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外企業公益廣告現狀分析
【摘要】真正現代意義上的公益廣告產生于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由于工業化大生產不斷發展,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為了引起社會公眾的關注和響應,公益廣告作為一種有力的工具應運而生,但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行為的缺失。因此,我們應正確看待國外企業公益廣告。
【關鍵詞】企業公益廣告;企業形象;行為規范
20世紀40年代國外就出現了公益廣告,有資料表明:經濟程度越發達的國家和城市,公益廣告越多,如美國、法國、日本等國,除了公益團體, 許多企業開始關心社會, 或喚醒人們重視家庭關系, 或強調環境保護的重要,公益廣告從而在受眾心目中塑造起企業良好的形象,公益廣告占到企業廣告發布的40%。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外企業公益廣告形成完善的運作方式,下面就針對國外企業公益廣告運行優勢進行簡要的歸納和總結。
一、消除零亂、系統規劃
近年來,國內外企業隨著自身的發展壯大紛紛挑起了社會責任的重擔。但據數據調查顯示,國外企業在公益廣告的制作上更加注重系統規劃,國外企業每年都發布一次企業的社會責任報告,介紹公司一年來的社會公益事業以及他們的企業文化并在網站上設有對公益活動的介紹或專門的頻道。例如,BP(中國)公司的氣候變化、研發項目,BP參加的中國中小學綠色教育行動、BP捐助希望小學活動、BP組織員工參與志愿者活動、以及BP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綜述,等等。BP公司在公益活動方面都有明確的社會責任報告,并在其網站對其公益活動進行了明確的說明。相反,與外國企業相比我國企業在對企業公益事業的系統規劃卻顯得有些零亂,例如:中國建設銀行的“中國建設銀行愛心基金”、“中國建設銀行紅十字青少年發展基金”項目,在建行的網頁上僅能查詢到兩份有關“立項事宜”的項目報告,公眾對具體的基金操作流程、資助標準、基金歷史等一無所知。在例如:在“2006最具責任感企業”的公益網頁調查顯示,在獲獎的中國建設銀行、中糧集團、國家電網、億陽集團、伊利乳業和聯想集團等6家國內企業,與英特爾(中國)公司、BP(中國)公司、杜邦(中國)公司、大眾汽車、摩托羅拉(中國)公司、飛利浦電子(中國)公司等外企旗鼓相當,但實際上中國企業除了中糧集團和聯想集團在自然資源、環境保護方面有一個大致的主題趨勢以外,其余4家國內企業均未顯示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主題。 因此,國內企業公益行為的策劃、宣傳手段與國外企業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專家認為,中國企業付出同樣的愛心、捐出等額的善款,卻沒有外企打扮得那么“漂亮”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國企業缺乏外國企業在公益廣告制作上的整體規劃。
二、避免單一、內涵深刻
目前我國企業在公益廣告制作形勢上主要還是停留在捐錢捐物與口號式宣傳,例如蒙牛集團投入1.2億元,走到井岡山、大別山等貧困地區的“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的公益活動,為近300所學校的所有學生每人每天免費供應牛奶,長久的停留在這種宣傳就顯得枯燥單調,缺少內涵很難起到宣傳企業形象的目的。而國外企業在公益廣告制作上則避免了中國的單調模式,兼顧了企業形象、品牌宣傳、產品推廣和營銷,更注重精神內涵,例如:歐萊雅(中國)有限公司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共同舉辦的“真情互動”歐萊雅校園義賣西部助學活動都少不了一個重要的環節——讓學生“做一天歐萊雅人”的義賣工作人員招募。經過激烈的競爭和嚴格的面試,學生不僅得到了來自歐萊雅的專業培訓,包括面試技巧、公司文化、產品知識、銷售技巧及團隊合作精神等,還直接組織運作義賣的具體事項,從事美容咨詢、銷售和物流管理等活動。這樣的公益宣傳不僅豐富了公益活動的精神內涵,避免了單一刻板的宣傳模式,同時也借助新聞輿論影響和廣告宣傳,更好的改善了企業的名聲、提高企業形象的層次,提升其品牌知名度、增加客戶忠誠度,最終增加了企業的銷售額。
雖然國外企業公益廣告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完善的運作方式,但不可避免的也會有其行為的缺失,但相對國內企業要少很多,經過查閱大量的資料發現媒體刊播體制限制、存在一定的違規現象是其行為的缺失現象。
三、媒體刊播體制限制
在國外企業贊助公益廣告的投放播出主要是通過公共廣告機構與媒介公司簽訂合作合同的方式,同時媒體是以免費的方式為其播出公益廣告,免費播放的時間由媒體提供決定,這樣就使公益廣告的在刊播的時段和頻率上無疑會受到限制。
另外,有的國外企業公益廣告在刊播時公益廣告活動存在著全國性和地區性的差異,這種差異使其在確定主題時就有所考慮和區別,無形中給公益廣告帶來了重復制作的弊病。例如:以阪神大地震為例說明,由于播放區域的不同,這次賑災公益廣告的內容也特別針對地域差異而分為全國版和關西地方版。
四、存在一定的違規現象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事物總是相生相克,企業公益廣告可以為企業收獲比經濟利潤更有意義的無形資產,但如果企業操作企業公益廣告不能合理運作、把握好度,出現了違背公益廣告的宗旨與宣傳目的,違背國家有關廣告發布的法律法規,其情形要比商業廣告中的違規行為更能引起人的反感,其后果是企業不但不會從中得到任何利益,企業形象也會受到嚴重的損害。國外公益廣告雖然起步較早,相關的體制也比較完善健全,但仍存在一定的違規現象。例如:世界電腦巨擘IBM公司曾經特邀專業廣告公司為其精心設計了一個名為“和平、愛心與Linux”的企業公益廣告宣傳,并在美國芝加哥和舊金山的大街上將該廣告“公之于眾”,但該廣告還未引起公眾的注意,就被芝加哥和舊金山兩市的市政部門指控IBM公司在公共場所亂涂亂畫,并對其進行了經濟處罰。最后,IBM公司不得不停止廣告的實施,并雇人把已經畫有企鵝、和平標志和心形圖案的墻面清理干凈。IBM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卻因為沒有遵守戶外廣告設置規劃和管理中關于“不得損害市容市貌”而讓廣告無疾而終,不僅浪費了資源,也影響到企業在公眾心目中一貫的良好印象。
因此,無論國際還是國內企業在認識到公益廣告提升企業形象的重要作用同時,要遵循公益廣告規范公眾的行為,促進社會文明進步,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準則,避免企業公益廣告行為的缺失為企業帶來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劉世昕,魏和平,王燁捷.國內企業公益行為不如外企打得“漂亮”[J].中國青年報,2007.
[2]扎西.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公益廣告[J].媒介·研究.
[3]鄭伶俐.論企業公益廣告對企業形象的塑造[M]. 華中科技大學,2004.
[4]李友萍.現代公益廣告的創作及發展分析[M].湖北社會科學,2001.
[5]陳莉莉.公益贊助是企業公民意識的最佳體現[M].市場觀察,2003.
【國外企業公益廣告現狀分析】相關文章:
中國外匯儲備現狀的分析與建議03-19
論我國企業物流外包的現狀分析03-19
企業員工健康管理現狀分析及體系建立研究03-22
公司治理現狀分析12-08
中小企業人才招聘現狀及對策分析03-24
企業工商管理現狀分析及發展方向探討03-21
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現狀分析與思考 -—來自廣西企業的問卷調查12-04
我國中小企業營銷現狀及對策分析03-24
青海民營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現狀分析03-25
護理安全現狀分析與應對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