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暑期安全教育小常識
為了提高家長、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減少安全隱患,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平安、快樂的暑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暑期安全教育小常識,歡迎閱讀。
① 防觸電安全教育
暑假期間孩子在家時間較多,眾多的家電也都會被啟用,如電扇、空調、冰箱、電視、電腦等,由于孩子操作不規范或產品質量差,極容易發生觸電等安全事故。
家長們要抽出時間對家里的電器進行全面的檢測,對有安全隱患或質量不過關的電器,進行維修或更換。
家長們要經常、反復地對孩子進行家用電器使用注意規范的教育,要避免孩子直接操作危險性高的電器,并要教會孩子應付意外事故的基本技能。
② 防火安全教育
時刻緊記“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的教誨,教育好孩子善用煤氣爐,防止煤氣泄漏或空氣不流通而造成的煤氣中毒事件。火柴、打火機等引火物,不要讓孩子接觸或攜帶,大人上班或外出上街時要叮囑孩子不能玩火,避免玩火成災,造成傷亡。
并要使其懂得防火、滅火和逃生知識,做到時時提醒,防患于未然。盡量不要讓孩子引火做飯,避免油鍋熬著或爐火烤著可燃物造成火災。
③ 交通安全教育
暑假期間,車流量猛增,道路上不安全隱患增多,而孩子由于交通安全意識比較薄弱,自我保護能力差,所以家長們在假期要注重對孩子的交通安全知識教育,督促孩子不要在馬路上玩耍,或互相追逐、打鬧,不準騎摩托車,不準乘坐三無車輛和機動三輪車。培養孩子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良好習慣。
④ 社會安全教育
假期是扒竊、街頭詐騙等案件的高發期,因此家長們有必要多向孩子進行一些“警惕教育”。要教育孩子在公共復雜場所要學會分辨是非,加強自我防范,防止被人敲詐或詐騙。
在人多擁擠的商場,要教育孩子保管好隨身攜帶的物品,同時還要向孩子灌輸一些如何提防陌生人、家庭如何防盜等方面的知識。
⑤ 防溺安全教育
近段時間以來,全國發生多起學生溺水身亡的事故,有的甚至是群死群傷的事故,給家長帶來悲痛,給學校和家庭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溺水身亡事故,每年暑假在各地都有發生。
暑假酷熱難熬,到游泳場游泳確是消暑解熱的好地方。然而由于孩子安全意識差,不論自身水性好壞,以及有無家長陪伴和安全設施好壞的情況下,都會大膽下水一洗為快,這就常常導致溺水事故的發生。家長要教育好孩子假期不能私自游泳戲水。
孩子外出游泳必須要成人監護,采取安全措施,沒有成人監護和安全措施,孩子不能結伴或擅自單獨外出游泳。
⑥ 網絡安全教育
暑假期間將是孩子上網的高峰期。網絡對孩子的正負面影響是巨大的,家長們應該對孩子上網給予關注和必要的指導,指導孩子要充分利用互聯網促進學習、開闊視野。絕對不瀏覽不健康網頁,不要沉迷于玩電子游戲,不要參與網上賭博行為,不要看反動言論和參與討論。
引導孩子養成文明上網,上文明網的好習慣。并要杜絕孩子在暑假期間到網吧上網。
⑦ 自救自護教育
加強對孩子進行自救、自護意識教育,并不是要孩子以暴抗暴。孩子在遇到各種意外事故、突發事件時的機智與勇敢、果斷與沉著,將對孩子的身心產生直接的影響。
家長們要未雨綢繆,結合家庭實際、周邊環境實際,教育孩子樹立火災逃生意識、公共安全意識、預防交通事故意識、家庭常見意外處理意識,進一步提高孩子自我保護意識和防范能力。另外,夏季雷雨較多,還請您叮囑孩子不能到大樹下避雨,以防雷擊事故的發生。
家長們千忙萬忙,對孩子安全教育不可忘。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家長們的幸福,是學校的欣慰,更是祖國的期望。
家長們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對孩子假期安全多一點教育,多一份關注,讓孩子過一個歡樂、祥和、安全的假期。
溺水小常識
一、學生游泳安全應做到“六不”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
3、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
4、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戲。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二、游泳過程中的“四注意”
1、應該相互關照、相互關心,而不應該相互嬉水,或捉弄對方。一起去游泳,如果有人提前上岸,要告訴同伴,一起去游泳應該一起回家。
2、到天然游泳場所(如江河、水塘、水庫)游泳,應該有家長、親人或老師的帶領。特別強調初學者不要到野外去游泳。
3、要注意休息,不要長時間游泳,不要遠離伙伴。如果感到身體不適,要告訴同伴并上岸休息,在岸上觀看同伴游泳,留心他們的安全。
4、中小學生不游潛泳,更不能相互攀比潛水的時間誰更長,潛水的距離誰更遠,這樣做很容易發生危險。
三、溺水的原因
1、私自下水。未經大人允許私自到不明水域游泳,并且沒有相應的防范措施。
2、意外落水。在水邊活動時失足落入水中。
3、打撈物品。物品掉落到水中后,在對水域情況不了解的情況下進行打撈。
4、盲目施救。他人落水后,在自己沒有救助能力的情況下,盲目下水救人或采用手拉手救人。
四、溺水致死的原因
缺氧是溺水死亡的原因。人淹沒于水中,由于呼吸道被水、污泥、雜草等雜質阻塞,喉頭、氣管發生后射性痙攣,引起窒息和缺氧,從而導致死亡。
5、溺水兒童的頭可能前傾,頭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6、看起來不像溺水,只是在發呆,但如果對詢問沒有反應,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7、小孩子戲水會發出很多聲音,一旦安靜無聲要警醒。
七、兒童溺水后的正確施救方法
1、迅速救上岸:最好從背部將落水者頭部托起,或從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將其拖上岸。
2、清除口鼻堵塞物:讓溺水者頭朝下,撬開其牙齒,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內雜物。
3、倒出呼吸道內積水:救人者半跪,頂住溺水者的腹部,讓溺水者頭朝下,拍背。
4、人工呼吸:對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剛剛停止的溺水者,迅速進行人工呼吸,同時做胸外心臟按壓。
5、吸氧:現場有醫療條件,可對溺水者注射強心藥物及吸氧。條件不足的,用手或針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6、脫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著外套,要盡早脫下,濕漉漉的外套會帶走身體熱能,產生低溫傷害。
八、溺水時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張,發現周圍有人時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讓身體飄浮在水面上,將頭部浮出水面,用腳踢水,防止體力喪失,等待救援。
3、身體下沉時,可將手掌向下壓。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無法靠岸時,立即求救。如周圍無人,可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條腿,用手將腳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九、發現有人溺水時的救護方法
1、可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至岸邊。
2、若沒有救護器材,可入水直接救護。接近溺水者時要轉動他的髖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運。拖運時通常采用側泳或仰泳拖運法。
3、特別強調:未成年人發現有人溺水,不能貿然下水營救,應立即大聲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
十、防溺水安全三字經
防溺水,六不準,牢遵守,定安穩。
看小河,多秀美,私下水,危險隨。
水泥岸,直且立,力不支,無處棲。
黑淤泥,藏水底,如陷入,難逃離。
大河流,輪船行,水流急,波濤滾。
漩渦多,暗流行,被卷入,危險多。
不會游,遠離水,同學邀,立拒絕。
會游泳,莫逞能,下水前,想親人。
學救助,提技能,遵規章,享太平。
一、居家安全:守住 “宅家” 第一道防線
用火用電安全
不私拉亂接電線,插座避免同時插滿大功率電器(如空調、電烤箱、熱水器),防止過載引發火災;離開房間時隨手關閉電源、拔掉插頭,尤其注意充電寶、手機等設備不要整夜充電。
燃氣灶使用后及時關閉閥門,定期檢查軟管是否老化破損;打火機、火柴等物品要放在兒童夠不到的陰涼處,避免陽光直射引發爆炸。
燃氣與一氧化碳防范
燃氣熱水器需安裝在通風良好的陽臺或室外,嚴禁安裝在浴室、臥室等密閉空間,使用時保持窗戶微開,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若聞到 “臭雞蛋味”(燃氣泄漏警示味),立即開窗通風,關閉總閥門,切勿開關電器或打電話,到室外安全處聯系維修人員。
防騙與居家防護
獨自在家時,不給陌生人開門,即使對方自稱 “快遞員”“維修師傅”,也需先通過貓眼確認,或聯系父母核實身份;遇到上門推銷、掃碼領禮品等情況,堅決拒絕,避免泄露個人信息或被騙取財物。
不隨意在社交平臺發布 “獨自在家”“家庭旅行” 等動態,防止不法分子通過信息判斷家中無人,實施盜竊。
二、出行安全:平安走好每一步
交通安全
過馬路遵守 “一停二看三通過”,走人行橫道、斑馬線或過街天橋,不橫穿馬路、不翻越護欄;騎行自行車 / 電動車時,年滿 12 周歲才能在道路上騎行,年滿 16 周歲才能騎電動車,且需佩戴安全頭盔,不逆行、不闖紅燈、不追逐打鬧。
乘坐公共交通時,有序排隊上下車,不將頭、手伸出窗外;乘坐私家車時,全程系好安全帶,未滿 12 周歲兒童不坐副駕駛,需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家長不酒后駕車、不疲勞駕駛。
外出活動安全
去公園、景區等場所游玩時,提前告知父母行程,不單獨前往偏僻區域;與家人朋友同行時,避免擁擠打鬧,尤其在水邊、臺階、陡坡等危險地段,要放慢腳步、注意腳下。
高溫天氣外出,隨身攜帶飲用水,避免長時間在陽光下暴曬,預防中暑;若出現頭暈、惡心、乏力等中暑癥狀,立即到陰涼處休息,補充水分,嚴重時及時就醫。
三、水上安全:遠離危險水域,警惕 “溺水陷阱”
堅決不碰 “危險水域”
不在無家長陪同的情況下,私自到江河湖海、水庫、池塘、工地水坑等非正規水域游泳;即使到正規泳池,也需遵守 “先熱身、不嬉戲” 原則,避免跳水、潛水等危險動作,尤其不靠近深水區。
溺水急救與自救常識
若發現他人溺水,不盲目下水施救,應立即大聲呼救,尋找附近的救生圈、長竹竿、繩子等工具,將工具拋向溺水者,同時聯系成人或撥打 110、120;切勿手拉手組成 “人鏈” 救人,防止集體溺水。
若自己不慎落水,保持冷靜,盡量讓身體漂浮在水面,頭部露出水面,用手腳輕輕劃水,等待救援;若被水草纏繞,不要掙扎,可嘗試用手緩慢解開水草,或身體后仰,讓水草自然脫落。
四、網絡與娛樂安全:快樂不踩 “坑”
健康上網,遠離風險
控制上網時間,每天不超過 1-2 小時,避免長時間盯著屏幕導致視力下降、頸椎酸痛;不瀏覽不良網站,不點擊不明鏈接、不下載非官方 APP,防止手機中毒或個人信息被盜。
不隨意添加陌生網友,不向他人透露姓名、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父母工作單位等隱私信息;遇到網絡詐騙(如 “免費送皮膚”“刷單賺錢”),立即告知父母,不輕易轉賬或泄露支付密碼。
娛樂活動安全
參加夏令營、興趣班等集體活動時,遵守活動規則,聽從老師安排,不擅自離隊;進行輪滑、滑板、球類等運動前,檢查裝備是否完好,佩戴護具(如護膝、護肘、頭盔),避免運動受傷。
食用冷飲、零食時,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查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不購買 “三無食品”;剛運動完不立即大量飲用冰水,避免刺激腸胃引發腹痛、腹瀉。
五、極端天氣應對:提前防范,沉著應對
暴雨與雷電天氣
暴雨天氣盡量減少外出,若在外遇到積水路段,不貿然涉水,尤其不靠近電線桿、變壓器、路燈等電力設施,防止觸電;若在室內,關閉門窗,拔掉電器插頭,不使用太陽能熱水器,避免雷電擊中設備。
臺風與高溫天氣
臺風來臨前,整理陽臺、窗外的花盆、衣物等物品,防止被風吹落砸傷他人;臺風期間不外出,遠離大樹、廣告牌、圍墻等易倒塌物體,若被困室內,保持冷靜,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聯系外界求助。
高溫天氣避免正午(11:00-15:00)外出,外出時做好防曬,佩戴帽子、涂抹防曬霜;若出現中暑癥狀,立即轉移到陰涼處,解開衣物,用濕毛巾擦拭身體,補充淡鹽水,嚴重時及時送醫。
【暑期安全教育小常識】相關文章:
中小學暑期安全教育防范小常識201707-18
2017中小學暑期安全教育防范小常識09-21
消防安全教育小常識10-30
學生消防安全教育小常識09-25
2017年暑期安全教育10-12
暑期幼兒安全教育知識10-11
2017小學暑期安全教育主題班會06-17
2017年暑期安全教育知識大全09-26
高爾夫的小常識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