10-31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在线 | 亚洲七久久之色九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和欧美四区 | 中文欧美日韩久久 | 偷偷鲁2019丫丫久久好吊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