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生產管理法則

時間:2024-09-10 17:25:51 生產管理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企業生產管理法則

  生產管理(Production Management)對企業生產系統的設置和運行的各項管理工作的總稱 。又稱生產控制。

  1、生產現場管理的六大要素:人、機、料、法、環、測。

  2、生產現場管理者的能力不在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小,而是識別問題能力的高低。

  3、過低的產品采購價格會加大原材料的品質風險。

  4、優秀的生產主管是管理生產的不確定性。

  5、生產計劃的核心并不僅是讓我們知道干什么,還應該明確什么人在什么時間干什么。

  6、品質管理是90%的意識+10%的行動,就品質管理行動而言又是90%的設計+10%的生產。

  7、IS9000質量管理體系2000版除了企業成本問題以外,是可以解決企業其它基礎管理問題的。

  8、管理者素質的差別并不在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小,而在于識別問題的眼力高低。

  9、精益生產是一個完整的生產管理方式,不能片面的從某一個方面來理解和實施,而是要按照精益思想的原則,對整個價值流進行全面的改進。

  10、企業成本管理實施中,避免成本過高的控制體系比成本節約消除浪費活動更重要。

  11、成本問題是一個系統問題,涉及到企業的方方面面,決不是某一個點式突破可以解決的。

  12、現場管理就是在生產現場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的過程。

  13、現地、現物、現時。這是生產主管必須執行的原則,之所以企業現場管理總是不能令人滿意,就是因為主管們在辦公室逗留的時間(也包括冗長的會議)太長了,沒有及時在現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14、現場管理就是對人員的管理、設備的管理、物料的管理、作業方法的管理、環境的管理、以及測量的管理。

  15、“制造”就是以規定的成本、規定的工時、生產出品質均勻、符合規格的產品。

  16、標準化的過程就是“五按、五干、五檢”的過程。五按就是按程序、按線路、按標準、按時間、按操作指令;五干就是干什么、怎么干、什么時間干、按什么線路干、干到什么程度;五檢就是由誰來檢查、什么時間檢查、檢查什么項目、檢查的標準是什么、檢查的結果由誰來落實。

  17、生產的本質就是運用四大因數達成五項指標的過程。四大因數就是人員、機器、物料、方法。五項指標就是交期、品質、成本、安全、士氣。

  18、企業的訂單分為現貨訂單、常規訂單、特殊訂單、研發訂單。

  19、 一切的管理都始于計劃。

  20、計劃能力是各級生產主管,尤其是中層以上主管最重要的能力

  21、生產計劃六步法就是預測、協調、制訂、落實、監測、優化。

  22、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不是要考慮怎樣做,而是要先想一想需不需要做!

  23、生產持續改進,它的出發點在那里?——就是品質、成本、效率、庫存!

  24、過低的產品采購價格會加大原材料的品質風險。

  25、優秀的生產主管是管理生產的不確定性。

  26、生產計劃的核心并不僅是讓我們知道干什么,還應該明確什么人在什么時間干什么。

  27、品質管理是 90 %的意識+ 10 %的行動,就品質管理行動而言又是 90 %的設計+ 10 %的生產。

  28、IS9000 質量管理體系 2000 版除了企業成本問題以外,是可以解決企業其它基礎管理問題的。

【企業生產管理法則】相關文章:

企業清潔生產管理09-09

關于企業生產管理08-30

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08-16

企業安全生產管理07-25

企業生產管理與經驗06-28

推動企業發展的技術法則07-28

企業制定績效考慮制度的法則10-03

企業管理有什么法則-企業管理中的九大黃金法則08-05

企業生產管理的特性探析09-19

企業柔性生產管理分析05-31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在线看r级电影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网曝流出久久 | 婷婷99re6国产在线 | 色一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熟女 | 亚洲欧美人成视频一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