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規劃師評審論文
個人理財規劃就是通過對個人財務資源的適當管理來實現個人生活目標的一個過程,是一個為實現整體理財目標設計的統一的相互協調的計劃。
理財規劃師評審論文
【摘 要】本文論述了保險市場誠信缺失的主要表現,分析了保險市場誠信缺失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理財師在為客戶制定理財規劃時應遵循的誠信原則。隨著中國居民收入的增長,個人理財也越來越貼近我們的生活,怎樣進行投資理財、怎樣把手里的錢做一個很好的安排,讓生活理財和投資理財實現雙贏,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一個新興的市場個人理財規劃市場也因此而產生了。在個人理財規劃中如何獲得成功?誠信是個人理財規劃中最基本的職業道德準則。
【關鍵詞】個人 理財規劃 誠信原則 保險個人理財
個人理財規劃就是通過對個人財務資源的適當管理來實現個人生活目標的一個過程,是一個為實現整體理財目標設計的統一的相互協調的計劃。這個計劃有三個核心內容:第一,財務資源;第二,生活目標;第三,統一協調計劃。包括保險,投資,教育,所得稅,退休,房產等。誠信即誠實講信用,其基本含義是守諾,見踐約,無欺。在個人理財規劃中必須遵守誠信原則,誠信是個人理財規劃中的職業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行業道德標準,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里所講的一個深刻內涵就是誠信。
一、誠信原則的概念
誠信原則在私法領域尤其是在民法債權理論中被視為“帝王條款”、“最高行為準則”,其基本語意是要求人們在民事活動中行使民事權利和履行民事義務時應當講究信用,嚴守諾言,誠實不欺,在不損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否則將獲得不利的法律評價。信息供給者的誠信保證信息需要者的信任,而信息需要者的信任需求則促進信息供給者的誠信建設。
二、理財不誠信問題及產生的原因。
現在,保險業存在承保容易、索賠難;不能嚴格履行保險合同;壓賠案、壓賠款;代理人誤導;不能及時收取續期保費等不誠信行為,已經成為制約保險業發展的瓶頸。
在現代家庭的理財規劃中,保險已不僅僅是百姓用來規避風險的重要金融工具,也逐漸被人們當作理財的一個重要手段。與傳統的理財方式相比,保險理財由于融合了風險保障和理財的雙重功能,因此,它的出現也被很多人認為是一場理財革命。的確,在擁有專業化、綜合化理財計劃的同時,增添了保險保障也給老百姓帶來了不少的實惠。但是,在保險理財推動中,由于從業人員的參差不齊,職業道德要求不嚴,因而也出現了保險業的誠信問題,具體表現在:
1、侵占客戶保費
按照保險業的慣例,保險代理人可以從保險公司領取保險費臨時收款憑證,并使用臨時收款憑證向投保人收取保險費。錢一到手,有些保險代理人并不馬上交到公司,或挪作他用,或干脆占為己有。嚴重侵害了保險公司與客戶兩方的`利益.
2、有意夸大保險收益與隱瞞重大信息
人壽保險以保險代理人上門推銷為主,每推銷一份保單,保險公司代理人就能得到一定比例的傭金,為了爭取更多的客戶,一些保險代理人在攬保過程中,會采取誤導消費者、夸大保險利益的做法。 保險代理人為了自身的利益,不顧實際情況,隱瞞、欺騙客戶相關條例,致使客戶投保后無法獲取正當權益。
三、要把誠信作為第一指導原則,建立健全的完善的保險制度
1、個人理財規劃中的誠信建設是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行業興衰和人民的切身利益,對保障人民生活、促進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保險理財要把“誠信原則”作第一原則真正認清不誠信的危害,牢固樹立誠信投保、誠信經營的理念,
糾正和杜絕損人利己的失信行為。
2、加強從業人員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的培訓。在我國保險市場上,推銷保險產品,主要是依靠保險代理人,一些欠缺專業知識的代理人誤導客戶是保險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加強代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的培訓對于提高我國保險業的深度和密度,促進保險產品的銷售,提升保險服務水平,都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一個行業只有當它的從業人員自身素質提高了,它的整體形象才能的以提高,這個行業才能永久發展。加強保險誠信建設,教育是基礎。要教育全體員工站在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高度,站在公司生存和發展的高度,站在整個保險業生存和發展的高度,站在事關國家安危、民族興衰和現代化建設事業成敗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保險誠信建設的重要意義。要在全體員工中廣泛開展誠實守信道德教育,倡導“誠信為本”,形成“守信為榮、失信為恥”的良好氛圍,使誠信理念深人全體員工的內心,讓誠信變為每個員工的自覺行動,把誠信落實到具體工作當中。
四、保險市場中誠信缺失的主要表現
1、保險消費者對保險人的不誠信表現
保險消費者(包括投保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誠信缺失主要表現在投保時和索賠時。一些投保人在投保時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使保險公司難以根據投保標的的風險狀況確定是否承保、應該以什么樣的條件承保;有些被保險人和受益人故意虛構保險標的或者謊稱發生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有的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甚至人為制造保險事故,故意造成保險財產的損失及被保險人的人身傷亡事故。保險欺詐、騙保騙賠案件時有發生。保險欺詐犯罪案件呈快速上升之勢,保險欺詐方式也更加技術化和隱蔽化。
2、保險人及其代理人對保險消費者的不誠信表現
由于保險人缺少信息披露和保險業務專業性強的特點,使保險消費者事實上處于信息不對稱的對策中,在投保前甚至投保后都難以了解保險人及保險條款的真實情況,只能憑借主觀印象及代理人的介紹
做出判斷,客觀上為保險人的失信行為創造了條件。在實際經營中,保險人及其代理人為了招攬業務,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經常避重就輕,過分夸大產品功能,私自承諾不能實現的投資回報,以虛夸回報為誘餌;有的只談收益,不講風險,對一些重要事實刻意隱瞞,這些不誠信表現,極大地喪失了消費者對保險人及其代理人的信任。一些保險公司“重展業,輕理賠;重保費,輕管理”,給社會造成“投保容易,索賠難;收錢迅速,賠款拖拉”的不良印象。
3、保險代理人對保險人不誠信的表現
目前我國保險市場仍普遍采用以代理制為特色的營銷體制,保險代理人與保險公司之間簽訂代理合同,報酬采用以保費收入為計算標準的傭金制,代理人的收入直接與獲得的保費掛鉤。因此,保險代理人和保險公司之間的信息很不對稱,也更談不上有什么長期的共同利益。于是,只追求短期利益的代理人自然會選擇“背叛”保險人的做法,如撕單、埋單、做假保單、私吞或挪用保費、制造假賠案、違規退費、賄賂投保人、誤導甚至欺騙投保人等行為也就不足為奇了。而在消費者看來,保險代理人是保險人的化身,他們的非誠信行為導致了整個保險業失信于社會,嚴重損害保險業的聲譽。
【理財規劃師評審論文】相關文章:
論文評審意見范文(精選26篇)04-29
銀行金融理財分析論文11-28
高級職稱評審論文答辯11-18
商業銀行理財發展論文03-23
家庭保險合理理財論文03-13
畢業論文評審意見范例(精選6篇)06-18
關于大學生理財的論文06-18
個人理財大學論文(精選8篇)06-18
醫學碩士論文評審意見(通用13篇)04-08
學術期刊評審信息的傳播模式分析的論文03-1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