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5同等學力經濟學簡答題練習與答案(通用6套)
在學習和工作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練習題了,通過這些形形色色的習題,使得我們得以有機會認識事物的方方面面,認識概括化圖式多樣化的具體變式,從而使我們對原理和規律的認識更加的深入。你所了解的習題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5同等學力經濟學簡答題練習與答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同等學力經濟學簡答題練習與答案 1
1、簡述風險與收益的關系
2、簡要分析為什么分散投資可以減少風險
3、簡述CAPM的基本內容
參考答案:
1、簡述風險與收益的關系
(1)風險和收益是任何投資者決策時必須考慮的一對矛盾,風險和收益是對稱的,高風險高收益,低風險低收益,所有收益都是要經過風險來調整的。1952年經濟學家馬苛維茨首先用比較精確的數學語言描述了風險于收益的關系,為資產定價理論奠定了基礎。
(2)投資面臨著未來的不確定性,因此“收益”實際上就是投資者在投資之前對未來各種收益率的綜合估計,即“預期收益率”。預期收益率實際上是收益率這個隨機變量的數學期望。
(3)風險是指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可以用對預期收益率的偏離來反映,因此,引入數學上的方差概念,就可以對風險進行定量分析。
2、簡要分析為什么分散投資可以減少風險
(1)金融學的一個基本假設是投資者是風險的厭惡者,而降低風險的一種有效的方法是構建多樣化投資的資產組合,或者說“不把雞蛋放在一只籃子里”。
(2)資產組合的預期收益率是資產組合中所有資產預期收益率的加權平均值。資產組合中,在資產總數一定情況下,單個資產占的比重小,資產組合的預期收益率越小,風險越小,這個原理說明投資資產數量多可以減低風險。
(3)風險協方差公式說明:資產組合的風險并不是單個資產標準差的簡單加權平均,而且與各種資產的相互關系有關。投資者通過選擇彼此相關性小的資產進行組合時風險更小。
(4)資產組合的協方差反映組合資產共同變化的程度,因而資產組合的協方差越小組合資產投資的風險越小。資產組合的'協方差又取決于組合資產之間的相關系數,組合資產之間的相關性越小系數越小,組合資產風險越低。這個原理說明通過多樣化投資組合可以降低風險。
3、簡述CAPM的基本內容
(1) CAPM即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是在投資組合理論的基礎上,尋求當資本市場處于均衡狀態下,各資本資產的均衡價格。基本問題:如果人們對預期收益率和風險的預期測相同,并且都根據分散化原則選擇最優資產組合,達到均衡狀態時,證券的風險溢價是多少?
(2) 假設條件:首先,假設資本市場處于均衡狀態,同時假設每個投資者都根據資產組合理論進行決策,通過對投資者集體行為的分析,可以求出所有有效證券和有效證券組合的均衡價格,即資本市場線。
(3) 所謂有效證券或有效證券組合是指:預期收益率一定時,風險最小的證券或證券組合;風險一定時,預期收益率最大的證券或證券組合;不存在其他預期收益更高和風險更小的證券或證券組合。
(4) CAPM的基本思想是:達到均衡時人們承受風險的市場報酬,由于投資者是風險厭惡者,所以,所有風險資產的風險溢價總值必然為正,以引導人們持有風險資產。
(5) 單個證券的風險溢價與它對市場風險貢獻程度成正比,用來衡量單個證券風險的是它的β值。根據CAPM,在均衡狀態下,任何資產的風險溢價等于其β值乘以市場投資組合的風險溢價。
(6) CAPM運用均衡方法,為金融市場的資產定價提供了理論依據。這一模型在投資管理和公司財務實踐中被廣泛應用,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模型中的市場組合包括了所有的資產,在實證研究中難以準確模擬。
同等學力經濟學簡答題練習與答案 2
題干:簡述需求價格彈性的含義、計算公式,并分析需求價格彈性與廠商銷售收入的關系。
答案:
需求價格彈性的含義
需求價格彈性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的需求量變動對該商品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它衡量了商品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敏感程度,通常用彈性系數(Ed)表示。
需求價格彈性的計算公式
需求價格彈性系數 = 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 / 價格變動的百分比,即:
Ed =(ΔQ/Q)/(ΔP/P)=(ΔQ/ΔP)×(P/Q)
其中,ΔQ 為需求量變動量,Q 為變動前需求量;ΔP 為價格變動量,P 為變動前價格。根據 Ed 的絕對值大小,可將需求價格彈性分為:|Ed|>1(富有彈性)、|Ed|=1(單位彈性)、|Ed|<1(缺乏彈性)、|Ed|=0(完全無彈性)、|Ed|→∞(完全彈性)。
需求價格彈性與廠商銷售收入的關系
廠商銷售收入(TR)= 商品價格(P)× 銷售量(Q),需求價格彈性通過影響銷售量進而影響銷售收入,具體關系如下:
當 | Ed|>1(富有彈性)時:價格下降會使銷售收入增加,價格上升會使銷售收入減少(薄利多銷);
當 | Ed|<1(缺乏彈性)時:價格下降會使銷售收入減少,價格上升會使銷售收入增加(谷賤傷農);
當 | Ed|=1(單位彈性)時:價格變動對銷售收入無影響,銷售收入始終保持不變。
同等學力經濟學簡答題練習與答案 3
題干:簡述凱恩斯主義貨幣政策的核心工具,并說明其作用機制。
答案:
凱恩斯主義貨幣政策的核心工具
凱恩斯主義貨幣政策的核心工具是 “三大傳統貨幣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再貼現率和公開市場業務,三者均通過調節貨幣供應量影響宏觀經濟。
各工具的作用機制
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中央銀行規定商業銀行必須按一定比例將存款存入央行(即法定準備金)。當央行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時,商業銀行可用于放貸的.資金減少,貨幣乘數縮小,市場貨幣供應量減少,抑制總需求;反之,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則會增加貨幣供應量,刺激總需求。該工具作用猛烈,通常作為 “備用工具” 使用。
再貼現率:
再貼現率是中央銀行向商業銀行發放貸款(再貼現)時收取的利率。當央行提高再貼現率時,商業銀行融資成本上升,會減少向央行借款,進而減少放貸,貨幣供應量減少;反之,降低再貼現率則降低商業銀行融資成本,增加貨幣供應量。此外,再貼現率還具有 “信號作用”,能引導市場利率走向。
公開市場業務:
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政府債券等有價證券,以調節貨幣供應量。當央行買入有價證券時,向市場投放貨幣,商業銀行可貸資金增加,貨幣供應量擴大;當央行賣出有價證券時,從市場收回貨幣,貨幣供應量收縮。該工具操作靈活、可控性強,是凱恩斯主義貨幣政策中最常用的工具。
同等學力經濟學簡答題練習與答案 4
題目:簡述需求價格彈性的含義、計算公式及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主要因素。
答案:
需求價格彈性的含義
需求價格彈性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的需求量變動對該商品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它衡量了商品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敏感程度,通常用彈性系數(Ed)表示。若 Ed 絕對值越大,說明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越強烈;反之則越微弱。
計算公式
需求價格彈性系數的計算公式為:
弧彈性公式(適用于價格和需求量變動幅度較大時):
Ed = [(Q2 - Q1)/(Q1 + Q2)/2] ÷ [(P2 - P1)/(P1 + P2)/2]
(其中 Q1、Q2 分別為變動前后的需求量,P1、P2 分別為變動前后的價格)
點彈性公式(適用于價格和需求量變動幅度較小時):
Ed = (dQ/dP)×(P/Q)
(其中 dQ/dP 為需求量對價格的導數,反映價格微小變動時需求量的變動率)
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主要因素
(1)商品的替代程度:替代商品越多、替代程度越高,需求價格彈性越大(如蘋果與梨,價格上漲時消費者易轉向替代品);反之則彈性小(如食鹽,缺乏相近替代品)。
(2)商品的用途廣泛性:用途越廣泛的商品,需求價格彈性越大(如電力,價格上漲時消費者可減少非必要用途的使用);用途單一的商品彈性較小。
(3)商品對消費者生活的.重要程度:生活必需品(如糧食、藥品)需求價格彈性小,價格變動對需求量影響小;奢侈品(如珠寶、高端家電)彈性大,價格變動易導致需求量大幅變化。
(4)商品的消費支出在消費者總支出中的比重:支出比重越高,需求價格彈性越大(如汽車,價格上漲會顯著影響消費者預算,需求量易下降);比重低的商品(如打火機)彈性小。
(5)消費者調整需求量的時間:調整時間越長,需求價格彈性越大(如汽油,短期價格上漲時消費者難以快速減少使用,長期可通過更換新能源車調整);短期彈性較小。
同等學力經濟學簡答題練習與答案 5
題目:什么是通貨膨脹?簡述通貨膨脹的主要類型及對經濟的影響。
答案:
通貨膨脹的.定義
通貨膨脹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由于貨幣供應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導致貨幣貶值、物價總水平持續且普遍上漲的經濟現象,通常用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生產者價格指數(PPI)等指標衡量。
通貨膨脹的主要類型
(1)按通貨膨脹率高低劃分:
溫和型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率在 1%-5% 之間,物價緩慢上漲,對經濟影響較小,甚至可能刺激經濟增長(如適度通脹可促進企業擴大生產)。
奔騰型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率在 5%-10% 之間,物價上漲速度加快,貨幣購買力快速下降,易引發居民搶購、企業投機行為,擾亂經濟秩序。
惡性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率超過 10%,甚至達到數百、數千 percent,貨幣嚴重貶值(如 20 世紀 20 年代德國魏瑪共和國、21 世紀初津巴布韋的通脹),經濟體系瀕臨崩潰,民生嚴重受影響。
(2)按成因劃分:
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總需求(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凈出口)超過總供給,導致 “過多貨幣追逐過少商品”,物價上漲(如經濟過熱時,投資需求激增引發通脹)。
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由于生產要素成本(工資、原材料價格、能源價格)上漲,企業被迫提高商品價格,進而引發物價總水平上漲(如工會要求提高工資、國際油價大幅上漲)。
結構型通貨膨脹:由于經濟結構失衡(如部門間生產率差異、供需結構不匹配),部分部門物價上漲帶動整體物價水平上升(如發展中國家農業生產率低,農產品價格上漲傳導至其他行業)。
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影響
(1)積極影響(溫和通脹下):
刺激經濟增長:適度通脹可降低實際利率,鼓勵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擴大總需求,推動經濟擴張。
調整收入分配:對債務人有利(償還的貨幣實際購買力下降),一定程度上緩解企業債務壓力。
(2)消極影響(通脹過高或惡性通脹下):
侵蝕貨幣購買力:居民實際收入下降,尤其是固定收入群體(如退休人員)生活水平降低,加劇貧富差距。
擾亂經濟決策:物價頻繁波動導致企業難以準確核算成本與收益,抑制長期投資;消費者因預期物價上漲出現 “囤積” 行為,進一步推高物價,形成 “通脹螺旋”。
損害國際競爭力:國內物價上漲導致出口商品價格上升,出口需求下降;同時進口商品相對便宜,進口增加,可能擴大貿易逆差,影響國際收支平衡。
同等學力經濟學簡答題練習與答案 6
題目:簡述財政政策的含義、主要工具及擴張性財政政策的適用場景與實施手段。
答案:
財政政策的含義
財政政策是指政府通過調整財政收入(稅收、國債等)和財政支出(政府購買、轉移支付等),以影響總需求和總供給,實現經濟穩定增長、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等宏觀經濟目標的政策手段,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財政政策的.主要工具
(1)財政收入工具:
稅收:通過調整稅率(如提高或降低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稅收減免等,調節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企業利潤,進而影響消費和投資需求(如減稅可增加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
國債:政府通過發行國債籌集資金(彌補財政赤字或用于公共投資),同時國債發行可調節貨幣供應量(如向公眾發行國債可減少市場流動性,向央行發行國債可能增加流動性)。
(2)財政支出工具:
政府購買:政府對商品和服務的直接購買(如基礎設施建設、國防采購、教育醫療服務采購),直接構成總需求的一部分,對經濟增長有直接拉動作用。
轉移支付:政府無償向居民或企業轉移資金(如社會保障支出、失業救濟金、農業補貼),間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費需求(如提高失業救濟金可緩解低收入群體消費壓力)。
擴張性財政政策的適用場景與實施手段
(1)適用場景:
擴張性財政政策旨在擴大總需求,適用于經濟處于衰退或蕭條階段的情況,具體表現為:經濟增長率下降、失業率上升、物價水平低迷(甚至通縮)、總需求不足(消費和投資疲軟)。
(2)實施手段:
收入端:實施減稅政策(如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減免小微企業稅收),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企業稅后利潤,刺激消費和投資需求;減少國債發行規模(或暫停發行),避免擠占民間資金,釋放市場流動性。
支出端:擴大政府購買規模(如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加教育、醫療、環保等公共服務支出),直接拉動總需求;增加轉移支付(如提高養老金標準、擴大社會保障覆蓋范圍、增加農業補貼),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間接刺激消費需求。
配套措施:若財政支出擴大導致財政赤字增加,可通過合理發行長期國債彌補赤字(避免短期債務壓力過大),同時注重支出效率,確保資金投向有效拉動經濟、改善民生的領域。
【同等學力經濟學簡答題練習與答案】相關文章:
同等學力經濟學真題練習與答案11-07
2016同等學力《經濟學》專項習題與答案09-10
同等學力經濟學綜合真題及答案10-04
同等學力英語閱讀理解練習與答案10-11
2016同等學力經濟學備考訓練題及答案09-26
2017育嬰師考試簡答題練習及答案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