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內科學復習筆記

時間:2024-09-05 15:58:52 中醫執業醫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內科學復習筆記

  細目一:概述

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內科學復習筆記

  腹痛的概念

  腹痛是指以胃脘以下、恥骨毛際以上的部位發生疼痛為主癥的病證。

  細目二:病因病機

  一、腹痛發生的常見內因與外因

  內因:飲食不節、情志失調、素體陽虛。外因:外感時邪。

  二、腹痛病機寒熱虛實的內涵

  腹痛寒熱虛實病機:寒邪凝滯,陽氣不運;濕熱內結,氣機阻滯;食滯中焦,升降失司;肝氣橫逆,氣滯血瘀為實。中陽不足,氣血虧虛,內失溫養,不榮則痛為虛。

  三、腹痛的基本病機及其轉化

  基本病機為腹中臟腑氣機阻滯,氣血運行不暢,經脈痹阻,“不通則痛”;或臟腑經脈失養,不榮而痛。

  細目三:辨證論治

  一、腹痛的寒熱虛實辨證要點及辨腹痛部位

  腹痛拘急,疼痛暴作,痛無間斷,堅滿急痛,遇冷痛劇,得熱則減者,為寒痛;痛在臍腹,痛處有熱感,時輕時重,或伴有便秘,得涼痛減者,為熱痛;暴痛多實,伴腹脹,嘔逆,拒按等;虛痛病程較久,痛勢綿綿,喜揉喜按。

  腹痛在少腹多屬肝經病證;臍以上大腹疼痛,多為脾胃病證,臍以下少腹疼痛,多屬膀胱及大小腸病證。

  二、寒邪內阻、濕熱壅滯、飲食積滯、肝郁氣滯、瘀血內停、中虛臟寒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須牢記的架構圖】

  1.寒邪內阻證

  主癥:腹痛拘急,遇寒痛甚,得溫痛減,口淡不渴,形寒肢冷 ,小便清長,大便清稀或秘結,舌質淡,苔白膩,脈沉緊。

  治法:散寒溫里,理氣止痛。

  代表方:良附丸合正氣天香散加減。

  常用藥:高良姜、干姜、紫蘇、烏藥、香附、陳皮。

  2.濕熱壅滯證

  主癥:腹痛拒按,煩渴引飲,大便秘結,或溏滯不爽,潮熱汗出,小便短黃,舌質紅,苔黃燥或黃膩,脈滑數 。

  治法:泄熱通腑,行氣導滯。

  代表方:大承氣湯加減。

  常用藥:大黃、芒硝、厚樸、枳實。

  3.飲食積滯證

  主癥:脘腹脹滿,疼痛拒按,噯腐吞酸,惡食嘔惡 ,痛而欲瀉,瀉后痛減,或大便秘結,舌苔厚膩,脈滑。

  治法:消食導滯,理氣止痛。

  代表方:枳實導滯丸加減。

  常用藥:大黃、枳實、神曲、黃芩、黃連、澤瀉、白術、茯苓。

  4.肝郁氣滯證

  主癥:腹痛脹悶,痛無定處,痛引少腹,或兼痛竄兩脅,時作時止,得噯氣、矢氣則舒,遇憂思惱怒則劇 ,舌質紅,苔薄白,脈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氣止痛。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減。

  常用藥:柴胡、枳殼、香附、陳皮、芍藥、甘草、川芎。

  5.瘀血內停證

  主癥:腹痛較劇,痛如針刺,痛處固定 ,經久不愈,舌質紫黯,脈細澀 。

  治法:活血化瘀,和絡止痛。

  代表方:少腹逐瘀湯加減。

  常用藥:桃仁、紅花、牛膝、川芎、赤芍、當歸、生地、甘草、柴胡、枳殼、桔梗。

  6.中虛臟寒證

  主癥:腹痛綿綿,時作時止,喜溫喜按,形寒肢冷 ,神疲乏力,氣短懶言,胃納不佳,面色無華。大便溏薄,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

  治法:溫中補虛,緩急止痛。

  代表方:小建中湯加減。

  常用藥:桂枝、生姜、飴糖、大棗、芍藥、炙甘草。

  四、寒邪內阻腹痛治療的加減變化

  寒邪內阻證,如腹中冷痛,手足逆冷,且身體疼痛,為內外皆寒,宜烏頭桂枝湯 以散內外之寒;如腹中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屬寒氣上逆者,用附子粳米湯 溫中降逆。

【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內科學復習筆記】相關文章:

中醫執業醫師復習方法08-11

中醫執業醫師簡介08-30

中醫執業醫師試題09-03

中醫執業醫師考點:中醫太陰病證06-22

中醫執業醫師考點:瞳孔變白的中醫望診07-01

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婦科模擬題10-17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條件09-25

中醫執業醫師考點:嘔吐04-10

中醫執業醫師考點:癇證09-28

中醫執業醫師考點:不寐09-19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字幕精品 |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一区二区亚洲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视频 | 亚洲人成的中文字幕 |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有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