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美術教育與人文素質的培養
摘要:美術課程是一種人文課程,是人文精神的集中體現。本文從人文精神的內涵與價值;人文精神在美術課程中的體現談起,盡而從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體驗生活的樂趣;注重學生情感體驗,提高審美情趣;了解人類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整合美術與其他學科,使身心得到協調發展;加強藝術修養,提高審美素質等五個方面闡述了培養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美術課程 人文精神 培養
自新課程標準頒發以來,我校在美術與人文教育上得到充足的發展,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和對美術與人文的探索結合同事的經念,對我校美術與人文教育總結如下,以供同行賜教。
美術與人文教育是以人文素養為核心內涵的藝術教育活動。從大的方面來說,是通過美術教育強調目前科技與經濟高速發展影響下低落的人文價值和反思。強調人與人之間的愛與關懷,人在社會中的認識與體會,尊重個性的發展,培養良好的品質和素養。從小的方面來說;是通過美術教育來培養學生自我探索能力,提高對美術的鑒賞能力及動手能力。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人文與美術,我校在課程目標的制定上突出了三個層面:
A 探索與創作:上好每節藝術課,挖掘教材中人文內涵,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是我校向任課老師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因為音、美藝術本身就是一種極高的人文情懷、文化底蘊相當豐富的藝術門類。它更多的關注人的精神境界,關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關注人類靈魂的呼聲。應當說音、美藝術本身就是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培養的極好教材。老師們在教學中更多的是關注美的熏陶,不光說教,不靠灌輸,把教學內容中那些最富美感,最具藝術感染力的亮點挖掘出來,呈現給學生,引導學生去感悟美、發現美,從而形成一種積極樂觀的求知態度。關于這一點,我認為應從四個方面去教學。第一、讓學生了解美術與社會的關系。美術是一種藝術,它來源于生活同時又高于生活,即美術必須建立在對社會的理解和認識的基礎上的,但美術作為一種藝術是對生活的加工和提煉。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符號性載體之一,記錄和再現了人類文化和思想的發生、發展過程。運用美術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第二、發揮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運用適當的方法進行創作。美術是表現和激發學生創造才能的最佳方式之一。美術活動最能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觀察能力。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來感受生活。體驗來自生活的情感和樂趣。如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生活、自然環境、自然景觀等,并用點、線、面、色彩、空間、明暗、質感等繪畫要素,進行對比、和諧、節奏、韻律、均衡、黑白、排列、堆積、組合等構成因素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美,把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美感相聯系,將自己對生活和自然的感受、體驗與藝術家對它們的表達聯系起來。嘗試用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表達出自己的體驗和感受,或將自己對生活和美的理解寫進美的成長記錄里。第三、聯系社會:找出美術與社會的結合點,運用恰當的方式和技法表現自己對社會的認識和看法。了解人類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文化發展,了解藝術與社會、藝術與歷史、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生產、藝術與生活的關系,學會分析、綜合和評價的思維技能,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通過比較、討論、體驗、思考、鑒別、判斷等方法以及各種形象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像、范畫、參觀、訪問等,增加直觀形象感受,提高其審美能力。使學生受到良好的藝術熏陶,使學生具有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擺脫物質利益的束縛,并具有文明感和歷史感,是我們應不斷追求的人文精神。第四、結合學科,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現相同的題材。在方法的選擇上充分遵從學生的個性,發揮其長處。取得最好效果。學科間整合或統整,是現代教育理念,亦是美術課程改革的內容之一。未來社會需要具有探究精神與創造能力的人才。通過建立在廣泛的社會、文化情景中的、以美術為主體并聯合其它學科部分內容的學習,引導學生學會在新情景中探究、發現與美術有關的問題。在尋找解決問題方法時,主動地融會不同學科內容,使各種知識與技能相互融通、彼此聯系,使他們真正獲得探究能力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在理性與感性之間求得和諧平衡。使身心得到健康和諧發展。由于美術學科具有人文性質,因此美術學習的范圍不能僅僅局限于美術自身的領域中。需要在美術學科與其它學科之間架起橋梁,通過引導學生對一些美或跨越美術學科的課程進行綜合與探索性的學習,能使學生在良好的時間內比較全面地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發展規律與趨勢。美術與其它學科相結合的活動內容可表現為:
(1)美術與文學:創作童話故事的插圖、連環畫等。
(2)美術與戲曲:舞蹈:設計、制作并表演皮影戲、影子戲等。
(3)美術與音樂:用造型藝術的方式來表現音樂,包括描繪樂感,設計制作樂器,并用這些樂器演奏等。
(4)美術與地理:繪制地圖、設計、制作游樂園模型等。
(5)美術與物理:設計與制作會發光、會轉動的環境藝術模型等。
(6)美術與自然:創作居住地區昆蟲、植物、風景的圖鑒,創作反映居住地區風貌的美術作品等。
(7)美術與歷史:調查當地文化遺產以及傳統藝術,用報告、畫、雕塑或建筑模型表達調查結果等。
B 審美與辯證:在美術課堂中培養學生審美情趣,使每個學生能通過美術教學了解藝術的價值,重視藝術作品和文化,提升生活素養。首先、我讓學生主動學習書上的基本知識,了解藝術的起源與
【美術教育與人文素質的培養】相關文章:
美術教育與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論文10-11
淺談工藝美術教育審美素質的培養10-09
大學英語課堂與人文素質的培養07-04
古代文學教學與當代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10-18
淺談美術教育的創新思維培養08-24
關于兒童人格培養美術教育的論文08-27
中職美術教育的創感培養探究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