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職場秘書說話的技巧
說話是一門藝術。俗話說:“會說話的令人笑,不會說話的令人跳。”下面小編準備了關于職場秘書說話的技巧,歡迎大家參考!
職場秘書說話的技巧 1
秘書人員工作在領導中樞,負有溝通上下左右關系的責任,如果說話不講究藝術,有時會帶來不良或嚴重后果。
一字不當,令客商拂袖而去。
一海外客商到某地某公司商談合資辦廠事宜。公司經理在會客室專候,并準備了煙茶水果。客商進公司大門后,迎候在門廳的公司經理秘書和客商握過手,說:“我們經理在上面(指二樓會客室),他叫你去。”客商一聽,當即一愣:他叫我去?我又不是他的下屬,憑什么叫我?于是這客商轉身,說:“貴公司如有合作誠意,叫你們經理到我住的賓館去談吧。”說完拂袖而去。如果那位秘書不說“叫”,而說“請”,情況又會如何呢?
一言不妥,令兄弟單位不悅。
“喂,縣統計局嗎?我是縣委辦公室。今年上半年的.各項經濟指標完成情況你們統計出來了嗎?”這是某縣委辦公室一位秘書人員在給縣統計局打電話。對方回答統計出來了。這位秘書又說:“我們正在給領導寫講話稿,急等著要這些數字。你給送來吧。”統計局的人聽了這話,很不樂意,說:“我們也正忙著,你自己來抄好了。”叭,電話斷了。如果那位秘書換一種口氣,請求對方給予支持協助,情況又會如何呢?
一語不慎,險致領導失和。
某地黨政兩位一把手關系原本很好,一度因工作意見分歧產生小不愉快。正巧這時上級來了一個工作檢查組,在陪同問題上,書記認為黨政一把手有一人陪同就行了,不必兩人都去。不料辦公室秘書在向政府一把手轉達書記意思時,卻把話說成:“書記說啦,你去他就不去。”政府一把手聽了,心里思忖:我去他就不去,這是什么意思?雖然勉強去了,總認為書記對自己有了成見。幸好這兩位一把手以后談心消除了誤會。否則,還不知會釀成什么局面。以上種種、只是筆者信手拈來的幾則實例。在生活和工作實際中,比這嚴重的例子還有。比如因談話不慎造成重大失密,因隨意表態造成領導和全局工作被動等等。當然,由于秘書人員“會說話”,使領導意圖得以準確順當貫徹,使左鄰右舍關系處得親密和諧,這樣的例子也是不勝枚舉的。
因此,秘書說話也很有講究,秘書朋友們可要多多注意呀!
電話留言忌太長
電話留言:打電話時假如對方不在,需要請人幫忙留言或者錄音留言,一定要簡短,忌諱長篇大論的留言。
電話回撥:雖然電話有來電顯示功能,但是假如對方沒有主動留下自己的號碼,不要貿然給對方回撥,而應該使用對方給自己的通訊方式聯絡。
電話促銷:通過電話向一個素不相識的人推銷商品,在現在非常普遍。電話促銷或在電話中長時間地談生意讓人難以接受。發展良好商務關系的最佳途徑是與客戶面對面地商談,而電話者主要用來安排會見。當然,接電話者如不愿意繼續接聽,也可委婉拒絕,避免粗暴地掛斷電話。
職場秘書說話的技巧 2
一、秘書說話的4大核心原則:奠定溝通基礎
1.精準性:信息傳遞“零偏差”
秘書需確保每句話都清晰、準確,避免模糊表述或歧義。例如向領導匯報會議安排時,需明確“會議時間(3月15日14:00-16:00)、地點(三樓第一會議室)、參會人員(部門總監及以上)、待準備材料(季度業績報表復印件15份)”,而非籠統說“明天下午開會,記得準備資料”。對不確定的信息,需及時說明“這個數據我再核對后,5分鐘內反饋給您”,不隨意猜測或模糊回應。
2.分寸感:把握“親疏與層級”邊界
面對不同對象,說話語氣、措辭需調整:
對領導:保持尊重但不卑微,多用“您看是否需要……”“建議下一步可……”等建議性表述,避免直接否定(如領導提出的方案有疏漏,不說“您這方案有問題”,而說“您的方案框架很清晰,若補充XX細節,可能會更完善,您覺得呢?”);
對同事:平等協作,多用“麻煩您協助……”“辛苦您跟進一下……”等禮貌用語,避免用“命令式”語氣(如協調部門提交材料,不說“趕緊把材料交上來”,而說“麻煩您今天17:00前將材料發我郵箱,方便后續匯總,辛苦啦”);
對外部人員(如客戶、合作方):專業得體,先表明身份“您好,我是XX公司辦公室秘書XXX”,再說明來意,避免過度熱情或冷淡。
3.主動性:提前“預判需求”,減少溝通成本
秘書需通過日常觀察,預判溝通對象的潛在需求,主動補充關鍵信息。例如領導讓“聯系王總確認下周見面時間”,溝通時不僅要問“王總下周哪幾天有空”,還需主動說明“領導下周一下午、周三全天有空,您看哪段時間方便?另外,見面需攜帶的項目計劃書,我們會提前準備好電子版發給您”,避免因信息不全導致多次往返溝通。
4.保密性:守住“信息安全”底線
對領導的私人安排、公司未公開的決策(如人事調整、項目機密),需“守口如瓶”。若同事或外部人員詢問敏感信息(如“聽說公司要裁人,是真的嗎?”),需禮貌拒絕且不泄露傾向,可說“關于公司的人事安排,若有正式通知,會第一時間同步給大家,目前我沒有收到相關信息,不便猜測”,既不生硬,又守住保密原則。
二、高頻場景說話技巧:針對性解決溝通問題
1.向領導匯報工作:“結論先行+邏輯清晰”
領導日常事務繁忙,匯報需高效,遵循“結論→依據→建議”結構:
例:匯報“會議籌備情況”,先說“明天的客戶座談會,目前已完成80%籌備,僅剩3份客戶資料待補充”(結論);再說明“已確認會議室、設備調試、茶歇準備,客戶名單中,有3位客戶的公司簡介尚未收到,已聯系對方助理,預計1小時內反饋”(依據);最后提建議“若1小時后仍未收到,我準備先整理已有的資料,缺失部分用‘待補充’標注,會議當天提前10分鐘交給您,您看是否可行?”(建議)。
避免“流水賬式”匯報(如從“早上9點去訂會議室,10點聯系設備師傅,11點買茶歇……”說起,讓領導找不到重點)。
2.協調跨部門工作:“明確需求+給出價值”
跨部門協作時,需讓對方清楚“協助事項的目的與自身利益關聯”,提高配合度。例如協調技術部協助修復辦公系統,不說“技術部趕緊修一下系統,大家都用不了”,而說“目前辦公系統無法上傳文件,影響各部門的日報提交,麻煩技術部優先排查修復,修復后我會同步告知各部門,避免大家反復嘗試,也能減少您這邊的咨詢壓力,辛苦啦”。通過說明“修復系統能減少對方的咨詢量”,讓對方感受到“協作對自己也有幫助”,而非單純“被麻煩”。
3.應對突發問題:“冷靜回應+解決方案導向”
遇到突發情況(如領導臨時取消會議、客戶突然到訪),需先穩定情緒,再給出解決方案,避免慌亂說“怎么辦?領導突然不來了!”。例如客戶未預約突然到訪,領導正在開會,可說“您好,歡迎您!領導目前正在開重要會議,預計20分鐘后結束。您看是先在接待區稍坐,我給您倒杯茶,等領導散會后再過來?還是您方便的話,留個聯系方式,我讓領導會后第一時間聯系您?”,既安撫客戶情緒,又提供明確選擇,體現專業性。
4.拒絕不合理請求:“委婉表達+給出替代方案”
面對超出職責范圍或無法完成的請求(如同事讓“幫忙寫一份不屬于秘書職責的項目報告”),需拒絕但不破壞關系。不說“這不是我的活,我不幫”,而說“很理解你需要趕報告的著急心情,但這份項目報告涉及很多專業數據,我這邊不熟悉,幫你寫可能會影響質量。不過我可以幫你整理一下之前的報告模板,或者告訴你數據查詢的.路徑,你看這樣可以嗎?”,先共情,再說明無法幫忙的原因,最后提供替代支持,既守住邊界,又體現協作態度。
三、避坑指南:秘書說話需避開的3大誤區
避免“過度解釋”:領導詢問“文件準備好了嗎”,若未準備好,直接說“抱歉,目前還在核對數據,預計20分鐘后完成,我會第一時間送您辦公室”,無需反復解釋“因為XX同事沒及時給數據,所以耽誤了……”,過度解釋易顯得推卸責任;
避免“隨意承諾”:若無法確定能否完成(如“能否讓領導明天就簽批文件”),不說“沒問題,肯定能簽”,而說“我會優先將文件遞交給領導,并同步說明您的緊急需求,盡量協調明天簽批,有結果后馬上告訴您”,不給“無法兌現的承諾”;
避免“傳播負面情緒”:不向同事抱怨“領導今天又批評我了”“這個活太難干了”,負面言論易擴散,影響團隊氛圍,也可能傳到領導耳中,損害職業形象。
四、技巧提升:日常訓練3個小方法
“復盤溝通”:每天下班后,花5分鐘回顧當天的重要溝通(如向領導匯報、協調工作),思考“哪些話說得好,哪些可以改進”(如今天匯報時漏了關鍵數據,下次需提前列好“匯報清單”);
“模仿學習”:觀察身邊優秀的同事或領導如何溝通,記錄他們的常用措辭(如“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XX角度再梳理”),并嘗試在實際溝通中運用;
“積累話術模板”:針對高頻場景(如匯報、協調、拒絕),提前整理1-2個話術模板(如匯報模板:“結論+依據+建議”),熟練后可靈活調整,避免臨場慌亂。
【職場秘書說話的技巧】相關文章:
職場禮儀說話技巧07-19
職場說話技巧分享09-25
職場中的說話技巧10-06
職場說話小技巧07-31
最經典的職場說話技巧05-30
職場應該怎么說話-最經典的職場說話技巧05-03
職場說話有哪些技巧09-17
職場達人的五個說話技巧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