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衣的歷史

時間:2024-09-18 21:16:14 服裝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17年關于中國內衣的歷史

  漢:抱腹、心衣

2017年關于中國內衣的歷史

  “心衣”的基礎是“袍腹”,“抱腹”上端不用細帶子而用" 鉤肩”及”襠”就成為“心衣”。兩者的共同點是背部袒露無后片。

  平織絹是漢朝常用的內衣面料,其上多用各色絲線繡出花紋圖案(稱彩繡),圖案多以“愛情”為主題,在當時用素色面料來制作內衣的情況是不多的。

  魏晉:(十六國):兩當

  “兩當”與“抱腹”、“心衣”的區別在于它有后片,“既可當胸又可當背”。材質多為手感厚實、色彩豐富的織錦,雙層,內有襯棉。“兩當”最初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飾,后傳人中原,屬異族文化。

  唐代:訶子

  唐代以前的內衣肩部都綴有帶子,到了唐代,出現了一種無帶的內衣,稱為“訶子”。這也是其外衣的形制特點所決定的:唐代的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裝”,她們將裙子高束在胸際然后在胸下部系一闊帶,兩肩。

  上胸及后背袒露,外披透明羅紗,內衣若隱若現,因而內衣面料考究,色彩繽紛,與今天所倡異的“內衣外穿”頗為相似。

  為配合這樣的穿著習慣,內衣需為無帶的。“訶子”常用的面料為:“織成”,挺括略有彈性,手感厚實。穿時在胸下扎束兩根帶子即可,“織成”保證“訶子”胸上部分達到挺立的效果。

  宋代:抹胸

  “抹胸”穿著后“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個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稱“抹肚”。用紐扣或帶子系結。平常人家多用棉制品,俗稱土布,貴族人家用絲質品并在其上繡以花卉。單的夾的,形式不一。

  元代:合歡襟

  “合歡襟” 由后向前系束是其主要特點。穿時由后及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繩帶等系束。合歡襟的面料用織錦的居多,圖案為四方連續。

  明代:主腰

  “主腰”外形與背心相似。開襟,兩襟各綴有三條襟帶,肩部有襠,襠上有帶,腰側還各有系帶將所有襟帶系緊后形成明顯的收腰。可見明代女子已深諳凸現身材之道。

  清代:肚兜

  清代“抹胸”又稱“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帶,穿時套在頸間,腰部另有兩條帶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過肚臍,達到小腹。材質以棉、絲綢居多。

  系束用的帶子并不局限于繩,富貴之家多用金鏈,中等之家多用銀鏈、銅鏈,小家碧玉則用紅色絲絹。“肚兜”上有各類精美的刺繡。紅色為“肚兜”常見的顏色。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小馬甲

  “小馬甲”形制窄小,通常用對襟,襟上也施數粒扣,穿時將胸腰裹緊。”小馬甲”進一步發展并吸收了西方的某些特點便成了現在的胸罩。面料以棉、絲為主。

【中國內衣的歷史】相關文章:

中國速記的歷史07-19

中國戲曲發展歷史06-14

中國象棋歷史典故09-25

中國宮廷舞發展歷史08-25

中國民間音樂的歷史發展06-23

怎么穿隱形內衣07-24

夏季白裙子怎樣搭配內衣05-26

關于內衣尺碼對照表12-04

2017年最新關于中國古代服飾的發展歷史06-28

知識放送:冬季“保暖內衣”要穿個明白06-11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 在线看片免费无毒 | 日韩亚州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一级在线爱潮 | 五月婷之久久综合丝袜美腿 | 中国aV免费精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