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小吃煎堆的做法

時間:2025-10-14 08:50:23 曉映 小吃培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廣東小吃煎堆的做法

  美食,顧名思義就是美味的食物,貴的有山珍海味,便宜的有街邊小吃。其實美食是不分貴賤的,只要是自己喜歡的,都可以稱之為美食。下面跟著小編來看看廣東小吃煎堆的做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廣東小吃煎堆的做法 1

  菜譜:煎堆

  做法:

  廣東小吃煎堆的做法詳細介紹

  所屬地區:廣東小吃

  工藝:炸汆法

  煎堆的.制作材料:糯米粉500克,白糖100克,紅糖700克,飴糖100克,爆谷花、花生仁、芝麻仁、植物油等各適量。

  煎堆的介紹:煎堆是廣東地區一種古老的小吃。明未清初的《廣東新語》載:“廣州之俗,歲終,以烈火爆開糯谷,名曰爆谷,為煎堆心餡。煎堆者,以糯粉為大小圓,入油煎之,以祀先祖及饋親友者也。”煎堆在廣東,猶如北方人過年的餃子,家家都要吃,故有“年晚煎堆,人有我有”之諺。這一習俗流傳至今。

  煎堆的特色:

  形圓硬脆,食之香糯甜美。

  教您煎堆怎么做,如何做煎堆

  1.將糯米粉150克用清水和成粉團,放人沸水中煮熟,然后加入350克生糯米粉、100克白糖揉成面團為皮料。

  2.紅糖、飴糖加適量清水煮熬成糖膠液,加入爆谷花、花生仁、芝麻仁拌勻成餡,并趁熱按成小團。

  3.取皮面55克,包入餡料750克,搓成圓形,灑上一層水后,粘上一層芝麻,即成煎堆生坯。

  4.鍋內加植物油燒至六七成熱,放入生坯,炸至膨起呈圓形至熟即可。

  煎堆的制作要領:

  1.糯米面團屬半燙面,煮面團時要煮透,熟面與生粉的比例一般為3:7;

  2.大小根據所需而定,但皮一定要薄,包餡后搓勻;

  3.油炸以溫油膨起為度,以免火急炸過。

  廣東小吃煎堆的做法 2

  一、認識煎堆:粵式年味里的 “團圓象征”

  煎堆是廣東經典節慶小吃,尤其在春節、元宵節必備 —— 圓滾滾的外形象征 “團圓美滿”,外皮金黃酥脆,內餡香甜軟糯,咬開還能嘗到芝麻的香氣,是老廣記憶里的 “年味擔當”。傳統煎堆分 “咸煎堆” 和 “甜煎堆”,日常以甜口為主,內餡多為糯米粉包裹花生、芝麻、椰絲等,下面就教你做最地道的甜煎堆。

  二、食材準備:精準配比是成功關鍵

  1. 主料(約做 8-10 個中等大小煎堆)

  糯米粉:250 克(選細膩無顆粒的,保證口感軟糯)

  粘米粉:50 克(加入可增加韌性,避免煎堆炸時開裂)

  清水:150-180 毫升(根據面粉吸水性調整,分次添加)

  白砂糖:80 克(或按口味減至 60 克,內餡也含糖,無需過甜)

  食用油:適量(選菜籽油、花生油,炸出的煎堆香氣更濃,油量需能沒過煎堆)

  2. 內餡(經典花生芝麻餡)

  熟花生仁:100 克(提前用烤箱 180℃烤 10 分鐘,或用鍋小火炒香,去皮后碾碎)

  白芝麻:50 克(生芝麻需提前炒香,熟芝麻可直接用,增加香脆口感)

  白砂糖:50 克(與花生、芝麻混合,甜度可根據喜好調整)

  椰絲:20 克(可選,增加椰香風味,沒有可省略)

  融化的黃油 / 豬油:10 克(可選,加入能讓內餡更順滑,口感不松散)

  3. 裝飾(外皮粘料)

  白芝麻:適量(生熟均可,炸后會變香脆,建議用生芝麻,粘得更牢固)

  三、分步制作:從揉面到炸制,每步都有竅門

  1. 制作內餡:提前拌勻,避免松散

  把碾碎的熟花生仁、炒香的白芝麻、白砂糖、椰絲放入碗中,若加黃油 / 豬油,趁熱倒入拌勻(黃油融化后能讓食材粘合成團,防止包餡時散開);

  用手將混合物捏成每個約 20 克的小圓球(大小比乒乓球略小),放入盤中備用,若粘手可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2. 揉制面團:軟硬適中,醒面關鍵

  鍋中加清水和白砂糖,小火加熱至糖完全融化(無需煮沸,溫熱即可,避免燙熟糯米粉),放涼至 30℃左右(手摸不燙);

  大碗中放入糯米粉和粘米粉,混合均勻后,分次倒入溫熱的糖水,邊倒邊用筷子攪拌成絮狀;

  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團(面團需 “三光”:盆光、手光、面光,軟硬程度類似耳垂,太硬易開裂,太軟粘手難操作);

  蓋上保鮮膜,醒面 15 分鐘(讓面粉充分吸收水分,增強面團韌性,炸時不易破)。

  3. 包餡塑形:手法輕柔,避免露餡

  醒好的面團分成每個約 30 克的小劑子(比內餡略大,方便包裹),取一個劑子,用手掌搓圓后按扁,中間捏出小凹陷(像做包子皮一樣,邊緣薄、中間厚,防止包餡時中間破洞);

  放入一個內餡圓球,用虎口慢慢向上收口,邊收邊輕輕捏緊,確保內餡完全包裹,沒有縫隙(若有裂縫,炸時會漏餡,導致油濺);

  收口后搓成光滑的.圓球,放入裝白芝麻的盤中,輕輕滾動,讓圓球表面均勻粘滿芝麻(粘芝麻前可在面團表面蘸一點清水,芝麻更易附著)。

  4. 炸制煎堆:控溫是核心,分階段炸

  鍋中倒油,油溫燒至五成熱(判斷方法:放入一小塊面團,面團浮起且周圍有細小氣泡,油溫約 150℃),轉小火(煎堆需低溫慢炸,高溫易外焦里生);

  逐個放入粘好芝麻的煎堆生坯,放入時用勺子輕輕推動,防止粘連鍋底;

  炸制過程中保持小火,用勺子將油不斷澆在煎堆表面(讓煎堆受熱均勻,膨脹更圓,避免局部焦糊);

  當煎堆炸至表面金黃、體積膨脹至原來的 1.5 倍大(約炸 5-6 分鐘),用漏勺撈出,放在廚房紙上吸去多余油脂(趁熱吃最香,放涼后外皮會變軟,可復炸 10 秒恢復酥脆)。

  四、關鍵技巧:避開新手常犯的 3 個坑

  避免煎堆開裂 / 漏餡:

  面團醒面時間不足、包餡時收口沒捏緊、油溫過高,都會導致開裂,記住 “醒面 15 分鐘 + 收口捏實 + 小火慢炸”;

  若面團太干,可在手心蘸少量清水揉勻;太粘手則撒少許糯米粉(別多,否則影響口感)。

  保證外皮酥脆、內餡軟糯:

  糯米粉與粘米粉比例要準(5:1),粘米粉太多會硬,太少易塌;

  炸制時必須小火,讓熱量慢慢滲透到內部,炸至體積膨脹,外皮才會形成酥脆的外殼,內餡軟糯不夾生。

  芝麻不易脫落:

  粘芝麻前在面團表面蘸一層薄清水(或刷一點糖水),芝麻附著力更強;炸制時用勺子輕推,避免芝麻被油沖掉。

  五、文化小貼士:煎堆的 “吉祥寓意”

  在廣東,煎堆不僅是小吃,更是節慶 “儀式感” 的象征 —— 春節吃煎堆,寓意 “團團圓圓、步步高升”(“堆” 與 “升” 諧音);婚嫁時作為 “喜餅”,象征 “婚姻圓滿”。老廣常說 “煎堆轆轆,金銀滿屋”,炸得金黃圓潤的煎堆,承載著對生活的美好期許,學會這道小吃,既能解饞,也能感受粵式飲食文化的溫暖。

【廣東小吃煎堆的做法】相關文章:

廣東小吃皮蛋酥的做法09-12

廣東小吃及第粥的做法10-24

廣東小吃甜湯的做法10-05

廣東特色小吃做法09-27

廣東小吃蘿卜糕的做法08-15

廣東小吃荷葉飯的做法06-08

廣東小吃沙翁的做法06-17

廣東小吃烤乳豬的做法09-08

上海小吃生煎包的做法07-06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婷婷丁香中文在线综合一区 | 日本老熟女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中文有码亚州AV | 午夜在线视频影院 | 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