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解析路由器實現負載均衡的三種模式
負載均衡”概念運用在網絡上,簡單來說是利用多個網絡設備通道均衡分擔流量。負載均衡可運用多個網絡設備同時工作,達成加速網絡信息的處理能力,進而優化網絡設備的性能,取代設備必須不停升級或淘汰的命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路由器實現負載均衡的三種模式相關知識,歡迎閱讀!
解析路由器實現負載均衡的三種模式 1
首先提出多WAN概念的俠諾科技,在多WAN的基礎之上,也很快地就加入了負載均衡的功能!皞b諾負載均衡”根據接入運營商種類,可區分為兩大類型。第一類是接入多條相同運營商線路時,可運用智能型負載均衡、指定路由模式,達成多條線路均衡負載的作用,避免單一線路出現雍塞的弊病。第二類是接入不同運營商線路時,可采用俠諾策略路由,將屬于不同運營商線路的應用封包流量,清清楚楚的分流,有效降低跨網的門坎,達成信息存取加速的目的。
俠諾科技從其技術論壇統計中發現,近期許多用戶紛紛發貼提問,想了解再接入多條線路之后,如何進一步設定最佳的負載均衡模式。俠諾科技深圳技術中心主任文浩堅介紹,目前提出的三種不同的負載均衡模式,可較全面的包含各種網絡架構中所應采取措施,三種模式分別是:
模式一:智能型負載均衡
智能型負載均衡模式,是依據接入WAN端帶寬的大小比例,自動完成負載均衡工作,進一步協助達成帶寬使用率的優化目的。Qno俠諾在智能型負載均衡模式中,提供了聯機數均衡與IP均衡兩種選擇。
聯機數均衡是依據WAN端帶寬大小比例,將內網所有的聯網機數作均衡分配。例如WAN1接入4M、WAN2接入2M,則聯機數就會依據2:1分配。此種配置是網管員最一般的配置模式。
而IP均衡模式是為了避免某些網站(EX銀行網站或HTTPS類型的網站),只能接受來自同一個公網IP的所發出封包的瓶頸。如果采用聯機數負載均衡模式,會發生該IP所發出的訪問封包不一定是從固定WAN口流出,造成特定網站拒絕服務,導致斷線的情況發生。如果采用IP均衡,讓IP依據WAN端帶寬大小進行比例均衡分配,例如WAN1與WAN2的帶寬比例為2:1,則PC1、PC2走WAN1,PC3走WAN2,PC4、PC5走WAN1……,即可達到同一個內網PC所發出的應用服務封包,都從固定的WAN口(公網IP)流出,而整體內網IP也會依據帶寬大小比例,自動進行均衡配置。此種配置比較適合常常需要進入特定網站時選擇。
模式二:指定路由
指定路由比起智能型負載均衡而言,是保留了更多的自由設定彈性與例外原則。由于智能型負載均衡是針對整體內網聯機數或是整體IP進行均衡分配。并不能個別指定某種應用服務、某個特定IP、某個特定網址,通過哪個WAN口出去。所以,有時會造成特定的服務(例如郵件、VOIP等)或特定的人士(公司老板、高管等)不能有享有優先或例外的不便。
因此,指定路由是提供可配合協議綁定,先分別指定哪個應用服務、哪個IP網段、哪個目的網址,走哪個WAN端口。而其余剩下未綁定的部份,再進行智能型負載均衡,同樣也有協議綁定模式或是IP均衡模式兩種選擇。
模式三:策略路由
由于大陸地區普遍存在電信、網通彼此互連不互通的跨網瓶頸。某家公司若同時接入電信網通線路,有時會明顯發現要從電信去訪問網通所提供的服務(如游戲下載等其它應用),會發現非常的緩慢,這就是服務器互訪非常困難所造成的問題。
俠諾科技特別提出的策略路由設定,讓兩個以上互連不互通的'ISP線路分流,讓電信服務走電信、網通服務走網通,加速服務存取的速度,可大大減低跨網的瓶頸。Qno俠諾在在產品的接口設計上采用了內建的網通策略模式,指定哪些WAN口只給網通走,即可快速設定完成。如果有其它的ISP線路需要做策略路由,也可采用自定的策略模式。
策略路由除了普遍應用在電信網通分流之外,也同樣可運用在跨國企業、校園網絡專線、公眾網絡、醫保專線與一般網絡的雙網配置架構中,可幫助整合、加速雙網的服務質量。
強調,通過路由器的負載均衡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網絡擁塞問題,提高內網服務器響應時間、提高網絡資源的利用效率,從而為寬帶網絡用戶提供更好的網絡互聯質量。通過以上介紹,用戶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最適合的負載均衡模式。
解析路由器實現負載均衡的三種模式 2
一、基于帶寬的負載均衡:按帶寬占比分配流量
這種模式以 “鏈路帶寬” 為核心分配依據,根據多條外網鏈路的帶寬大小,按比例將網絡流量分配到不同鏈路,確保每條鏈路的帶寬資源被合理利用,避免單條鏈路因流量過載卡頓。
核心原理
路由器先識別每條外網鏈路的帶寬上限(如鏈路 A 為 100Mbps、鏈路 B 為 200Mbps),計算帶寬占比(A:B=1:2)。
當有新流量產生時(如用戶訪問網頁、下載文件),路由器按 1:2 的比例將流量分配給兩條鏈路,例如 100MB 的下載任務,33MB 通過鏈路 A 傳輸,67MB 通過鏈路 B 傳輸。
實時監測鏈路帶寬使用率,若某條鏈路使用率超過閾值(如 80%),臨時調整分配比例,優先將新流量導向帶寬空閑的鏈路。
適用場景
企業或家庭有多條不同帶寬的外網線路(如一條 100M 電信寬帶 + 一條 200M 聯通寬帶)。
核心需求是 “最大化利用帶寬資源”,避免單條高帶寬鏈路閑置或低帶寬鏈路過載。
優缺點
優點:帶寬利用率高,能充分發揮多條鏈路的帶寬優勢,適合下載、視頻流等對帶寬需求大的場景。
缺點:未考慮鏈路延遲、穩定性等因素,若某條鏈路帶寬充足但延遲高(如跨運營商鏈路),可能導致部分應用(如在線游戲、視頻會議)卡頓。
二、基于連接數的負載均衡:按連接數量平均分配
這種模式以 “網絡連接數” 為分配依據,不區分流量大小,將每個新建立的網絡連接(如一個網頁訪問連接、一個 APP 通信連接)平均分配到不同外網鏈路,確保每條鏈路的連接數量基本均衡,避免單條鏈路因連接過多導致響應變慢。
核心原理
路由器實時統計每條鏈路當前的活躍連接數(如鏈路 A 有 50 個連接、鏈路 B 有 52 個連接)。
當用戶發起新連接(如打開新網頁、登錄社交軟件)時,路由器自動將連接分配到當前連接數較少的鏈路(如上述案例中優先分配給鏈路 A)。
部分高級路由器支持 “連接數閾值保護”,若某條鏈路連接數達到上限(如 1000 個),自動將所有新連接導向其他鏈路,防止鏈路崩潰。
適用場景
企業辦公網絡、網吧等 “多用戶、多連接” 場景(如幾十人同時使用微信、瀏覽網頁、發送郵件)。
多條外網鏈路帶寬相近(如兩條均為 100Mbps 電信寬帶),核心需求是 “均衡連接壓力” 而非最大化帶寬。
優缺點
優點:實現簡單,無需復雜配置,能有效避免單條鏈路連接過載,適合多用戶并發訪問場景。
缺點:未區分流量大小,若某條鏈路分配到大量大流量連接(如高清視頻下載),即使連接數少,仍可能出現帶寬過載;反之,小流量連接多的鏈路會浪費帶寬。
三、基于策略的`負載均衡:按自定義規則精準分配
這種模式是靈活性最高的方式,不依賴固定的帶寬或連接數指標,而是根據用戶自定義的 “策略規則”(如應用類型、目標 IP、用戶分組)分配流量,實現 “特定流量走特定鏈路”,滿足個性化的網絡需求。
核心原理
用戶在路由器后臺配置策略規則,常見規則類型包括:
應用類型規則:將 “在線游戲、視頻會議” 等對延遲敏感的應用,分配到延遲低的鏈路(如電信專線);將 “下載、P2P 傳輸” 等對延遲不敏感的應用,分配到帶寬大的鏈路(如聯通寬帶)。
目標 IP 規則:訪問 “百度、阿里” 等國內 IP 的流量走電信鏈路,訪問 “谷歌、YouTube” 等國外 IP 的流量走 V P N 鏈路。
用戶分組規則:“高管辦公設備” 的流量優先分配到穩定鏈路,“普通員工設備” 的流量按帶寬比例分配。
路由器實時識別流量特征(如應用協議、目標 IP),匹配對應的策略規則,將流量導向指定鏈路。
適用場景
對網絡有 “個性化需求” 的場景:如企業需要保障核心業務(如 ERP 系統、視頻會議)的網絡質量,家庭需要區分游戲、下載的鏈路。
多條鏈路特性差異大(如一條低延遲專線 + 一條高帶寬普通寬帶),需要 “揚長避短” 利用鏈路優勢。
優缺點
優點:靈活性極高,能精準匹配業務需求,最大化提升核心應用的網絡體驗,是企業級網絡的首選模式。
缺點:配置復雜,需要用戶了解網絡協議、鏈路特性等知識;若規則配置不合理(如將延遲敏感應用分配到高延遲鏈路),反而會降低網絡效率。
選擇建議
若你是家庭用戶,有兩條帶寬不同的普通寬帶,主要需求是下載、看視頻,優先選基于帶寬的負載均衡。
若你是網吧、小型辦公,有兩條帶寬相近的寬帶,用戶多且連接密集,優先選基于連接數的負載均衡。
若你是企業用戶,需要保障核心業務(如視頻會議、ERP),或有國內外鏈路區分需求,優先選基于策略的負載均衡。
【解析路由器實現負載均衡的三種模式】相關文章:
實現xml文件解析三種方式10-14
系統架構師知識:負載均衡08-18
三層交換機負載均衡配置方法10-09
如何實現商業模式的創新11-04
Cisco路由器如何配置實現VoIP04-28
少兒圍棋教學的三種模式09-04
智能路由器特點解析09-05
推進教育側改革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08-09
聊聊路由器各種模式間的區別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