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常見的烹飪誤區

時間:2024-10-07 18:52:35 烹飪培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日常生活常見的烹飪誤區

  煮飯時用熱水能夠減少營養損失?這完全顛覆以前的認識,不是說水反復煮沸會產生有害身體的物質嗎?下面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經常做錯的烹飪方法,為大家提供參考。

  煮飯用熱水

  用熱水,最好是開水。

  有人擔心大米中的營養素會因為開水煮而被破壞,其實這完全是想當然,根本完全沒有這回事。

  眾所周知,現在的自來水基本上都是通過加氯來消毒殺菌的,而氯氣本身就是一種毒性很強的氣體,當然自來水中的氯使用量是嚴格控制的,并不會對人體產生什么危害。

  那些說用自來水做飯易導致氯加熱產生致癌物質(三鹵甲烷、四氯化碳、氯仿)的說法,真的有點過于擔憂了。不過氯氣溶于水后產生的次氯酸、有機氯等余氯物質,確實會在煮飯的過程中破壞大米的維生素B1造成營養損失。

  相反用開水,待氯氣揮發,就能夠減少對維生素B1的破壞。同時,用開水煮飯,淀粉會更易吸收水分膨脹、破裂、糊化溶出,變得格外有粘性,還能縮短煮飯的時間。

  冰凍肉用冷水解凍

  用冷水。最好是先將冷凍肉從冷凍室取出放入冷藏室幾個小時后,再拿出來放入溫度為10℃左右的冷水中浸泡,直至其解凍。

  很多人不提前做準備,到要做飯的時候就心急用熱水甚至開水浸泡,這其實是錯誤的做法。用熱水快速解凍,不僅會失去一部分蛋白質和其香味物質,影響口感;更主要的是會生產生一種丙醛的致癌物。

  焯燙食材時用水

  1、蔬菜焯燙都是在沸水里

  原因很簡單,煮太久的蔬菜還需要炒嗎?不僅失去了色澤,也不好吃了。

  2、肉類焯燙一般是把食材和冷水一起煮沸

  這種方法主要應用于大塊肉類或骨頭在燉煮前的預處理,若是平時炒瘦肉之前的焯燙,需要考慮時間長短,不然會影響瘦肉的肉質老嫩,初學者慎用。

  燉煮食物時的用水

  原則是看食材的性質和厚度。

  其實這就是高溫下肉類蛋白質變性程度的問題。

  冷水煮——肉類蛋白質完全變性,完全熟透,可以把里面的味道完全煮出來,也可以喝湯;

  沸水煮——比如涮牛肉、羊肉,就是讓肉類部分蛋白質保持不變性,說白了就是沒有完全熟透,可以保持肉類的鮮嫩口感。這也是為什么牛排之類的講究幾分熟的道理,十成熟的牛排是完全沒有吃頭的。

【日常生活常見的烹飪誤區】相關文章:

常見的見烹飪誤區03-24

烹飪蔬果的15大誤區03-18

常見的裝修誤區03-18

常見的卸妝誤區03-05

魚的各種常見烹飪技巧11-25

英語寫作常見誤區03-18

新加坡留學常見誤區04-02

薩克斯選購常見誤區03-10

日本留學常見誤區03-17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韩国日本国产v | 亚洲五月婷婷久久综合色 | 中文字幕亚洲视频一在线 | 久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福利 | 最新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免 | 中文字幕制服综合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