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葉圣陶論語感教育論文

時間:2024-10-24 07:42:41 教育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談葉圣陶論語感教育論文

  課文誦讀要講究吟詠的方法。至于吟詠的方法,葉圣陶特別提到了范讀和美讀。他指出,教師在范讀的時候,要“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聲調里曲曲傳達出來,讓學生耳與心謀,得到深切的了解。”比如,有位教師在教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的《法庭訴訟》一場時,就成功地利用了范讀來啟發學生對語言的情趣敏感。課文中同樣一句贊美鮑西亞的話,那“公平正直的法官,博學多才的法官”。當它出自夏洛克之口時,這位教師讀得稍快,語調上揚,重音在“法官”,這么一讀,夏洛克那浮滑不實、阿諛奉承的丑態便活生生地展現在同學們面前;當它被葛萊西安諾用來“回敬”夏洛克的時候,教師讀得意味深長,語調稍慢,中間稍作停頓,“法官”二字重音輕讀,教師這樣一略加改變,同學便輕松地悟出了,這里葛萊西安諾在對鮑西亞表達深切的理解和嘆服之情。不難理會到,同學們在聆聽范讀中,已不知不覺地接受了絕妙的語感教育。

淺談葉圣陶論語感教育論文

  “對于敘事敘情的文章”,葉圣陶主張最好還要美讀。“所謂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還說,倘“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說些什么,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感通了,無論興味方面或是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獲。”葉圣陶這里說的美讀“是一種側重于審美欣賞的閱讀”,“一般只適用于文學作品,特別是詩歌和抒情散文”,閱讀時,“要盡量去體驗作品中美好的內容和形式,并陶醉于其中。”比如,魯彥的《聽潮》是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我們可以指導學生美讀。讀“大海朦朧欲睡”一段,可用輕柔的語音,舒緩的語調,讓人體味到大海落潮時的溫柔美。

  為什么要訓練語感?

  葉圣陶首先從作家寫作和讀者鑒賞的角度談到了訓練語感的重要意義。他說:“審慎的作家寫作,往往斟酌又斟酌,修改又修改,一句一字都不肯隨便。無非要找到一些語言文字,意義和情味同他的旨趣恰相貼合,使他的作品真能表達他的旨趣”,作為讀者,“若不能透徹地了解語言文字的意義和情味,那就只看見徒有跡象的死板板的符號,怎么接近作者的旨趣呢?”又說:“要了解語言文字,通常的辦法是翻查字典辭典。這是不錯的”,然而“字典辭典的解釋無非是取比照的或說明的辦法,究竟不會和原字原辭十分貼合”。就如上文提到的夏丐尊先生的“落葉”“新綠”的語感解釋,字典辭典上是無論如何也找不到的。

  其次,因為語言是工具。葉圣陶說,“語言是一種工具,就個人說,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達思想的工具,就人與人之間說,是交際和交流思想的工具。”然而,現實生活中有的人說起話來別人不便于聽,寫起文章來別人不便于看,根本無法或者不能很好地起到表達思想和交流言語信息的作用。比如說話,有“說了半句話,縮住了,另外換一句來說,和剛才的半句話沒有關系”的;有“然而”“然而”一連串,“那么”“那么”一大堆或者“應當‘然而’的地方不‘然而’,應當‘那么’的地方不‘那么’,只因為這些地方似乎需要一個詞,無可奈何,就隨便拉一個來湊數”的,也有一些“聽去很不順耳,仔細辨辨,原來里頭有幾個詞用得不妥當,不然就是多用了或者少用了幾個詞”的。至于寫,若是把這樣的話寫成文章,因為“面部表情和身體的姿勢是寫不進去的,讓人家看見的只是支離破碎的前不搭后的一些文句,豈不教人糊涂?”還有些繁復的句子,“好象一個用許多括號的算式”,“你必須按照那許多套括孤的關系才算得出正確的答數。”葉圣陶曾例舉過從報上摘下來的兩段話來說明這種必須憑借括號才能讀通的文段。其中一段話,非用三套括號幫忙不可。 什么是語感?葉圣陶曾經作過明確的界說:對于語言文字靈敏的感覺,通常叫做語感。他說:“不了解一個字一個辭的意義和情味,單靠翻字典辭典是不夠的。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隨時留意,得到真實的經驗,對于語言文字才會有正確豐富的了解,換句話說,對于語言文字才會有靈敏的感覺。這種感覺通常叫做‘語感’。”

  有人說:“語感是人對語言直覺地感知、領悟、把握能力,即對語言的敏感,是人于感知的剎那在不遐思索的情況下有關的表象、聯想、想象、理解、情感等主動自覺地聯翩而至這樣一種心理現象。”葉圣陶提到的“靈敏的感覺”是一種直覺。所謂直覺,“是一種不經過復雜智力操作的邏輯過程而直接迅速地認識事物的思維活動。”就語文學習來說,這種直覺是指無須憑借有關的知識進行理性的思考,在一聽一讀之際就能理解語言文字的含義、正誤、形象、情味以及在具體運用中的細微差別等等,既不費時也不費力,似乎達到了自動化的程度。對于這個問題白家熹先生曾用現代心理學的觀點來解釋過,他說:“在言語活動反復練習或實踐的過程中,在大腦主管言語的區域里,因多按一定順序出現的言語信號刺激作用而形成與之相應的言語活動聯系系統——言語動力定型。由于言語動力定型中,構成其特有的動作方式的各個環節的動作,是按一定的程序構成的,因而,當這種言語動力定型建立并鞏固之后,某種言語活動信號一旦出現就可以自動地引起這一言語動力定型內各個動作的反應。于是這言語活動就可以自動化的形式發生。這正是語感迅速直接地認知語言的心理基礎。從這種迅速直接的感知看,語感是感性的;從它深刻領悟、把握言語的能力看,語感又是理性的。語感其實是感性和理性相統一的一種悟性。它“感性中暗含著理性的認識和本質的理解;直覺中潛伏積淀著邏輯理智基礎,這樣就可以在感性直接關照里,同時了解到本質。”

  語感教學自夏丐尊、葉圣陶、呂叔湘、張志公等開始倡導以來,已經逐漸被人們理解和認同。近年來,“語感”在語文教學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以至成了語文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熱點,不少教師認真實踐并從理論上進行深入的探討,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淺談葉圣陶論語感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葉圣陶的語文思維教育觀08-19

淺談教育論文寫作09-29

淺談生命教育的論文06-27

淺談小學教育的論文06-07

論教育論文評價的標準09-08

論孔子的教育思想論文08-03

論女生與藝術教育論文07-31

淺談教育議論文08-04

淺談幼兒藝術教育論文09-09

淺談人格教育的論文10-27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州国产精品一线北 | 亚洲免费片在线观看 |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 伊人久久中文大香线蕉综合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在线的 | 日本欧美真人三级在线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