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堂教學中的設問應有度
畢業論文
課堂教學中的設問應有度
章 健
(河南省信陽市光山1高,河南 信陽 465450)
摘 要:課堂教學重在引導,而引導之法貴在善問。課堂設問是1種常用的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1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設置問題時,應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啟迪學生思維,使學生的思維活動由未知到已知,從而達到釋疑、解惑的目的,實現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飛躍。
關鍵詞:課堂教學 設問 角度 難度 跨度 廣度 密度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728-2462(2008)03-0041-01
課堂教學重在引導,而引導之法貴在善問。課堂設問是1種常用的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1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設置問題時,應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啟迪學生思維,使學生的思維活動由未知到已知,從而達到釋疑、解惑的目的,實現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飛躍。
1、角度
問題的設置應該注意角度,選擇最佳的切入點。角度選得好,教學效果就好。
首先,問題的設置應注意角度新穎,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例如:在講“我國的國家性質”時,我是這樣設問的:“我國國徽的含義是什么?”國徽,大家都常見,卻未必清楚它的構成及象征的意義。這么1問,立刻就引起了同學們的濃厚興趣,我便緊緊抓住他們的注意力,10分自然地導入了新課。
其次,問題的設置應從富有啟發性,能激發學生積極思考,有利于教學目的的實現這1角度出發。例如:發展“文化產業”對產業結構調整的意義,可從奧運文化創意角度作為切入點設置問題。
2、難度
設疑、解惑的目的是使學生實現能力和知識的遷移。因此,設置問題應有適當的難度,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通過努力達到“跳1跳,摘桃子”的目的。
首先,設置的問題要有難度。設置的問題如果太容易,則引不起學生的積極思考,起不到思維訓練的作用。所以,設置有些問題需要變換角度,增加難度,以激起學生的積極思維。例如:在講我國的國家職能部分“關于加強國家機關建設的必要性”時,如果就問題設問:“我國的國家職能活動的主體是什么?”學生會籠統地回答:“國家機關。”如果換個角度:如“各級黨委發展要求認真貫徹執行黨的107大精神號召,這是不是在履行國家職能?”由于變換了角度,這個問題的難度顯然加大了。那么,要正確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知道執行國家職能的只能是國家機關,而不是黨的機關,使學生對國家職能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
其次,設置的問題要難易適中。設置的問題不能太難,對學生問題的設置應該具體1些,難易要適中。遍存在的現象,也不是我國現階段的主要矛盾,較好地實現了知識遷移的目的。
3、跨度
從縱向上說,問題的設置要具備1定的難度,那么,從橫向上看,問題的設置應具備1定的跨度,即緊扣教學內容的中心環節,注意知識的內在聯系和前后銜接。這樣,問題不僅具有1定的“點”上的信息量(難度),同時也具有1定的“面”上的信息量(跨度)。如果問題設置的跨度太小,則不能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主動性。反之,如果跨度太大,由于學生不可能立即想起許多有關知識而難以作答,反而會抑制學生的思維活動。
[1]
【課堂教學中的設問應有度】相關文章:
全面預算管理中應注意的問題03-18
存貨審計中應關注的幾個題目03-24
口碑營銷中應注意的幾點問題03-21
多媒體教室的課堂教學模式應遵循的原則03-23
英語課堂教學導入應具備的幾個特點03-08
變頻器使用中應注意的問題03-26
ISP技術在高速數據采集模塊中的應12-07
探析聲樂訓練中應注意的若干問題03-20
在國際貿易檢驗條款中應注意的問題05-18