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高中生物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探析論文
摘要:生物學科是二十一世紀的重要學科。近年, 生物課堂教學模式單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生物課堂模式課堂教學模式的選擇與應用是關(guān)鍵思考問題。為了適應現(xiàn)在的生物學科的中學教學課程, 學案導學, 這種較新的教學模式, 為改變單一生物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可能性。
關(guān)鍵詞:學案導學; 合作探究; 小組討論;
高中生物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考查, 又重視能力的考查, 特別是知識綜合能力, 理解分析應用能力, 實驗探究能力, 圖表分析, 圖文轉(zhuǎn)換, 圖表信息的理解能力。為提高與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 “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從教學目標, 編制學案, 學案基本組成, 具體操作四方面加以論述。
1、教學目標
首先提出明確的教學目標是在進行教學之前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這里教學目標有三點。
(1) 充分讓學生參與課堂, 采用生物教學儀器和實驗儀器教學, 促進學生理解生物知識與現(xiàn)象。 (2) 去掉了一些模糊的要求, 如“理解”“了解”“學會”, 盡量的用“說出”“記住”“完成”的等具體的字眼。 (3) 大力提倡學生的自我表達及小組討論能力。
2、編制學案
2.1 編寫原則
一方面學案圍繞生物教學目標編寫。由于, 中學的生物教學內(nèi)容涉及范圍較廣要具備不同的的認知方式。因此, 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盡, 引導學生對平時常見的生物現(xiàn)象的思考,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學習目標是學生每節(jié)課必須掌握的課堂內(nèi)容。另一方面, 學案中的大部分內(nèi)容需要學生的參與, 避免教學任務過多給學生造成認知負擔。
2.2 教師個人要求和編寫要求
(1) 個人對教材的解讀, 中學生物教學中有生理部分的講解, 因此一定要對學生個人心理有所考慮。其次, 不同教材之間有知識的相互滲透, 既要考慮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能力又要考慮到實現(xiàn)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教學目標有一定的抽象性, 有時, 一句話就有好幾個知識點, 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的采納能力。在這些前提下, 教師應該對自己要給學生講述的知識要有準求的把握。力求提高學生的對學習的自信心與學習樂趣。
(2) 編寫內(nèi)容要求, 學案的編寫中要將抽象的生物知識生動化, 比如在講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的時候, 可以在學案上留取學生繪制細胞的位置, 讓學生獨立完成的過程記住結(jié)構(gòu)。其次, 通過講抽象的知識點形象話, 降低知識的難度, 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這樣學生會對生物學科有更多的信息, 不至于沒有興趣。
3、學案基本組成
編寫內(nèi)容通常包括以下幾方面:
(1) 學習目標: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2) 課前預習:學生通過對知識的簡單的了解進而為后續(xù)的學習奠定基礎。問題的提出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主動思考即將要學習內(nèi)容, 為學習新課程做準備;其次, 問題可以與本節(jié)內(nèi)容聯(lián)系緊密的舊知識, 正所謂溫故而知新, 促進學生對已學過的知識和即將學習的內(nèi)容的鏈接性。 (3) 預習自測:盡可能的找一些簡單基礎的題目, 有時也可以采用判斷正誤的形式來檢驗學生。 (4) 課堂探究:生動描述課程所涉及的生命現(xiàn)象編寫小故事或簡述生物現(xiàn)象從而提出問題。 (5) 課堂小結(jié):教師指導學生歸納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 (6) 課堂檢測:選擇針對考點, 難點的題進行測試。
4、具體使用操作
4.1 學案指導預習
開始新課程前一天將學案印發(fā)給學生。學生可熟悉學習內(nèi)容, 但不必掌握, 以免加大了學生課外負擔。為了預習而預習。
4.2 學案課堂導學
課堂導學是“學案導學”模式的核心步驟, 生物學科是教學生認識自然生物的學科能夠激發(fā)學生對生物現(xiàn)象的認知。通過學生已經(jīng)學案的預習, 已經(jīng)對新知識有所了解。在課堂中, 教師可進一步提問啟發(fā)式問題, 如植物怎樣產(chǎn)生能量的開放式問題。進而安排學生通過已經(jīng)預習的內(nèi)容并結(jié)合平時的生活常識對問題進行探索。
第一步:明確的自主學習可實行的辦法。
第二步:讓學生自主完成自學新的學習內(nèi)容。學生自學完成的部分, 老師一定要按時讓同學們完成, 以免有些同學借此機會溜號, 注意力不集中。此外, 對于沒有思路的同學, 老師要給予指導, 不要讓學生的思路只卡在了一個點, 導致不能很好的自學。
第三步:分組討論交流。當時間到后, 以五個學生為一個討論小組, 以一個學生為組長帶頭討論問題, 另外還安排一個學生進行記錄。首先讓每個學生就剛才所討論的時候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匯報, 對老師所交代的問題的看法以及對自己遇到的問題后的解決辦法進行闡述。最重要的是以學習的重點難點內(nèi)容為本次課堂討論重點, 達到確實的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 而不是流于形式。這一步老師的作用的觀察同學們討論問題的狀態(tài), 對沒有討論思路的小組進行指導。
第四步:精講釋疑。進一步解答學生的問題, 加強大家對于知識點理解。矯正學生的誤區(qū)。
第五步:鞏固應用。讓學生再簡單的回顧課程內(nèi)容, 隨機提問。準備的問題難度不一, 簡單的問題, 學生可一起簡單作答。對于難度較大的問題可進行提問, 如果沒有同學回答出來可留為課后思考題。再一次進行問答環(huán)節(jié), 學生舉手向老師提問, 從而促進學生對知識有更深的理解。
4.3 學案指導課后復習、作業(yè)
通過同學們的自主學習的過程后, 回家應該自己總結(jié)課堂中的重要內(nèi)容, 進行筆記記錄。其次完成作業(yè)。
4.4 學案的批閱和評講
第二天, 老師及時批閱作業(yè), 講學生作業(yè)中的問題進行歸納與總結(jié)。觀察同學的作業(yè)中的問題, 比方說有的同學是知識概念的問題, 就要強化知識概念。針對問題及時做好記錄。集中講解錯誤高的問題, 個別問題進行單獨講授。
總之, 生物學科是一門大學科, 它是醫(yī)學, 農(nóng)學, 生物學, 進化學等多個學科的交叉學科, 對生物學科的學習是為讓學生進入生命科學的領(lǐng)域的最好的敲門磚。學案導學更是以學生為主角的教學模式。二者結(jié)合, 最終讓學生對生物學科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
參考文獻
[1]張海晨, 李炳亭。高效課堂導學案設計[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 2010.
[2]鐘啟泉, 崔允漷。新課程的理念與創(chuàng)新--師范生讀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高中生物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探析論文】相關(guān)文章:
對“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利弊分析06-16
“學案導學”法的地理教學反思論文10-07
導學案教學模式開題報告08-14
初中物理教學問題導學教學探析論文09-27
初中物理導學式教學模式探討論文09-23
高中化學學案導學研究論文08-24
甄選數(shù)學導學案論文06-24
導學案教學法物理教學論文10-05
甄選生物導學案應用論文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