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5基礎心理學知識點:知覺
知覺指的是客觀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頭腦中產生的對事物的整體認識。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知覺的文章,一起來看看吧!
基礎心理學知識點:知覺 1
1.知覺中的數據驅動和概念驅動理論
數據驅動加工:即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覺直接依賴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對這些特性的加工。
概念驅動加工:即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覺系統不僅要加工外部輸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頭腦中已經存儲的信息。
2.大小-距離不變假設
我們知覺的物體的大小與物體在網膜上投影的大小有關系,人們在知覺物體時,似乎不自覺的解決了大小與距離的關系,即:物體的大小=網膜投影的大小*物體與眼睛的距離。這就是大小-距離的不變假設。
3.錯覺理論
(1)眼動理論:我們在知覺幾何圖形時,眼睛總在沿著圖形的輪廓或線條作有規律的掃描運動。當人們掃視圖形的某些部分時,由于周圍輪廓的影響,改變了眼動的方向和范圍,造成取樣的誤差,因而產生各種知覺的錯誤(有些實驗證明了眼動不是造成錯覺的真正原因)。
(2)神經抑制作用理論:這是從神經生理學水平解釋錯覺的`一種理論,認為:當兩個輪廓彼此接近時,網膜內的側抑制過程改變了由輪廓所刺激的細胞活動,因而使神經興奮分布的中心發生變化,結果引起幾何形狀和方向的錯覺(該理論忽略了錯覺現象和神經中樞的融合機制的關系)。
(3)深度加工和常性誤用理論:錯覺具有認知方面的根源,人們在知覺三維空間物體的大小時,總把距離估計在內,這是保持物體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條件。當人們把知覺三維世界的這一特點,自覺、不自覺地應用于知覺平面物體時,就會引起錯覺。可以說錯覺是知覺恒常性的一種例外,是人們誤用了知覺恒常性的結果。這種理論強調了深度線索在錯覺產生中的作用,因而也叫深度加工理論。
名詞解釋:
1.【知覺】是客觀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頭腦中產生的對事物的整體認識。
2.【知覺定勢】發生在前面的知覺直接影響到后來的知覺,產生了對后續知覺的準備狀態,這種現象叫知覺定勢。
3.【整體優先】整體水平的加工優先于局部水平的加工。(內溫的整體反應和局部反應實驗)。
4.【知覺恒常性】當知覺的客觀條件在一定范圍內改變時,我們的知覺映像在相當程度上卻保持著他的穩定性。
5.【視覺線索】指環境中的各種參照物給人們提供的物體距離、方位和照面條件的信息。(影響知覺恒常性的條件)。
6.【動景運動】當兩個刺激物按一定空間間隔和時間間隔距離相繼呈現時,我們看到從一個刺激物向另一個刺激物的連續運動,這就是動景運動。
7.【錯覺】我們的知覺不能正確的表達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現種種歪曲。
8.【似動】指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人們在靜止的物體間看到了運動,或者在沒有連續位移的地方,看到了連續的運動。
基礎心理學知識點:知覺 2
知覺
(一)知覺概述
1.知覺的含義
知覺:感官得到的外部世界的信息經過頭腦加工,產生了對事物整體的認識
知覺過程包含:覺察、分辨和確認,它以感覺作為基礎,但不是個別感覺信息的簡單加和。
2.知覺的組織原則
(二)知覺的特征
1.知覺的理解性
2.知覺的整體性
3.知覺的選擇性
4.知覺的恒常性
分類:形狀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顏色恒常性
條件:知覺恒常性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其中視覺線索有重要作用
(三)空間知覺
1.形狀知覺
圖形組織原則:鄰近性、相似性、對稱性、良好連續、共同命運、封閉、線條朝向、簡單性
2.大小知覺
大小——距離不變假設:我們知覺的物體的大小與物體在網膜上投影的大小有關系,人們在知覺物體時,似乎不自覺的解決了大小與距離的關系,即:物體的大小=網膜投影的大小*物體與眼睛的距離。
鄰近物體的大小能對對象物體起到對比作用,使我們知覺到的物體大小不相同(見錯覺)
3.深度知覺
肌肉線索:生理上的變化引起的線索有調節和幅合兩種
調節:水晶體的形狀由于距離的變化而變化
幅合:眼睛隨著距離的改變而將視軸匯聚在被注視的物體上,是一種雙眼機能
單眼線索: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線索,包括:對象重疊、線條透視、空氣透視、相對高度、紋理梯度、運動視差與運動
透視(遠近梯度與觀察者運動方向的垂直與平行)
雙眼線索:雙眼視差,當物體的視像落在兩眼網膜的對應部位時,人們看到單一物體;
當視像落在非對應部位而差別不大時,人們將看到深度與距離;
兩眼視差進一步加大,人們將看到雙像。(當距離超過1300m,兩眼視軸平行,對距離判斷失效)
人們知覺物體距離與深度,主要依賴雙眼視差。
4.方位知覺
(四)時間知覺和運動知覺
1.時間知覺
2.運動知覺
運動知覺:物體的運動特性直接作用于人腦,為人們所認識
中樞神經系統發出的動作指令與視網膜映像流回合在一起,共同決定著人們的運動知覺。
似動: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人們在靜止的物體間看到了運動,或者在沒有連續位移的地方,看到了連續的運動
有四種主要形式:動景運動:(霓虹燈啊!)當兩個刺激物按一定空間間隔和時間間隔距離相繼呈現時,我們看到從一個
刺激物向另一個刺激物的連續運動
誘發運動:由于一個物體的運動使其相鄰的一個靜止的物體產生運動的印象
自主運動:黑暗中微弱的靜止光電好像在動
運動后效:(瀑布效應)在注視向一個方向運動的物體之后,如果將注視點轉向靜止的物體,那么會看到靜止的物體似乎朝相反的方向運動
(五)知覺的信息加工
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數據驅動):知覺依賴于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刺激物的特性進行加工
自上而下的加工(概念驅動):知覺依賴作為感知主體的人的主觀取向和經驗這些頭腦中已存的信息進行加工
知覺中,已有的非感覺信息越多,所需的感覺信息就越少,而自上而下的加工就越占優勢;反之,非感覺信息越少,就只能更多依賴感覺信息,從而自下而上的加工占優勢。
2.模式識別理論(新增)
(六)錯覺
1.錯覺的含義
錯覺:我們的知覺不能正確地表達外界事物的特性,而是出現種種歪曲
2.錯覺的種類
錯覺大體分為大小錯覺、形狀錯覺和方向錯覺。
大小錯覺
繆勒—萊耶錯覺:箭形錯覺
潘佐錯覺:鐵軌錯覺
垂直—水平錯覺:
賈斯特羅錯覺:
多爾波也夫錯覺:
月亮錯覺
形狀和方向錯覺
佐爾拉錯覺:
馮特錯覺:
愛因斯坦錯覺:
波根多夫錯覺
3.錯覺產生的原因(新增)
【基礎心理學知識點:知覺】相關文章:
2017基礎心理學知識點:感覺09-22
2017基礎心理學知識點:意識和注意10-24
基礎英語知識點10-08
基礎心理學知識:記憶05-18
基礎心理學知識:語言06-01
基礎心理學知識:動機09-16
基礎心理學知識:情緒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