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智能化特色的教育形式

時間:2024-08-26 15:12:59 自動化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分析建筑智能化特色的教育形式

  1.電氣信息類專業課程設置的特點。我校電氣信息類專業工程師培養計劃在分析國內外現行本科培養模式和社會需求對本專業畢業生的要求與期望的基礎上,明確了國際工業發展趨勢對人才的要求和培養國際化工程師的目標,并以工程師能力培養大綱和培養計劃為指導,形成了個人能力、人際能力及系統設計能力的培養理念,確定了以項目設計為導向的綜合培養方式。專業課程設置的主要特點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①通過成長沙龍、社會實踐等多種活動與環節,開展工程師職業道德方面的學習與訓練。②通過導師制,加強教授對學生的輔導,尤其是在職業道德、誠信和職業素質上的指導。③以課程群的方式將全部專業核心課程有機地結合起來,避免相關課程之間的內容重復,減少授課學時,同時有利于教師以相互有機聯系的方式傳授專業知識,也便于學生靈活地掌握知識,以培養學生掌握學習科學知識的能力。④通過工程項目的團隊設計,突出提升工程設計能力和協同工作能力培養,并實現工程科學知識大拓寬。以實際工程項目的具體實施為主線貫穿專業課教學過程,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團結協作精神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加強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提高學生進行項目設計的能力。⑤加強實驗與動手能力的培養,在可開設實驗的課程中增加實驗課時,使實驗實踐環節能更好地與課堂教學結合。

分析建筑智能化特色的教育形式

  2.完善電氣信息類專業培養計劃。培養計劃除了合理安排涵蓋本專業的專業知識、個人能力的課程外,更精心規劃和設置了獨具特色的實習實驗項目,以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工程師培養計劃中所倡導的個人能力、團隊能力、系統的適應與調控能力是需要通過反復訓練、終生學習而逐步增長的。重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應對工程能力有明確的接觸、訓練和應用要求并反映在課程考核中。至少有一門鼓勵跨學科、鼓勵創新、鼓勵創業的設計、制造的選修課。② 在教學方法上,采用以探究式研討授課為主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實際或已有知識中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運用所學知識探究新的規律和知識;針對現在的學生缺少實際動手能力的狀況,在教學中安排了豐富的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盡量讓學生親自動手和全身心投入進行。③在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估上,建立多種評估方式。組成專家評價組對課程計劃與課程內容進行監控與評估。專家評價組成員包括各類企業負責人、同行專家、相關專業畢業生,以及其他社會知名人士等。同時建立畢業生就業跟蹤反饋機制。對本專業畢業生定期跟蹤,通過他們及時反饋現行本科專業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的緊密度。

  3.改善師資結構。師資隊伍建設事關重要,我校電氣信息類專業經多年建設,已形成一支高學歷、高職稱、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為了進一步改善大類專業師資結構,我校實行專兼結合,適應專業教學要求,淡化基礎課教師和專業課教師、理論教師和研究型教師的界限,逐步實現一專多能。①從企業中聘請具有工程實踐經驗的師資。加強校企合作,提高教師隊伍建設,聘請企業技術專家、高級管理人員擔任講座教授,聘請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為專業教研室兼職教師。②改善教師的工程背景結構。引進專業教師成員時注重專業結構的合理性,重點引進具有工程實踐經驗的人員,合理配置傳統的學術型教師和實踐型師資,使得專業師資隊伍結構更合理。③增加教師數量。雖然在現階段本專業教師數量符合學校生師比的要求,但是隨著專業的發展和學科的需要,為加強培養本專業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施工程師培養計劃的需要,每年最少增加2名交叉學科專業教師,滿足本專業工程培養的需要。

  4.企業培養方案的實施。電氣信息類專業的“工程培養計劃”要求以實際工程為背景,使學生具備在企業與社會環境下的工程綜合能力。因此,企業培養成為本計劃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本計劃將分為校內學習和企業學習兩個培養階段。按照“3+1”的培養模式,學生將有一年的時間在企業環境下學習,將與參加“工程師培養計劃”的企業共同完成學生在企業學習期間的培養目標。學生在學校指導教師和企業導師的共同指導下,通過企業文化體驗、企業介紹、輪崗學習、定崗學習等實踐學習環節進行企業培養階段的學習。學生在企業導師的指導下頂崗工作,結合自己在企業培養階段的實際工作,完成畢業設計(論文)。因此,企業培養是以在企業內頂崗工作為學習載體,以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與展開為抓手,在企業與社會實踐環境下有計劃地訓練學生的工程綜合能力,落實工程師培養企業學習階段的學習目標。

  沈陽建筑大學電氣信息類專業卓越人才培養經過幾年的實踐,從“培養什么人”和“如何培養人才”這二個基本問題出發,采用符合工程實踐要求和人才成長規律的培養方法,從實際應用情況,社會需求情況出發,對國內外相關專業教學體系進行了比較分析,在課程設置中注意課程的整體性和合理性,體現建筑智能化特色,以特色求發展,以質量求生存,充分體現了我校培養學生個性,適應當前智能建筑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需求。

【分析建筑智能化特色的教育形式】相關文章: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論文05-29

建筑論文-智能化建筑弱電工程的實施09-14

門樓的建筑形式探析論文10-27

分析纖維藝術呈現形式06-12

形式標記的元功能分析08-03

關于綠色建筑智能化研究論文05-22

樓宇智能化在現代建筑的發展的論文06-29

山西金代建筑的建筑特色與歷史價值10-28

建筑美學形式及美感法則研究06-05

淺析弱電智能化建筑工程的論文09-19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四区 | 在线观看每日更新亚洲Av | 亚洲蜜芽AV中文在线 | 日韩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亚洲影院第一页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大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